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石井长大的小孩,都有着这样一段难忘的记忆:平日里积攒了好久,攒到五分钱,一大早,屁颠屁颠赶往上宅李厝,在石头房子前安安静静等上一会儿,等待着买一个软酥酥、新鲜出炉的馒头,一饱口福。
制作馒头、包子的李基础老人是石井上宅李厝人。上宅位于石井社区原东角生产队和五山生产队交界地带。据李氏族人讲,上宅村有一段悲凉的历史。清朝道光年间,某村渔民在海上无意中抢了官府的货船,清政府恼羞成怒,派兵围剿。清兵自海上而来,从和美海域登陆。来势汹汹的清兵,一上岸就喝问岸上居民,哪个村庄有姓李的?不明就里的和美村人随手一指,指向上宅方向。上宅小村居民惨遭清朝官兵屠杀,村庄毁损严重。侥幸逃离的李姓居民只得迁往和泰聚居,久而久之,就有了石井李厝埔。
李厝埔早年有戏台,这里常常上演对棚九甲戏。众多戏迷和拥趸们聚集于此,具有悠久历史的李厝埔美食不愁销路。除了李基础老人一家外,另有几户李氏族人从事传统美食(糯米糕、高粱发糕)制作,现其他几家手艺已失传。李基础老人的馒头、包子制作手艺源自其祖父,从蒸碗糕开始,延续到父辈,再传到李老伯,逐渐拓展到制作馒头、包子,传至其儿子阿亮哥,已历四代。
天刚破晓,李老伯的店已经忙活开了。工人们开始和面:选用上等面粉,鲜酵母掰碎放入温水中溶解,面粉放人盆中,将鲜酵母水直接洒在面粉上,充分拌匀,其间不断加水,搅拌至盆内无干面,面筋形成,揉至面团不黏手、有弹性、表面光滑;发酵:将和好的面团上覆盖湿布,放在温暖处发酵两倍大,直至内部均匀;成型:面团揉匀至面团内无气泡,后分割成大小合适的剂子并搓圆,装入蒸屉(笼)内,加盖湿布;醒发:面团自然醒发后,用手轻按馒头生坯,有弹性即可;蒸制:锅内放入凉水,在蒸屉上铺好打湿的屉布,放人馒头生坯,大火烧开蒸锅内的水,立即转小火蒸,等待热腾腾的馒头出炉。最后将馒头取出晾凉。
李老伯的馒头原料讲究,始终严把面粉质量关,再加上独特的传统发酵工艺,蒸出来的馒头颜色白,口感嫩,有嚼劲,手撕呈条丝状。馒头外卷上一根油条,口感更好,也有切成小块经油炸后蘸上奶油,吃着别有一番风味。包子的馅料更是精心挑选。李老伯每天亲自把关,挑选细嫩竹笋、上等猪腿肉,精心烹调加工再搅碎制成肉馅,包子成品笋香、肉香、粉香三香合一,口味十足。李老伯还做发糕和甜包:发糕表面绽开如花蕾盛开,象征事业蓬勃发展;甜花生馅包(闽南语“甜包”)又圆又甜,上覆“喜”字,寓意家庭美满、生活甜蜜。
馒头、包子、甜包成为石井人早餐的必备食品。老少妇孺,沏好一壶铁观音,拿三两个“基础美食”细嚼慢咽,酥软甜香,胜那西点蛋糕无数。发糕则是闽南红白喜事祭祀的必备之物,寄托无数相思之苦的同时,也预示着家庭未来要“发达”。发糕因制作流程复杂,须提前预约。包子过去限于产量,供不应求,如今店铺加大人力投入,已经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李基础老人的馒头、包子,香飘四海。外出谋生的石井人,思乡愁难解,自有美食来相伴。馒头、包子也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追随着井江游子的脚步,空运到神州大地及东南亚各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