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望湘津客家族诗词选注
0.00     定价 ¥ 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2053175
  • 作      者:
    编者:张湘平|责编:崔巍|总主编:凌翔
  • 出 版 社 :
    线装书局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本《望湘津客家族诗词选注》,收录了胡润魁翁、谭桂连女史、胡能贵公、张秋霞女史、张馨先生、李贵耘老师、张湘平君的诗词作品,数以百计,从中可管中窥豹,一览“望湘津客家族”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绵长文脉。用张馨先生的话来说,该书“主要意义是保存资料,为家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湘平,1993年3月出生,湖南新化人。2015年7月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和美国纽约州库克大学,分别获经济学与管理学双学士学位。曾在卡塔尔工作三年,现在中铁十八局集团国际公司工作。在文学上,系天津市作家协会和天津诗词协会会员。上大学期间出版诗集《意象世界》(线装书局,2014.10)。发表诗歌、散文、中篇小说30多篇,已出版诗词集《丝路雅韵》(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01),已经出版的译著《泰戈尔〈飞鸟集〉汉译七言绝句》(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2020.11)《〈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集〉汉译七言律诗》分别是国内第一部七言绝句、七言律诗形式全译本。还有编著《望湘津客编年大传》《望湘津客家庭研究》待出版。在科学上,为中国发明家协会会员,获得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0项,国际专利25项。发表中文学术论文5篇、英文学术论文4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作者所编著的一部家族诗词选注。内容共三辑,第一辑是先祖诗词存稿选注;第二辑是望湘津客诗词选注:第三辑是其他成员诗词选注(包括作者张湘平诗词)。文学博士刘火雄先生撰写序言予以推荐。本书以家族为对象,以家庭文化建设为主题,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什么专业和什么岗位的工作,作者均提倡都搞点文学,读点古今中外诗歌,学会作点诗词,既融入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团结凝聚家族正能量,增进感情,交流思想,取长补短,能在顺境中做到乐于助人,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共同搞好家族文化建设,提高国学欣赏和创作水平;又能在清闲时游览祖国山山水水,以诗词抒发爱国情怀,胸怀天下,放眼世界。本书读者对象为具有一定诗词国学基础的文学爱好者和诗歌创作者、小学、中学与大学师生以及诗词研究者、家庭文化建设者和研究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张湘平按:

我的高祖(四世祖)胡立恭,字献芳,为胡国欣之子,居白溪镇横沙溪。曾祖(三世祖)胡贤佑,字润魁,为胡立恭长子,为躲抓壮丁,始迁居原横溪乡孝芳冲。祖父(二世祖)胡能贵,为胡贤佑长子,居孝芳冲,晚年居邯郸。此三代只上过1~3年私塾,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姿态,自耕自给,自由度日,劳动中能唱山歌,闲暇时偶吟口语诗,除夕过年多猜谜语、讲故事。根据我父亲望湘津客的清晰记忆,祖母张秋霞对父亲和我的转述,翻阅老家的旧书、旧笔记本,我整理出先祖创作的儿歌(或摇篮曲)、风俗民谣、桐枝词、谜语诗、送别诗、诫子诗等,并由我的父亲张馨先生反复审核定稿,既是对长辈的深切怀念,又是父亲倡导的务必建设家族文化的延续。

根据胡玉韬主修、胡能改主编的《胡氏族谱赟谱南迁始祖应珪公裔十一修暨世界首届通谱》第二分册,我整理出九世祖系简图(图1),以供族人研究家族史参考。

胡贤佑

胡贤佑(1903.07.23~1980.04.15),癸卯年闰五月二十九日生,庚申年三月一日去世,享年78岁;字润魁,为胡立恭长子;殁葬孝芳冲胡家界;配谭氏桂连,殁葬孝芳冲大茶嶓;为望湘津客(佐尧)祖父。

他曾上过三年私塾,性情温厚,为人善良,农耕勤奋。上山劳动时偶唱山歌,劳作中间休息时偶吹桐笛,高兴时讲故事。农闲走村串户一根长旱烟竿不离手,上山劳动时则换成短烟竿。当时很难买到火柴,他就用自家造的纸卷成小筒状,在家点燃一端即装入小竹筒窒息,到山上劳动暂歇时,捡一块白色石英岩,用弧形铁片摩擦出火花溅到纸沫上点燃,就可供自己抽烟。

他善于运用十天干、十二地支计算黄道吉日,为邻居出远门、办喜事选择吉利日子。会算盘,曾教他的孙子望湘津客学习打算盘。他善于根据早晚和夜间的天气变化,结合平常积累的丰富经验,测算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他熟悉二十四节气,常提醒村人,季节到了什么时段该种什么庄稼。农闲在家偶给少年孩童讲故事,教育后代。如望湘津客于2015年8月12日撰写的古风《忆先祖父讲闭口官》:“洋溪猫岭邹庭望,自小天资不一般。智力超群且勤奋,学成顶戴少卿冠。秉承家教清廉守,处事和平品质端。奸相严嵩持朝政,解袍巧设瓮中钻。曾经副相生辰寿,赴宴席间一菜盘。中有洋葱头未去,随口洋葱砍头餐。须臾带血人头见,方晓杨聪主菜单。言多必失千年戒,食不言训动心肝。从此赴宴均缄口,百姓尊称闭口官。朝中气候难容正,归隐家山泉水欢。特意离京官船置,新添箱柜满船栏。砖头塞入将绳捆,外贴封条盖印丹。百位差夫相护送,严嵩眼线报官繁。来人责问贪赃甚,务必开箱仔细看。少卿制止严词诺:倘是金银国库搬,不是金银严嵩补,受罚补空莫耍奸。只只箱笼忙开启,箱内果真红砖攒。此事相争惊皇帝,少卿果敢不相瞒:吾从皇上二十载,积聚家财半点寒。不欲人言为官贱,莘莘学子耻相叹。假装财富满船运,均是朝廷惠赐宽。万谢千恩忠陛下,人才济济保国安。无心戏弄严嵩晦,自认倒霉换金砖。少卿归里倡文事,创办三乡学社刊。以文会友儒风播,至今传诵响文坛。”

桐枝词·送头孙发蒙(2首)

(1971年3月)

午砍桐枝旋小段,削成哨笛久相违。

声声哨笛吹心意,小鸟明朝试翅飞。

爷爷奶奶头孙疼,此后山耕少屁虫。

十载寒窗当奋发,功名荣耀孝芳冲。

【笺 注】

[1]头孙:长孙。

[2]发蒙:fā méng,旧时指教少年、儿童开始识字读书。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段维)年及强仕,殊不知书;一旦自悟其非,闻中条山书生渊薮,因往请益。众以年长犹未发蒙,不与授经。”宋·周辉《清波杂志》卷五:“或谓童稚发蒙之师,不必妙选,然先入者为之主,亦岂宜阔略世故。”在20世纪70年代,故乡孝芳冲教育落后,没有幼儿园,上小学要到山下十多里外的共大学校。此指开始上学。

[3]疼:téng,这里指关心;疼爱。元·孟称舜《桃花人面》:“满庭花落地,则有谁疼?”清·颜自德《霓裳续谱·送郎送在大路西》:“在外的人儿要小心,谁来疼顾你?”

[4]故乡孝芳冲习俗:“爷爷奶奶疼头孙,爹爹妈妈疼满崽。”满崽:最小的儿子。

山田不负勤耕者

(1968年7月)

桃花浪笑柳筛阴,叱犊犁田浊溅襟。

汗水如肥勤洒下,暮秋换取百担金。

【笺 注】

[1]柳筛阴:形容春天长出绿叶的长长柳枝,在春风吹拂下,像筛子一样将阴影筛到地面。

[2]叱犊:chì dú,大声驱牛。宋·陆游《访村老》:“大儿叱犊戴星出,稚子捕鱼乘月归。”《梦游散关渭水之间》:“叱犊老翁头似雪,羡渠生死不离家。”

[3]担:平声仄义。挑粮食的器具,故乡孝芳冲一般使用竹子破成两半制作。1升等于10合(gě),1斗等于10升,1担等于10斗。百担:非实指,形容多。

谭桂连

谭桂连(1909.11.30~1969.03.10),己酉年十月十八日生,己酉年正月二十二日去世,享年61岁。嫁胡贤佑。望湘津客祖母。性格开朗,勤俭节约,管理家庭很有经验,当时有望湘津客的父亲胡能贵、叔叔胡能宝、大姑胡凤云、小姑胡秀银,将一个大家庭的气氛协调得很和谐,尤其是在家庭人员多时,及时组织分家,各自立业、成家、过日子,均能做到公平,各方满意,都能够独立讨生活。

每到过节,号召全家人在一起吃个饭,加深亲情。特别是过春节,组织少年儿童猜谜语,还以字谜教育后代。给家人讲故事,对做人以启迪。如望湘津客于2015年7月16日撰写的古风《忆先祖母讲盘古和张果老争年龄》:“开天辟地两神仙,争寿沙湾故事传。盘古豪言八万岁,张仙八万七千年。自然盘古难服气,大汗淋漓禀母前。抬手招来张果老,平心静气语涓涓:黄河万里吾开导,月桂芬芳我种迁。倘使小仙仍不信,君生我是接生员。张仙一听身腾起,耳赤脸红气冒烟。顺向黄河抓土掷,至今河水未清廉。神仙也有鸡肠肚,何况人间名利牵。”

字谜诗·耕读传家(4首)

(1965年12月)

短木成双靠井边,并非打水起炊烟。

欲知此去谋何事,播种前翻沃野田。

八岁孩童上学堂,十年名就耀家乡。

谁言卖弄能成事?书海茫茫细考量。

半转车身视线糊,一人站立左边隅。 

如麻乱绪从容抚,素质优良岂失孤?

飞逐边关走失寒,紧修新屋可身安。

同行女嫁边关外,买只猪娃喂不难。

【笺 注】

[1]字谜诗:是以字为谜底的诗。所用诗句多数着眼于字形,将字形分解,而将谜底隐藏其中。有的则兼释字义,有的是一句诗一个谜底,有的则全诗同一谜底。

[2]这组字谜诗,每一首一个字,谜底分别是“耕读传家”。耕者,犁也,指用犁翻松田土,泛指耕种、农耕之事。读,诵书也,从言卖声,即诵读诗书经文,后引申为阅读、学习。唐末五代章仔钧《章氏家训》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教育子孙后代要勤于劳动,读书明理。明末清初理学名儒张履祥认为应该耕读并举,他在《训子语》中说:“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晚清名臣左宗棠把“勤耕读”作为传家之本,他曾写下楹联:“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教育子侄后辈,要在力耕和勤学上下功夫。因此“耕读传家”就是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这就是家教:“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新时代的“耕读”当是爱国爱家,爱岗敬业,辛勤工作,不断学习,获取新知,完善自我,诚信友善,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先祖诗词存稿选注
胡贤佑
桐枝词·送头孙发蒙(2首)
山田不负勤耕者
谭桂连
字谜诗·耕读传家(4首)
胡能贵
牛寨界锄玉米草午间稍休示诸儿女(2首)
暑假辣椒园劳作收工示诸儿(2首)
全家出槽门送佐尧之河南上大学
字谜诗·五加皮(3首)
张秋霞
乡村小调·两丘田
摇篮曲·考秀才
儿歌·月姐变化多
第二辑 望湘津客诗词选注
园丁颂
南歌子·教师颂
瞻仰岳飞铜像
扬州慢·和李小妹
光阴苦少
电线杆
毛衣
水稻
麦子
诗人与诗歌(6首选1)
长城颂(2首)
布谷鸟(2首)
厦门纪游(3首选2)
痛悼慈亲(4首)
八月四日从天津坐火车至广元(3首)
七夕寄内(2首)
游乌鲁木齐(7首选5)
读征澜先生新诗感赋(3首)
冬飞南宁(2首选1)
咏竹示儿(10首选8)
竹制簸箕(2首)
思念竹山湾(6首)
除夕买百合鲜花(2首)
盆栽双棵君子兰(2首)
资江荣华段老艄公(3首)
登天安门城楼感赋(3首)
从天津飞深圳到东莞(2首)
从飞机上俯瞰天山瑶池(2首)
南宁修建高铁(3首)
傍晚看南宁夏景(2首)
昆仑关纪行(4首选3)
杜聿明将军(2首)
从广元飞北京(3首)
重游青秀山(11首选7)
读息云师信(2首)
依韵和李刚太先生《咏鸿沟二绝句》(2首)
咏黄牛(2首)
正月初二游友谊关(3首)
晚过资江(2首)
壬辰清明祭祖父祖母(2首)
别孝芳冲(2首)
痛悼息云师(4首)
象鼻山(2首)
风车(2首)
萤火虫(2首)
井冈山纪游(2首)
鲁迅绍兴故居(2首)
甲午清明赵都灵塔园祭父母(2首)
南广高铁通车(2首)
静夜思(2首)
咏水泥(3首)
钢筋弯曲机(2首)
桥梁打桩机(2首)
一言绝句·浪花
二言绝句·咏酒(3首)
三言绝句·碎言诗语(3首)
四言绝句·咏桨(2首)
五言绝句·想念故乡(2首)
六言绝句·算命盲人(2首)
七言绝句·输电塔(2首)
咏野黄连(2首)
赤峰乌兰布统草原(3首)
牛寨界(2首)
读《楚辞》怀屈原
漫步金口河地质公园
在乐山观看东坡墨鱼感赋
在乐山市内巴哥店吃燃面(3首)
四季歌吟(4首)
咏金鱼(2首)
留守孩童杂事诗(10首)
盛夏雨中观荷·代拟赠某学士(2首)
茶叶来历(古风)
游甘肃嘉峪关长城(2首)
钓鱼感赋(2首)
漫步保康县郊见耕田忆先父(2首)
母亲节忆先母(2首)
咏种子·送郎林龙同学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首)
步韵和安燕梅《同学聚会》(3首)
寓湖北咏青松(2首)
山村留守儿童思绪多(10首)
闭塞山沟有童诗(10首)
咏犁·送达其贤侄上河北工业大学(2首)
送张雨菲上娄底第一职业学校(2首)
贫困村童有诗情(4首)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集〉汉译七言律诗》点评(44首)
坐飞机掠过九华山(2首)
观与妻梨花树下合影旧照(2首)
听友人讲台湾之旅感赋(4首)
恸悼袁隆平院士(3首)
诗人节论爱情示湘平(3首)
保康柳元铺夏季无夜蚊(古风)
送胡祝卿侄上益阳医学专科学校(3首)
读炳麟师散文通讯集《职守》感赋(2首)
郑万高铁建成
郑万高铁通车
第三辑 其他成员诗词选注
李贵耘
林中散步
送别
别邯郸
字谜诗·平淡是真(4首)
读莫母墓志感赋(2首)
有怀大乐村胡大嫂(2首)
张湘平
讽题卖菜掺水
春登太白岩(2首)
咏螺丝钉·酬答父亲(3首)
汶川樱桃(2首)
再咏桥墩
葡萄藤(2首)
戏咏气球
依韵和父亲《树下新苗》(2首)
再咏气球(2首)
丙申七夕代赠(2首)
泪赞中国女排(3首)
故乡牛哞(2首)
铁路桥墩(2首)
咏千斤顶(4首选3)
高铁女测量工程师
平地机
挖掘机
谒谭嗣同墓(3首)
除夕致新疆河尾滩边防哨所(3首)
悟诗记录(3首)
写诗有感(4首)
推土机
丝路新韵
再咏蒲公英(2首)
装载机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震动式压路机
拉萨明月
代赋鼾声
桂林月牙山(2首)
童思瀑布
冬后春雨
雾霾酸雨
农村城市化
五律·天津王串场菜市买鸡
五律·擦鞋郎感赋
蜘蛛人感赋
泥瓦匠感赋
长城感赋
老铁道兵思绪(3首选2)
全国首条市域铁路开工建设(2首)
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2首)
珠港澳大桥连接线拱北隧道安全顺利贯通(2首)
铁路建设工地望月(3首)
长城遐想(3首)
自动断电水壶(2首)
咏泰山(2首)
青玉案·咏自行车
长筒雨靴
自行车车铃
热水瓶胆
铁路建设者
铁路工地摄影一串汗珠(2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