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京张铁路》:
相看两不厌
一
在纪念馆氤氲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中,在蓝色的图前,我站得稍微远一点,静静地,眯着眼睛看,捕捉动感。
突然有一个男孩儿跑上前来,指着图上一个星星样的、标着“北”的小图案回头高喊:“爸爸你看,就是这个,这是什么?”
后面跟来一对夫妇,背双肩包,戴着眼镜。
“Bequiet!”年轻的爸爸一边提醒孩子安静点儿,一边凑过来看,“这是指北针和风力标嘛。”
男孩儿刚要张嘴,赶紧回头张望,虽然只有我,他还是把声音放低,悄悄说:“它没有指北!你看,它指的是东南,为什么都说北?”
爸爸停了一下:“可能那时候的方位和现在不一样吧,或者,因为地形的原因,不是正北正南……唉,I don't know,回头查一查吧。”男孩儿显然不满意,皱着小眉头。
爸爸自言自语:“不过,这图真是精致。”“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男孩儿忽然又大声,像是挑战。这回爸爸回答很干脆:“这是晒图,一种工程图。”
什么是晒图?我以为孩子必要追问,也等着下文。结果没有,小男孩儿静默了一会儿,竟自把小手伸出来,放到了爸爸的大手里,他们手拉手走了。
我上前端详,果然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来却没在意。每一次来都有新发现,应该是好事,可我觉得有点儿羞赧,看了多少次,都看什么了?
也许,我爱看这张图,不是用专业人员的眼睛审视一张工程设计图,也不是用一般人的眼睛去参观博物馆里的一件展品。我用自己的眼睛发现,我坐着火车走过多少遍的一条路,柔和了山的坚硬,过滤了风的沙尘,在这蓝色的映衬下,竟然这么美。
看见中英文名称。
“京张铁路图”五个大字端端正正,连接了北京和张家口。那是迄今为止我最熟悉的两个地方,自己的家、父母的家。
古往今来,有些抱负的中国人都讲家国天下,《礼记·大学》中说“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强调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黎民百姓经历过漫长的农耕社会,抵挡过天灾人祸,也依赖自己的家,家可以安放生命,可以过日子,可以乐享天伦。所以在中国的“春运”中,人们千里迢迢、浩浩荡荡,要“回家”。
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单词是CHINESE(中国的),这让我朴素的情感顿生神采,穿越到100多年前,京张铁路带着中国标志,意义非凡。
看见图上的意象。
那是由路线、车站、山洞、山、河、城等各种图标组成的,纤巧,细密,抽象。那鳞鳞爪爪,羽翼轻扬,如游龙穿行,似蝴蝶舞动,我像欣赏艺术品那样欣赏它。艺术品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浸润心灵,让人发呆,引人遐想。
看见中间那些线。
那是一组剖面图,似乎也叫高程图,图上一根一根站立的线,代表着不同的车站和不同地方的海拔高度。线细细的,清爽柔韧,恍若各种弦。弓弦蓄势待发;织机的弦勤劳而富于创造;竖琴的弦,从左到右,从低到高,当我的手指划过一个个车站,犹如琴师拨动琴弦。
看见图纸底部细密的表格。
那么多充盈在表格里的数字,实在看不清楚,据说是技术参数。我知道,恰恰是它们的整齐神秘,成为上面所有美妙飘逸的基础,如同一幅织锦的底布,或者梦的出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