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母亲的升子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1319300
  • 作      者:
    作者:赵攀强|责编:刘涛//刘雨
  • 出 版 社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攀强,陕西旬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旬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先后在全国各类报纸和文学期刊发表散文作品五百余篇。出版有《秦巴放歌》《太极城絮语》《留住乡愁》三部散文集。《留住乡愁》获得首届“丝路散文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散文120篇,分亲情、乡愁、往事、随笔、游记五辑。第一辑亲情,选编文章13篇,主要记述作者与亲人之间发生的系列故  事,感情真挚,读来催人泪下。第二辑乡愁,选编文章20篇,充分反映了对家乡的热爱及情系故土的赤子情怀,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留住乡愁,回归乡土”的思想主题。第三辑往事,选编文章20篇,主要记录了许多生活的片段,反映出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留恋,发人深省,彰显出回顾过去是为了追求美好未来的思想主题。第四辑随笔,选编文章50篇,主要展示的是作者的内心世界,有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第五辑游记,选编文章17篇,主要反映作者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旅游景点的描写和地域风情的记录。


展开
精彩书摘
母亲的升子

虽然母亲已故二十余年了,但母亲的升子却令人记忆犹新。每当想起母亲,自然就会想起那口升子,因为它记录着当时家庭的生活及人生的风雨。

升子是过去陕南农村常用的一种量具,主要用于盛装粮食,由五块木板组成,周身为四块梯形木板,底座是一块方形木板,口大底小。十升为一斗,一斗为三十斤,一升大概可以盛装三斤粮食。那时生活困难,家中没有余粮,尤其是白米细面更是少得可怜。陕南人热情好客,家中来了客人,即使没有米没有面,也要赊借好米好面来招待客人,等到自家有了新米新面再去归还。而且,在农村但凡大小事送礼,送的主要也是粮食。在这借来送去的过程中,升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母亲的升子是什么时候有的,无人知晓。据说,是从祖母手上传下来的,是用上好的木板制成的。由于几代人长期使用,它已被磨得油光亮滑,俨然是一件工艺品。一天,三舅来了。母亲想做顿白米饭好好招待他,可是家中已经没有米了。母亲拿着升子悄悄从侧门出去了,不一会儿就借回一升米。农村有种“升平斗满”的说法,意思是用升子装东西装到平口就行了,而用斗量东西必须高过斗口,装得满满的。借的时候自然是平平的一升米,但过些天还时,母亲却把升子装得很满。我有点不高兴地说:“借多少还多少,为什么要还得这么多呢?”母亲对我说:“做人要厚道,不能斤斤计较,在你困难的时候人家帮助了你,我们应该心存感恩,知道报答,借平还满,心里才会踏实。”记得一个周日,表姐来了。表姐爱吃油馍,母亲想做顿油馍给表姐吃,可是家中的白面所剩无几。母亲又拿着升子借回平平一升麦面。母亲做饭的手艺百里挑一,油馍烙得白里透黄,表姐吃得心花怒放,我们自然也沾了光。到了还面的时候,母亲还是把升子装得满满的。这也就罢了,令人想不通的是,她竟然把特级粉还给了人家。那时农村推磨磨面,麦子至少要推三遍。第一遍用面罗筛出的是特级粉,后面几遍筛出的就是普通粉了。特级粉既细又白,普通粉要差一些,借面一般借的都是普通粉。我说:“特级粉还给人家有点儿可惜。”母亲对我说:“邻里之间要互敬互爱,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们要时刻记着别人的好处,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啊!”

大哥结婚那天,村里家家户户都来恭贺。村上有个困难户也送了礼。礼房先生凑在母亲耳旁悄悄说:“这家伙送来的那瓶柿子酒其实是一瓶水。”母亲笑着说:“就在礼簿上写一瓶酒好了。”后来遇到那个困难户家里过事,大人安排我去送礼。我说:“我们也装上一瓶水送去算了。"母亲生气地说:“咋能这样想呢?当时人家有难处,只要人来,心意到就行了,不要老记着那瓶水的事。我们要记住别人的好处,不能老记着别人的不足。何况咱家的日子比他家过得好些,我们应该时刻关心他、帮助他,而不要歧视他、记恨他。”说完,母亲找来一个空酒瓶,灌满一瓶柿子酒,然后又拿起升子,装满一升玉米倒进我的书包,让我送去那家。

母亲的升子不仅自己用,还经常借给邻里用。后来,时间长了,升子用坏了,母亲就拿祖传的一只香炉当升子用。说来也巧,那只香炉的容量和升子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香炉更漂亮,更珍贵,还是一件青花瓷的工艺品。母亲弥留之际,我不在身边,她老人家一再叮嘱姐姐,要把香炉转交给我。

我知道,母亲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香炉,还有那口升子。那里有母亲的生活,母亲的故事,还有母亲的人格,母亲的教诲。更重要的是,那里有母亲的精神和我们的家风,她想让我将其好好保存下来,留给自己,传给子孙。

 

 

    (原载于2017年3月10日《陕西日报》秦岭副刊,先后入选《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习题课件》《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全册同步练习》《2020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辑 亲情

    

母亲的升子/2

难忘的夜晚/24

进城卖羊/5

陪伴就是幸福/27

幸福是碗姜汤面/9

我的女儿/30

父亲的小灶/12

回女儿的信/36

母亲的捶布石/15

女儿的礼物/39

深夜里的红灯笼/18

女儿的假期/41

怀念岳父/21

 

    第二辑 乡愁

    

    村里的老油坊/46

    故乡的打麦场/48

    家乡的柿子树/51

    告别老屋/54

    记忆中的大河洲/56

    衙门口记事/58

    油菜黄稻谷香/64

    老家的大槐树/67

    索索草/70

    漫步家乡的田野/73

    写春联/75

    童年草屋/79

    撞进童年记忆的那条大鱼/82

    老家的石磨/85

    草鞋的记忆/88

    乡村木匠/91

    乡村露天电影/94

    麦收时节/98

即将消失的村落/101

 

    第三辑 往事

 

    广元行记一参加“第五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有感/106

    漫步西安环城公园的日子/109

    乌手指的小姑娘/111

    区公所往事/114

    教师节,我去看恩师/122

    商洛培训花絮/124

    月光下,小河畔,那个夜晚/127

    井冈山随感/130

    莲花民宿,将我带回美妙的童年/133

    难忘的深山夜宴/136

    凡事先检讨自己/139

    顽皮的童年/142

    迟到的荣誉/147

    想起那个大雪纷飞的日子/149

    黑夜里的灯光/152

    难忘老师的批评/155

    那年北京出差/158

    我的包帮户老龚/163

怀念杜峻晓/167

 

    第四辑 随笔

    

    彼岸花开/172

    人生三趣/175

    旬河浪花/183

    小院风景/186

    时间从办公室溜走/190

    那一次次感动催我前行/192

    读书与写作,让我的人生充满快乐!/195

    华发早生/198

    敬畏文字/200

    挑食的流浪狗/202

    物质女人/204

    今年秋天有点热/206

    难忘那些瞬间/208

    人不可无趣/210

    善待身边的每个人/212

    要让每日不虚度/214

    劳动的身影最美丽/216

    换一种活法可好/218

    在喧嚣中远离浮躁/221

    一生干不了大事,那就每天做小事/223

    再忙也不能忘记阅读/226

    笔耕与感恩同行/228

    为平凡的生命感动/231

    生活其实不简单/233

    买菜记/235

    难熬的夏季/237

    路边卧着的狗/240

    人生常会陷入两难/243

    冬日里的暖阳/245

    池中睡莲/247

    芍药的哭诉/250

    凡人小事/253

    快乐源自于心态/255

    人生的热爱与无奈/258

    在假日感受生活/261

    自作多情/264

    原来我是一只笨鸟/266

    亲山亲水亲生活/269

    作家要靠作品说话/272

    大宋为何受尽欺凌/274

    “李广难封”是西汉考核标准不科学/277    

    张居正算不算中国名相/282

    徘徊山海关/284

    剑门关感怀/287

    快乐的手艺人/290

    草原的故事/292

笑傲千年,却无奈今天/295

 

    第五辑 游记

    

楼房河印象/298

河堤春色/323

去天门山探险/300

路过石泉/325

山水太极城/303

去看文星塔/327

我的蓝田情结/306

嘉峪关随想/330

陕南秋色/309

探访崩云峡谷/333

秋天的早晨/311

太极城森林公园遐想/336

陕南的雾/314

大黑山——安康湖畔的黑珍珠/338

棕溪走笔/317

不到双河,你就不知道双河有多春色不等人/320

    美/341

    河堤春色/323

    路过石泉/325

    去看文星塔/327

    嘉峪关随想/330

    探访崩云峡谷/333

    太极城森林公园遐想/336

    大黑山——安康湖畔的黑珍珠/338

    不到双河,你就不知道双河有多美/34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