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肖复兴散文/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
0.00     定价 ¥ 4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20167654
  • 作      者:
    作者:肖复兴|责编:李宇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出版缘起

 

中国现代文学开启自一百多年前的一场文学革命。从此,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普通大众可以接受、可以欣赏、可以从中得到思想启蒙和艺术享受的新文学,就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涌现出一篇又一篇、一部又一部影响当时、传之久远的经典作品。自“五四”新文学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散文无疑是耀人眼目的明星。

散文既能直抒胸臆,又能描摹万物,因此被视为自由多样的文体;散文语言贴近日常,最易触动人们的情感,可以直接地陶冶人们的心灵。这也是经典散文被誉为美文、拥有广泛读者、历经岁月更迭仍让人捧读的原因。百余年来的中国现当代散文创作云蒸霞蔚,已莽莽如浩瀚的文学森林,人们若贸然闯入这片森林之中,时有乱花迷眼、茫然难辨之困扰。为了让广大喜爱散文的读者能够更迅捷地读到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经典性作品,我们精心编选了这套“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丛书。本丛书编选过程中,我们邀请了文学界的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在认真商讨的基础上,汇集、编选了20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的名家、名作。目的就是方便广大读者感受散文经典的艺术魅力,有利于集中欣赏、比较阅读、收藏,以及进行相关研究。

在研究、讨论过程中,编委会形成了经典性的编选宗旨。卷帙浩繁的现当代散文作品中,以经典作家、经典作品的筛选为编选原则,是为读者提供阅读便利的需要,也是为百余年散文创作所做的某种回顾和总结。我们深知,任何一部文学经典都并非一蹴而就,也非任由某个权威命名而成,文学经典是经过时间的淘洗,经受了社会和读者等各个方面的考验,自然形成的。这个淘洗和考验的过程就是一部文学作品被经典化的过程。经典,是经典化过程的结晶。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前身,当代文学是活在我们身边的文学,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因为这样一来,我们也许就能亲眼看到一部文学作品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引起社会的热议、得到不断深入阐释的,我们对一部当代散文的喜爱,往往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得以强化。经典便是在这样不断被阅读、被热议、被阐释的过程中得到人们的广泛肯定从而成为大家公认的经典。当我们要编选一套现当代散文经典的丛书时,就应该考虑到当代文学的这一特点,要意识到当代文学的经典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它仍处在不断丰富和不断成熟的经典化过程之中。这就确定了我们的基本编辑思路,即我们自觉地将“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的编选和出版,视为参与到现当代散文的经典化过程的一次积极行动。经典化,为我们的编选打通了一条通往经典性的最佳通道。我们从经典化的角度来审视现当代散文,就要更强调发展和辩证的眼光,更需要发现和辨析那些正在茁壮生长中的新现象和新作品;这也提醒我们,在经典标准的确认上不能墨守成规。我们既要关注作为文学史的经典,同时又要更看重历经岁月变幻始终在广大读者中拥有良好口碑的作品。我们认为,读者是经典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参与者,因此也希望这次“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的编选和出版,能够为广大读者参与到现当代散文经典化进程中来提供一次良好的机会。

经典化的编选思路,自然决定了这套丛书有另一特征:开放性。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活在我们身边的文学,这就意味着它是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仍在茁壮生长的文学。回望过去的一百余年,现当代散文已经产生了不少的经典性作品;凝视当下的现实,仍有许多正行走在经典化道路上的优秀作品;放眼未来,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的经典脱颖而出。我们这套散文典藏丛书不光要“回望”,而且还要有“凝视”和“放眼”,也就是说,我们不光要推出已有定论的经典性作品,而且还要把那些正行走在经典化道路上的,以及刚刚萌芽即将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也纳入丛书的视野,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开放性的编选方针。我们不是一次性地编选数十本书就宣布大功告成了,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延伸下去,把在经典化进程中逐渐成熟了的作家和作品吸纳进来,作为系列丛书、长期工作、“长河”计划而接连不断地出版下去。

本丛书编辑过程中,坚持优中选优原则,同时也充分尊重作家意愿和相关版权要求。在编辑“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过程中,由于版权限制等因素,使得一些名家名作还没有如期纳入丛书当中,我们也将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将更多的优秀散文佳作奉献给读者,以呈现中国现当代散文创作的整体成就和总体风貌。

感谢广大作家的支持,感谢广大读者的厚爱。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编辑委员会


展开
作者简介

肖复兴(1947—)

当代作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出版小说、散文等各类文学作品两百余部。代表作有《蓝调城南》《我们的老院》《天坛六十记》等。曾获中国好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以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辑入肖复兴散文三十多篇,跨度十余年,以近年作品为主。 全书以人生除以七、京都花之什、北大荒断简等五辑划分。其中《记不住的日子》《正欲清谈逢客至》《饺子帖》,旧事新写,感悟人生;《寻找贝多芬》《金黄色的麦秸》,听乐读书,滋养心灵;《桥湾儿归去来》《豆秸垛赋》《嘟柿的记号》,当年北京胡同的儿时过往,北大荒知青的风雨人生,青葱时节的成长经历,京城大院的文化故事。《胡同的声音》《门上沧桑》《瓦浪如海》,老城的瓦,故城的门,胡同的声音,无不透视人文背景,成为一代人的永久追忆。《母亲》《父亲》,继母慈爱,父子情深,漫卷的人间烟火,普通人的蹉跎岁月。 近年,肖复兴在研习素描、水彩钢笔画方面日渐精进,本书的多幅配图均是他的手笔。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生除以七

 

看罢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的电视纪录片《56UP》之后,心里不大平静。这部纪录片,拍摄了伦敦来自精英、中产和底层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人,自七岁开始,一直到五十六岁的生活之路。导演每隔七年拍摄一次,看他们的变化。七个七年之后,这些人五十六岁了,这么快就从童年进入了老年。一百五十分钟的电视片,演绎了人生大半,逝者如斯,让人感喟。

我不想谈论这部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旨。让我感兴趣的是,它选择了将人生除以七的方式,来演绎并解读人生。为什么不是别的数字,比如五或六,而偏偏是七?不管有什么样对数字特别膜拜的深意或禅意,乃至宗教的意义,七,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让我也来一回这样的选择,将自己人生已经走过的岁月除以七,看看有什么样的变化。

不从七岁而从五岁开始吧。因为,那一年,我的母亲去世,我人生的记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记忆中那一年,夏天,院子里的老槐树落满一地槐花如雪,我穿着一双新买的白力士鞋,算是为母亲穿孝。母亲长什么样子,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只记得姐姐带着我和两岁的弟弟一起到联友照相馆照了一张全身合影,特意照上了白力士鞋,便独自一人到了内蒙古修铁路去。那一年,姐姐十七岁。

七年之后,我十二岁,读小学五年级。第一次用节省下来的早点钱,买了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是本杂志《少年文艺》,一角七分钱。读到我人生的第一篇小说,是美国作家马尔兹写的《马戏团来到了镇上》。马戏团第一次来到那个偏僻的小镇。两个来自贫穷农村的小兄弟,没有钱买入场券,帮助马戏团把道具座椅搬进场地,换来了两张入场券。坐在场地里,好不容易等到第一个节目小丑刚出场,小哥俩累得睡着了。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那样深刻,小说里的小哥俩,让我想起了我和我的弟弟,也让我迷上了文学。我开始偷偷写我们小哥俩的故事。

十九岁那一年的春天,我高中毕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初复试都通过,录取通知书也提前到达了。“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大学之门被命运之手关闭。两年后,我去了北大荒,把那张夹在印有中央戏剧学院红色毛体大字信封里的录取通知书撕掉了。

二十六岁,我在北京郊区当上一名中学老师。那时我已经回到北京一年。是因为父亲突然脑溢血去世,家中只剩下继母一人,才被困退回京的。熬过近一年待业的时间,得到教师这个职位。和父亲一样,我也得了血压高,医生开了半天工作的假条。每天下午,我骑着自行车回家,写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取名叫《希望》。在那没有希望的年头,小说的名字恶作剧一样,有一丝隐喻的色彩。

三十三岁,我“二进宫”进中央戏剧学院读二年级。那一年,我有了孩子,一岁。孩子出生的那一年,在南京为《雨花》杂志修改我的一篇报告文学,那将是我发表的第一篇报告文学。从南京回到家的第二天,孩子呱呱坠地。

四十岁,不惑之年。有意思的是,那一年,上海《文汇月刊》杂志封面要刊登我的照片,来电报要立刻找人拍照寄去。我下楼找同事借来一台专业照相机,带着儿子来到地坛公园,让儿子帮我照了照片,勉强寄去用了。那时,儿子八岁,小手还拿不稳相机。照片晃晃悠悠的。

四十七岁,我调到了《小说选刊》,参与该刊的复刊工作。从大学毕业之后,我从大学老师到《新体育》杂志当记者,几经颠簸,终于来到中国作协这个向往已久的地方。自以为这里是文学的殿堂,前辈作家叶圣陶和艾芜的孩子,却都劝我三思而行,说那里是名利场,是是非之地。

五十四岁,新世纪到来。我自己乏善可陈。两年之后,儿子去美国读书,先在威斯康星大学读硕士,后到芝加哥大学读博士,都有全额奖学金,是他的骄傲,也是我的虚荣。

六十一岁,大年初二,突然的车祸,摔断脊椎,我躺在天坛医院整整半年。家人朋友和同事都说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相信他们说的,我相信命运。福祸相依,我想起在叶圣陶先生家中,曾经看过的先生隶书写的那副对联: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

六十八岁,正好是今年。此刻,我正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旁边儿子的房子里小住,两个孙子先后出世,一个两岁半,一个就要五岁,生命的轮回,让我想起儿子的小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自己的小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子。

人生除以七,竟然这么快,就将人生一本大书翻了过去。《56UP》中有一个叫贾姬的女人说:“尽管自己是一本不怎么好看的书,但是已经打开了,就得读下去,读着读着,也就读下去了。”人生除以七,在生命的切割中,让人容易看到人生的速度,体味到时间的重量。流水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漫漫人生路,能够有意识地除以七,听听自己,也听听光阴的脚步;看看自己,也看看历史的轨迹,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2014年7月23日于布鲁明顿雨中

 

 

记不住的日子

 

 

作家愿意语出惊人。马尔克斯说:“记得住的日子才是生活。”这话说得有些苛刻,也有些绝对。起码,我是不大信服的。

记得住的日子才是生活,那么,记不住的日子就不是生活了吗?不是生活,又是什么呢?显然,马尔克斯所说记得住的日子,是指那些不仅有意思甚至是有意义的日子,可以回味,乃至省思,甚至启人。他将生活升华,而和日子对立起来,让日子分出等级。

细想一下,如我这样庸常人的一辈子,所过的日子就是庸常的,不可能全都记不住,也不可能全都记住。而且,记得住的,总会是少于记不住的。就像这一辈子吃喝进肚子里的东西很多,如果按照以前我的每月粮食定量是三十二斤,一辈子加在一起,不算水和菜,就得有上千乃至上万斤,但真正变成营养长成我们身上的肉,不过百十来斤。如果所过的日子全部都能记得住,那么,会像吃喝进的东西全都排泄不出去,人也就无法活下去了。

马尔克斯将记得住的日子,当成一杯可以品味的咖啡或葡萄酒。普通人乃至比普通人更弱的贫寒人的日子,只能是一杯白水。

人的记忆就像筛子,总要筛下一些。筛下的,有一些,确实是鸡零狗碎,一地鸡毛,但其中一些不见得比记住的更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只是不愿意再像磐石一样压迫在心里,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让它们尘逐马去,烟随风散。人需要自我消化,让心理平衡,才能让日子过得平衡。这或许就是阿Q精神吧?有些鸵鸟人生的意思,不会或不敢正视,只会将自己的头埋在土里。不过,如果要想让有些事记住,必须让有些事不记住,这是记忆的能量守恒定律,是生活的严酷哲学。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所谓拿,就是记得住;放,则是那些没必要记住的事情吧。

在北大荒的时候,我见过一位守林老人。我们农场边上,靠近七星河南岸,有一片原始次森林。老人在那里守林一辈子。他住在林子里的一座木刻楞房中,我们冬天去七星河修水利的路上,必要路过那座木刻楞,常会进去烤烤火,喝口热水,吃吃他的冻酸梨,逗逗他养的一只老猫,和他说会儿闲话。他话不多,大多时候,只是听我们说。附近的村子叫底窑,清朝时是烧窑制砖的老村,那里的人们都知道老人的经历,从前清到日本鬼子入侵,前后几个朝代,是受了不少苦的,一辈子孤苦伶仃一个人,守着一只老猫和一片老林子过活。

我一直对老人很好奇,但是,你问他什么,他都是笑笑摇摇头。后来,我调到宣传队写节目,有一段时间专门住在底窑,每天和老人泡在一起,心想总能问出点儿什么,好写出个新颖些的忆苦思甜之类的节目。可是,他依然什么也没有对我说。不说,不等于没记住,只是不愿意说罢了。我这样揣测。和老人告别,是个春雪消融的黄昏,他对我说:不是不愿意对你唠,真的是记不住了。我不大相信。他望着我疑惑的眼神,又说:孩子,不是啥事都记住就好,要是都记住了,我能活到现在?这是他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

守林老人的话,说实在的,当时我并没有完全听懂。五十多年过后,看到马尔克斯的这句话,忽然想起了守林老人,觉得记忆这玩意儿,对于作家来说,是一笔财富,记得住的东西,都可以化为妙笔生花的文字。对于历尽沧桑苦难的普通人来说,记得住的东西越多,恐怕真的难以熬过那漫长而跌宕的人生。我读中学的时代,经常引用列宁的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过去要是真的都记住了,过去的暗影会压迫今天的日子,也可以说是压迫今天的生活,会如梦魇般缠绕身边不止,也是可怕的。

前些日子,读到英国诗人莎拉·蒂斯代尔的一首题为《忘掉它》的短诗,其中有这样几句:“忘掉它,永远永远。/时间是良友,它会使我们变成老年。/如果有人问起,就说已经忘记,/在很早,很早的往昔/像花,像火像静静的足音,在早被遗忘的雪里。”觉得诗写的就是这位守林老人。

生活和日子,对于普通人,是一个意思。有学问的人将“一”写成美术体的阿拉伯数字1,或者法文UN英语ONE,不过是居高临下唬人而已。记得住的日子,是生活;记不住的日子,也是生活。实在是没有必要给生活镀上一层金边,让日子化茧成蝶,翩翩起飞。

 

2021年3月1日写毕于北京雨雪之后

 

 

正欲清谈逢客至

 

正欲清谈逢客至,偶思小饮报花开。这是放翁的一联诗。很多年前,在一家客厅的中堂对联读到它(后查《剑南诗稿》,句为“正欲清言闻客至,偶思小饮报花开”,但觉得还是对联更好),很喜欢,一下子记住,至今未忘。

偶思小饮报花开,是想象中的境界,正要举杯小酌,花就开了,哪儿这么巧?这不过是文学蒙太奇的笔法,诗意的渲染而已。但是,正要想能有个人一起聊聊天的时候,这个人如期而至,或不期而至,尽管不常有,总还是会出现。过去有句老话,叫作说曹操,曹操到。也有这层意思,只是没有这句诗雅致,而且,说曹操,可能只是一时说起,并没有想和曹操有交谈的意思。

正欲清谈逢客至,这样的情景,是生活温馨的时刻,是人生难得的际遇。

 

读高一那年,学校图书馆的高挥老师,突然来到我家。上小学以来,读书九年,没有一位老师家访。高老师是第一位。

图书馆学生借书,填写书单,由高老师找好,从窗口借给你。高老师允许我进图书馆挑书,在全校是破天荒的事情。为此,有同学和高老师大吵,说她是培养修正主义苗子。由此,我对高老师感到亲切,她比我姐姐大一岁,心里很想和她说说心里话,没想到她突然出现在我家的时候,竟然说不出什么话了。

高老师知道我爱看书,特意到家来看我。她不是我的班主任,没有家访的任务。当然,这也不是家访。家访不会让我感到那样亲切,想让我和她说好多的话。

在窄小的家里,她看到我仅有的几本书,塞在一个只有二层的小破鞋箱上,委屈地挤在墙角,当时并没有说话。五十多年过后,前几年,我见到她,她才对我说起。我知道日后她破例打开图书馆有百年历史藏书的仓库,让我进里面挑书;我去北大荒前,从她手里借的好几本书再未归还;都和这个小破鞋箱有关。

 

父亲去世后,我从北大荒困退回北京,待业在家,无聊之极,整天憋在小屋里。母亲说我跟糗大酱一样,都快糗出蛆,劝我出去走走,找人聊聊天。找谁呢?我是回来很早的知青,大多数同学还都在全国各地插队的乡下。白天,大人上班,小孩上学,大院格外清静,我家更是门可罗雀。

一天,有一个小姑娘来我家,她是邻居家的小孩,叫小洁,六岁,还没有上学。她手里拿着一本硬皮精装的书,把书递给我,打开一看,里面夹着的都是花花绿绿的玻璃糖纸。她从书里拿出几张不同颜色的玻璃糖纸,对我说:你把糖纸放在你的眼睛上,能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然后问我:“好玩吧?”我知道,她是想和我一起玩,一起说说话。

我问她,你怎么有这么多的糖纸呀?她一仰头说:“攒的呀!我爸我妈过年给我买好多糖,吃完糖,我把糖纸就都夹在这本书里了。”说着,她让我看她的这些宝贝,书里面好多页之间夹着一张或两张玻璃糖纸,快把整本书夹满。每张糖纸的颜色和图案都不一样,花团锦簇,非常好看。我一页一页认真地翻,一页一页地看,从头看到尾。

好多天,她都跑到我家,和我一起翻这本书,看糖纸,还不住指着糖纸问我,这种糖你吃过吗?我逗她,摇头说:“没吃过。”她就说等下次我妈再给我买,我拿一块给你尝尝。

几年以后,我搬家离开大院前,小洁跑到我家,要把这本夹满糖纸的书送给我。我连忙推辞。她却很坚决:我爸我妈总给我买糖,我的玻璃糖纸多的是!再说,我看出来了,你喜欢这本书里的诗。说完,她俏皮地冲我诡谲一笑。

这是一本诗集,书名叫《祖国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父亲是清早到前门楼子后面的小花园里打太极拳,一个跟头倒下,突然走的。那时,我在北大荒,弟弟在青海,姐姐在内蒙古,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孤苦伶仃,束手无策,正想找个人商量一下怎么办理父亲的后事,焦急万分的没着没落。就是这么的巧,老朱恰逢其时地出现在我的家里。

老朱是我的中学同学,一起到北大荒同一个生产队。他回北京休探亲假,假期已满,买好第二天回北大荒的火车票,临离开北京前到我家来,本是想问问家里给我带什么东西,没有想到母亲一把抓住他的手,面对的是母亲泪花汪汪的老眼。老朱安慰母亲之后,立刻到火车站退了车票,回来帮助母亲料理父亲的后事,一直等到我从北大荒赶回北京。

是的,这一次,不是我在家里正欲清谈而恰逢客至,是我的母亲,是比清谈更需要有人到来的鼎力相助。那一天,老朱如同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母亲的面前,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比书中或电影里的巧合还要不可思议。但是,就是这样:一触即发之际,才显示客至时情感的含义;雪中送炭,才让人感到客至时价值的分量;心有灵犀,才是放翁这句诗“正欲清谈逢客至”的灵魂所在。

 

2021年12月16日于北京大风中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人生除以七

 

人生除以七

记不住的日子

正欲清谈逢客至

味美思

饺子帖

老手表史记

笔记本

明信片

桂花六笺

 

第二辑 京都花之什

 

京都花之什

胡同的声音

门上沧桑

瓦浪如海

天坛的门

来今雨轩

桥湾儿归去来

 

第三辑 北大荒断简

 

豆秸垛赋

嘟柿的记号

我和小尹在猪号的日子

椴树蜜

七星河和挠力河

 

第四辑 音乐笔记

 

寻找贝多芬

光就是从那儿来的

金黄色的麦秸

维索卡的鸽子

五月的花开如音乐

现代音乐被谁唤醒

 马勒是我一生的朋友

巴托克的启示

艺术比死亡更有力量

我们为什么特别喜爱老柴

走近肖斯塔科维奇

 

第五辑 父亲母亲

 

母亲

父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