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春明留梦记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7761955
  • 作      者:
    作者:陆昕|责编:陈佳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陆昕 ,男,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著有《月落集》《乌啼集》《霜天集》《京华忆前尘》《五〇后的青春》《祖父陆宗达及其师友》《诗书继世––启功》《民国名人传记丛书––黄侃》《闲话藏书》《藏书小识》等。以及《办案要略·刑幕要略》(校注),《浣花集》(校点),《来鹤亭集》(校点),《玉斗山人集》(校点)。《清史稿·刑法志注译》(合著),《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合著),《盟水斋判牍》校注(合著)。主编《中外法律比较编年》。编有《张中行讲北京》,《东方赤子大家丛书––启功》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陆昕先生祖父系陆宗达,家学深厚,数代在北京居住生活、教书授业,对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有着极深的了解和情感,更因其藏书家的身份,对旧书业的种种过往及点滴故事都如数家珍。曾出版相关作品如《藏书小识》《京华忆前尘》《五〇后的青春》等。 本书收录了作者百余篇围绕北京生活写作的散文随笔作品,共分四个部分:岁月留痕、人生百态、书事书话、杂感杂谈。文字平和舒缓,娓娓道来,饱含对老北京风土人情的回忆,更反映出老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与追求。
展开
精彩书摘
  八十年代末在政法大学,是段值得记忆的日子。有几年,既不评职称又没有科研,除了上课和写书写文章(自己爱写的),日子很轻松。所以我们一群有家没孩子的青年教师,没事时经常聚到小院(另一群青年教师的住地)聊天。有一天,我们所一位未婚青年女教师,正和大家聊得热闹,忽然想起一会儿有事,就问房主,小吴,你脸盆呢,借我用一下。小吴一愣,说,你等等。进了里间。就听里边乒啷乓啷一阵乱响,他拎着一个黑不溜秋的脸盆出来了。说,你等一下,我刷刷去。说着出了门,十多分钟没回,二十多分钟也没回。女教师还去院里张望,影儿都没有。快一小时过去,大家估计他去买脸盆了,女教师赶紧走了。
  小吴是温州人,北大博士。那几年正是温州货席卷天下的时候。他不少温州老乡,在京卖皮鞋皮带。走时把没卖掉的皮鞋皮带送了他,扔一床底下。他让大家去挑。我说,就你们那温州货,皮带一系,三秒就崩;皮鞋一穿,三秒底儿掉。系上皮带,得准备随时拎裤子;穿上皮鞋,腰里得揣双千层底儿。他不高兴了,可我真说的实话,我觉得改革开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从假冒伪劣开始,温州是它们的大本营。
  他的吃饭,也让我拍案惊奇。一天,他打饭回来,我一看,上面铺着一层猪头肉,下面一碗米饭。我说,这多难吃,你应该用馒头或烙饼夹着吃,香!他说我们南方人不吃面食。想起我小时候一次祖父带我吃烤鸭,忽然对我说,你看咱旁边那个人。一看,一碟烤鸭和一碗米饭。祖父说,这肯定是南方人。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南方人这个词,并对他们的人乡不随俗有了深刻印象。
  我们常聚的一位女教师姓张,很年轻,爱交际,常给大家做饭吃。她有个表姐姓于,在我校读刑法专业研究生,总在她那儿。一天,我们去了,姐俩跟我们聊了会儿,就琢磨晚上吃什么。俩人商量完了,一个买一个做。我过去问,能帮着干点什么。小张说,去,一边跟他们(男教师们)聊天去。小于比较温和,笑笑说,没事儿,一会儿就好。小张又说,你还挺有礼貌。不过这是我们女人的事。打这以后,除去在家,到别人家去吃饭,女人的事儿(除了夸菜好),我就不问了。
  有一天,在某办公室,聚会的老师中有一位是教人权法的。大家很感兴趣,请他讲讲。他兴致勃勃地刚开讲没两句,门“嘭”的一声给撞开了,一青年女子直闯进来,长得十分漂亮,让人惊艳,此刻却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喊道:“我说你去哪儿了,原来又跑这儿瞎侃!我接了孩子回家,还得做饭,还得盯他,你倒在这儿躲清闲!”大家忙替他解释,是我们把他扣这儿讲人权。女子不听,一边把他往外赶,一边说:“还讲人权呢!讲人权,我的人权呢?我是不是人?我有没有人权?”一边骂一边把他赶回了筒子楼。
  过了两年,大家纷纷有了孩子,方知,孩子的哭声才是分量最重的发言权,他的吃喝,才是真正的人权。
  政法忆往
  八十年代,政法大学刚在昌平建了一个教学楼,老师们便坐着班车颠颠儿地来上课了。那时政法挺人道,说谁愿意来昌平住,分两室一厅,还有住房补贴,因为你受苦了。面对学校的诱惑,青年教师说,别说两室,你给八室也不来。那时昌平就是个乡下,我亲眼见刚入校的几个女生一边拉行李一边哭,说,我们也是大城市来的,没想到给扔这荒郊野外了!
  不过我倒不是想回忆政法,我是想起了一个有关酒的事。那是一年冬天,学生考试前,我和几个老师来辅导。因为班车的原因,没吃饭。到了学校,想找个饭馆。学校门前的街,黑灯瞎火,一条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通向遥远的黑处,任你用黑色的眼睛如何寻找,也找不出半点儿光明。黑暗中看了半天,才分辨出学校对过儿有个小饭铺,进去一看,碎砖铺地,挺大的屋子,就亮着一个黄色小灯泡,也没人出来。喊了几声儿,有个姑娘睡眼惺忪挺不耐烦地出来,问,干什么?同事说,你说干什么?吃饭!她说,没了,都卖光了!后在盘问下,她说可能还有啤酒汽水和豆腐干花生米。于是同事们坐下喝啤酒,我不喝酒,喝了两瓶汽水。
  吃喝完毕,进了学校,学生一见我们,特别亲切。因为他们到了北京,两眼一抹黑;到了昌平,就两抹黑了。平时没人来.她们也没地儿去,见了老师就像见了家人,辅导不久就成了聊天。正聊得热闹,我肚子忽然疼起来,从隐隐疼到阵阵疼,学生拿来开水,一连灌了三大碗,才缓解。
  我看其他同事和学生们还聊得热火朝天,有些好奇,低声问一同事:“你们刚才喝冰镇啤酒,我喝了两瓶冰镇汽水,你们怎么肚子不疼?”他说:“你真逗。酒喝进肚子里是热的,怎么冰镇它也是热的。但你那冰镇汽水是越喝越凉,你连这个都不知道?”
  从来滴酒不入,此时方开茅塞。
展开
目录
岁月留痕
祖父琐记
祖父逸事
祖父和我
祖父在医院
祖父和昆曲
祖父与美食
祖母和烹饪
炉肉和卤肉
春饼和春卷
炸酱面
肉食和青菜
语言学会
老先生们
一次作文
我的逃学
少年时光
我的中学
血色浪漫
清单
清退
损失
下乡之前
东北岁月
肉和豆腐
挑担
买票
零食
探亲
远帆
麦子地
李德生(一)
李德生(二)
读书琐忆
政协忆往
“两会”旧事
政法琐忆
政法忆往
经典电影
除夕
过去
燕子
美食
吃辣
饭馆
习俗
女红
随想
庙会
歌曲
祖父冥寿
怀念启功
忆张中行
悼王学泰
大康
牌子曲
南穷北贱
礼数规矩
北京大妞
北京爷们
神奇的北京
家乡的风
北京的雨雪风
公园的功能
天光
南北

东岳庙
公园记
北海
白塔
景山
天坛
动物园
玉渊潭
颐和园
圆明园
陶然亭
中山公园
……
人生百态
书事书话
杂感杂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