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触摸幸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6655375
  • 作      者:
    编者:触摸幸福编写组|责编:赵怀志//沈文娟//祝玉婷//许兼畅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小康,饱含着中华民族对幸福的憧憬和期盼。

实现全面小康,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初心使命。

从城市到乡村,从边疆到南国,火热的生活里,脱贫攻坚带来了山乡巨变,人们自强奋斗、团结携手,走向小康生活。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为新华社资深记者,如赵超、康淼、侯雪静、杨静、丁锡国、袁汝婷、张玉洁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强的脱贫攻坚战。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曾经的破旧小山村,如今白墙褐瓦的民宿点缀其间,穷山沟变成了“聚宝盆”;经年磨损的扁担成了“纪念品”,翻山越岭挑水背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水袋子、米袋子、钱袋子一起鼓了起来;搬离地势险恶、土地贫瘠的原住地,易地扶贫搬迁搬出了美好新生活;田间地头支起的手机直播架,把农产品送出大山、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电商带动乡村集体创富……

《触摸幸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文字记录“精准扶贫”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展现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小康生活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创新追求。40个脱贫攻坚故事,40段今昔生活对比,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振兴、产业化发展,带领人们告别贫困,拥抱新时代的幸福新生活。书中收录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典型案例蕴含着运用新时代科技、文化发展乡村经济的经验逻辑,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奋斗初心,适合作为领导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参考读物,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创新工作新思路。


展开
精彩书摘

那山,那人,那苗寨

——十八洞村三代人的奋斗史

十八洞村的故事,离不开大山。

山,是湘西大地的脊梁,也是人们奔向小康的屏障。

武陵山脉腹地,一个苗族村寨因山中溶洞众多而得名,又因摆脱贫困、走上小康生活而广为人知。它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

困于大山,走出大山,又回归大山……这是十八洞村人与大山的纠缠,是一个村寨与千年贫困的抗争,也是一段为着小康梦想接续奋斗的历史。

山里的抗争

82岁的村民施成富,熟悉十八洞村每一个山洞。

五六十年前,他就是从一个个黢黑幽深的洞里,刨出一担又一担岩灰,一半撒在田里,一半卖到集市,才换回一家人的口粮。

施成富和妻子育有三子一女。家中4亩田,年产大米仅千余斤,压根儿不够吃。

这曾是十八洞村人共同面临的困境—“地无三尺平,多是斗笠丘”。人均耕地只有0.83亩,又因地处深山峡谷,日照短暂,多是靠天吃饭的“雷公田”,亩产很低。

“三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这是施成富自打记事起就会唱的苗歌。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要活命,就得找生计。

于是,他扛起锄头,背上扁担、箩筐、筛子和干粮,蹬着草鞋,一头钻进山洞挖岩灰。洞里伸手不见五指,地势险峻,有时还会遇上湍急的暗河,他就用嘴叼着火把,手脚并用地探路。

“越往下,岩灰就越好。”施成富说,优质的岩灰是天然肥料,却往往埋在洞的深处,挖出后,要用筛子仔细筛一遍,质地细密的才卖得出去。

好几次,挖着挖着,头顶突然掉碎石,他和同伴撒开腿就往外跑。安全起见,挖岩灰总要十几个青壮年同行,“洞要是垮下来,就给埋了。要是一个人去,埋了也没人知道。”施成富回忆。

挑着岩灰,沿着崎岖的山路走上3个小时,才能到邻乡集市。100斤岩灰能换10来斤米,却只够施成富一家人吃一天。那时,炒菜会拿根竹签包着布头,伸到油壶里蘸一蘸,再往锅边擦一擦,因为吃不到足够的油盐,壮年劳动力要吃饱,一顿恨不得吃上一斤米。

连续几十年的艰难光景里,施成富常常凌晨4点就出门,天黑了,才挑回一担稻谷、岩灰,背回一捆干柴、木料,第二天挑到集市上,换回一些吃食。

武陵山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据湘西州志记载,1984年,湘西全州农业总人口中,尚有8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花垣县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苗家有句古话,叫“锄头落地养一家”。走不出大山的“施成富”们,凭一身力气,用一把锄头,开辟了一条活路。

山外的漂泊

20世纪90年代,17岁的村民杨正邦揣着苞谷粑,挤上了北去的列车。

市场经济的海洋里,人们追风逐浪。十八洞村的年轻人也翻山越岭,去寻找更多机会。

有一年春节,老乡带回一台二手黑白电视机和一件旧棉衣,点燃了杨正邦心里的念头—要去山外的世界闯荡。

那年3月,绿皮火车摇摇晃晃,把杨正邦带到大雪纷飞的沈阳。

老乡帮他在建筑工地找到工作,开砂浆搅拌机,操控升降梯。工地开伙时,他会多抓两个馒头带回蜗居的地下室,藏到枕头边,半夜饿了再吃。

山里人干活儿不怕苦,杨正邦很快得到工友们的认可。大伙儿看他年纪小,给他出主意:去找找电气队队长,跟他学电工,有了手艺就有饭碗。

杨正邦敲开了队长家门。“进了门,一脱鞋,袜子前露脚趾、后露脚跟,脸一下就红了。”多年后,他依然记得当时的窘态。队长看他诚心,收他当了学徒。

边做边学,8年后,杨正邦有了新打算:既然会看图纸了,能不能包点活儿自己干?

就这样,他回到湘西吉首当起了工头。可南方的建筑设计却与东北不同,“看到图纸就懵了。跌跌撞撞干了两年,干不成了。”杨正邦回忆。

进入新世纪,花垣县铅锌矿、锰矿开发如火如荼。杨正邦和村里许多青壮年劳力上了矿山。钱挣得不少,但风险也不小。成家后,他就不想再干“有今天没明天”的活儿了。

2010年,他去了浙江,找到一份网络信号维护的工作,要背着五六十斤的工具爬45米高的信号塔。最多的一天,他爬了10多次。工作数年间,杨正邦的手机信号从2G变成了3G、4G,月工资从800元涨到1800元。

走南闯北这些年,他觉得自己像一只飞出大山的鸟,哪里不受穷,就往哪里飞。四处漂泊,没有方向。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

看到这则新闻时,“精准扶贫”四个字像一道闪亮的光芒,照在杨正邦心上。

大山的憧憬

2013年,17岁的村民施林娇正在县城读高中。

她揣着借来的学费,搭车到了长沙参加声乐集训,想通过艺考上大学。当时,施林娇的父亲罹患重病,家境拮据。可家里人却不惜一切代价供她念书。

“爸妈都告诉我,有文化才能走得远。”施林娇的心底,藏着“读书改变命运”的渴望,承载着父辈告别深山的梦想。

“山里的孩子,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考得远一点。”中学时的施林娇,每天清晨5点就起床,跑步、背书、做题,考入了县城最好的高中,后来又实现了“远一点”的心愿,考上浙江音乐学院。

也是那几年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全国各地奔小康的步伐越走越快。

这一次,十八洞村走在了前列。宽阔的水泥路连通了山里和山外,水电网都通了,破旧房屋修葺一新,游客络绎不绝。

象牙塔里的施林娇,不时听到村里的好消息——

施成富爷爷家开起了农家乐,生意火得不得了,买了小轿车,说自己过上了“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杨正邦叔叔从浙江回来了,先是当了义务讲解员和保洁员,又开饭店、建民宿,带头致富;

村里新发展了1000多亩猕猴桃,建了山泉水厂,村集体有钱了,每家每户还能分红;

……

2016年,十八洞村整村脱贫。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长到2019年的14668元。

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接连回乡,这让2019年毕业的施林娇动了心。毕业后,她先在城里工作,半年后,辞职回到山里。

突如其来的疫情,偶然开启了施林娇与两名同村返乡大学生的创业历程—“宅”在村里的日子,3位“90后”组建团队,拍视频、开直播,讲述十八洞村的故事,展示苗乡风俗。

镜头里的施林娇穿着苗服,在火塘边切腊肉,在小溪旁洗野菜,在青山脚下唱苗歌,半年收获了10万粉丝。她最近开始尝试“直播带货”,销售山里的腊肉、糍粑、蜂蜜。

关于未来,这个24岁的姑娘有更多畅想。她想把网络直播的事业做大些,有了规模,就能让山货有更好的销路。

面对创业可能遇上的瓶颈,她并不心慌。她知道,网络直播也许不能做一辈子。最近,她买了许多书,打算备考教师资格证,“如果能成为老师,帮更多山里孩子改变命运,不是也很好吗?”

考出大山的施林娇,坚定地回到山里。她知道,自己面前有许多个机会,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时代给予她安全感,也给予她更多探索的勇气。

衣食足,产业兴,乡村美。一代代十八洞村人接续奋斗的成果,让年轻的“施林娇”们,与巍巍大山有了更深的牵念——他们不惧远行,也不惧归来。


展开
目录

携手奋斗奔小康

——2020,吹响决胜全面小康的号角 / 1

 

一、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那山,那人,那苗寨

——十八洞村三代人的奋斗史 / 2

迎着东升的红日

——走向小康之路的赫哲族 / 10

走出山林奔小康

——鄂温克族迎来新生活 / 17

“靠山吃山”的新路径

——探寻大瑶山的“幸福密码” / 26

扎西德勒,我们的新家园

——西藏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幸福美好新生活 / 34

 

二、攻克深度贫困,尽锐出战攻下坚中之坚

奋斗绘就“新天府”

——川蜀大地干群“战贫”轨迹扫描 / 44

“苦甲”不再,“甘味”绵长

——脱贫攻坚的甘肃味道 / 52

脱贫的颜色 / 61

高原上绽放的光芒

——来自青海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故事 / 71

特殊之年,荆楚大地书写不平凡的答卷 / 82

 

三、走出来,触摸远方的希望与幸福

“走出来”的希望之路

——广东联手四省区劳务协作扶贫故事 / 92

23 万人的命运转折

——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脱贫密码 / 99

两次迁徙“搬穷”记

——海拔最高县双湖的“战贫故事” / 107

决战乌蒙

——中国消除千年贫困的一个缩影 / 118

昭通之变

——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跨越记 / 126

 

四、打造人民城市,以高质量发展回应人民新期待

大城大乡的“幸福协奏曲”

——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纪事 / 138

解锁幸福的密码

——“先行者”苏州探路小康纪事 / 146

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 155

钱塘今朝更繁华

——高水平小康的“杭州答卷” / 164

“绣”出古都新生活

——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北京探索 / 172

沽水流霞正美好

——天津“工笔”绘就“小康图” / 180

 

五、乡村振兴新思路,我们的家乡变了样

大山深处有“新家”

——大别山村绘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188

“南大荒”变“稻蟹乡”

——资源枯竭型城市盘锦的乡村振兴之路 / 196

神山村“神奇”何在?

——井冈山深处觅答案 / 203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贾家庄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 / 210

小土豆走出高山

——电商平台联动农户,打造特色扶贫模式 / 217

小人参也有大市场

——90 后“人参姑娘”带动乡亲致富 / 223

猕猴桃化身“金果果”

——电商助力十八洞村飞地经济 / 227

幸福小康入画来

——齐鲁大地描绘小康新画卷 / 232

千年之渴今朝解

——贵州贫困群众实现“吃水不愁” / 239

 

六、打通产业路,点亮脱贫新希望

弱鸟先飞今翱翔

——闽东宁德振兴启示录 / 250

科技点亮美好生活

——安徽科技创新集聚小康“新”动能 / 259

长城脚下,小康村串成“珍珠链” / 266

三幅“图鉴”说变迁

——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 273

 

七、绿色小康路,激活“美丽经济”

留住乡愁留住美

——千村竞秀缀琼州 / 282

蹚出绿色小康路

——陕南秦巴山区的脱贫答卷 / 289

绿染云岭小康路

——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实践 / 296

绿色绘就三江源

——来自青海脱贫奔小康一线的蹲点报告 / 305

黑土地上是我家

——在吉林,一瞥中国东北乡村美丽未来 / 31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