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男神
忠于职守的男性大山
有关青海湖形成的故事,在环青海湖地区的广袤草原上广为流传,这个故事把远在百千万年前发生的一次造山运动与发生在1000多年前唐蕃之间的两起历史事件联系在了一起,这两起历史事件,一是唐朝文成公主进藏与吐蕃王松赞干布成亲,一是佛教入藏。从时间上推算,青海湖形成的时间远远早于唐蕃时期,而当地藏族民间却把这样一次自然造化与两起历史事件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或许,从民间记忆的角度去说,这样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却有着一种紧密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其实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是一种触及整个民族记忆的集体的心灵震撼。
在有关青海湖形成的记忆中,极具破坏力的造山运动所掀起的滔天大水是早期环青海湖地区人们永不磨灭的印记。人们以口传的方式,把大水淹没大片土地,万户人家顷刻间在浊浪之中消失的瞬间传述至今——青海湖在藏语中被称为“赤雪嘉姆”,意思是吞没万户的女王。时间在继续,循环往复的沧海桑田填充在百千万年的时光隧道之中,接着,这种记忆续接上了对百千万年来说只是短暂一瞬的两起历史事件,它们都发生在1000多年前,却也像百千万年前的那次造山运动一样,成为环青海湖地区人们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文成公主进藏结亲,就吐蕃来说,是一次穿越青藏高原、打开与东方大国的通道的历史事件;佛教入藏,则是缔造藏传佛教文化的开始,如今的藏文化便是以佛教文化为底色的。
吐蕃重要的历史人物——前往长安迎护文成公主的大臣禄东赞在传说中率先登场。从长安回到拉萨后,他居功自傲的嚣张行为惹怒了藏王松赞干布,藏王大怒,一气之下将禄东赞发配到了青海湖地区,让他在那里晾晒黄金。民间传说并没有说明这种特殊的惩治方式的来由,而是更关心由此造成的后果——禄东赞每天盯守着满地的黄金,他的眼睛被艳阳下的金光耀瞎了,他因此需要别人的照顾。如此,故事中出现了一个傻儿子的角色。傻儿子每天帮他在一处泉眼中取水,禄东赞也就需要每天叮嘱傻儿子:泉眼被一块纹刻着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石盖所封盖,取水之后,必须把石盖原样封盖好,若不如此,泉水会喷涌而出,后果不堪设想。即便如此,有一天,取完水的傻儿子还是忘记了封盖好石盖,喷涌而出的泉水顷刻间淹没了草原,居住在草原上的万户人家也被大水淹没。禄东赞带着傻儿子一路往山上逃去,等他们气喘吁吁逃到高处回头再看时,山下已是一片浩渺。他们逃上的大山,如今叫“隆宝赛钦”,意思是黄金大臣山。大臣,理当是指禄东赞,而黄金大臣山之说的来由则是:民间认为那里恰好也是禄东赞晾晒黄金的地方。
青海湖就此形成了。
而传说还在继续——喷涌的泉水没有停歇的时刻,如此下去,将会殃及更多的草原,更多的生命将会惨遭厄运。如此,另一位与吐蕃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人物——莲华生大师出场了。他看到大水中依然喷涌不止的泉眼,便用意念搬起玛哈德哇大山的山头扔向大水,山头压住了泉眼,泉水不再喷涌,祥和安宁的景象慢慢复还。莲华生大师搬来的山头,便是如今的海心山。
就在大水汹涌的时候,居住在离大水淹没的草原不远的扎嘎尔天峻大山里的一个魔女却欢欣雀跃,这个魔女一向乐于给人类降下劫难,让生灵涂炭。大水淹没草原,恰也是她一直期望的事,只是因为她对那个纹刻着六字真言的石盖无可奈何,所以没有下手。心里期望的事情意外来临,令魔女喜不自禁,乐不可支,期待着汹涌的大水淹没更多的草原,带来更大的灾害。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