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乡的情怀
北 乔
故乡,是人生的出发地,也是文学的源点。诗人的书写,总会有故乡的身影和情感。我喜欢说,故乡是写作者灵魂和情感的胎记,在心灵上也在作品里,或隐或现,或浓或淡,或有意识或无意识。我还喜欢说,所有的写作其本质上都是作者生命的呼吸,都是贴着故乡的飞翔。
虽然人人都说自己的故乡很特别,但我的故乡真的有太多的与众不同。江苏,南方与北方共处一省。盐城,全国唯一没有山的地级市。东台,滩涂离开大海一步步走向人间,陆地面积天天在生长。而我出生和成长的三仓与弶港农场,几百年前还是大海,那里是我的故乡,也是大海的故乡。换言之,我与大海拥有同一个故乡。如果人类起源于大海,那么我的故乡也是人类共同的故乡。
不管到何处,故乡总在肩头心里。故乡之于每个人,都有一些标志性的景观,比如一座桥、一棵树、某个墙角。当年生活的地方,现在的记忆路标。回到故乡,一切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包括我们自己,我们只能循着这些路标回到一个又一个曾经。故乡,就像一棵树的根,隐入地下,远离了日常生活,但一直都在。
人的一生总是背着故乡在行走,喜欢在陌生之地寻觅故乡的影子,也是在触摸那个隐藏的自己。我们去远方,其实是探访被我们丢失的家。旅行的真正意义在于以行走的方式,在他者的故乡或大自然的幽深处找到与心灵共鸣的某种心绪。这不是哲学性的问题,而是常常被我们忽视的人之常情。
这些年,但凡到一处,我总会寻机从人群中脱身,一个人随意走走看看,有小路,我一定是要走一段的。不起眼的小路,很少有人光顾的小路,是大地上的另一种明亮,而那些隐秘,其实才是人与自然互动性的通透。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我遇见的是另一个自己,那个置身于日常生活之外的自己。这样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我”。小路很安静,收纳了人世间所有的浮华而不动声色。小路很窄,却是辽阔的另一种展现,一如我们细腻情愫中的豪迈之心。面对水,无论是荷塘清潭还是小沟大河,我喜欢注视水中的我和天空,或看鱼儿嬉戏,或看水中那些静止的石头。只要条件允许,我会用手撩撩水。清澈见底也罢,深不可测也好;平静如镜也罢,汹涌湍急也好,水本质上是安详的,其中的秘密从不会泄露。桥,是此岸与彼岸的连接,更是人生的诸多隐喻。走到桥上,尤其是那些青砖桥或木质桥,我会伏在栏杆上,什么都看,什么都不看。坐在一块石头上,或躺在一块草地上,让一切喧嚣远去,只留下自己的心跳。更多的时候,我漫无目的地走,把他乡走成我的故乡,把自己走成大地的一部分。
我已经好多年不用相机拍风景,表面上是因为相机没有手机方便。不过,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拎着相机,似乎就有了拍照的责任和使命,多半的心思花在取景和构图上,顾不上进行在场性的心灵感受和情绪荡漾。如此,到过的地方,只留下一些照片,被取景框切割之后的平面的光影,心头则是了无痕迹。还是手机拍照好,随意性地拍一拍,基本上不影响目光的专注和情感的安放。我用手机拍风景,速度很快,相当于眨了一下眼睛。我拍的不是风景本身,也不是我目光之所见,那构图和光线是从心里泛出的图像。因而在我举起手机按下拍摄键前,影像已经在我心间,拍摄只是记录重逢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