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格桑花开(最美支边人的青春答卷)
0.00     定价 ¥ 5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56931
  • 作      者:
    编者:吴超仲//张彦铎|责编:陈登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湖北文理学院从2014年起每年组建“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到西藏义务支教,用初心和担当书写了一份汉藏情深的青春答卷。其中有多名支教队员毕业后继续扎根西藏,还有33名追随“格桑花”脚步的非支教生毕业后到西藏就业创业,他们将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祖国边疆。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先后荣获团中央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中宣部2019年度全国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最美支边人物”称号(获得该荣誉称号唯一的集体),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本书主要介绍了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的感人事迹、奉献精神。全书采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以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为主体,以“绽放高原支教路,格桑花开别样红”为主题,图文并茂地将支教队员的动人支教故事串联成主线,以丰富细小的支教故事为切面,全面系统地向读者展示团队援助西藏教育的努力、成绩和意义,展示描述两地的文化交流与传承,合作创新与发展。同时,认真总结和展示近年来湖北与西藏两地学校结对帮扶的做法和成效,形成“可推广、能复制”的经验,为服务国家战略、推进民族团结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缘起:3400公里外的 “襄”遇
第一章 琼结有着别样的蓝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里的孩子想走出大山
第二章 播撒在隆中山下的格桑花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湖文人
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第三章 他们跨越3400多公里“襄”遇琼结
怀揣着问题奔赴远方
“拓荒牛”的坎坷奋进路
当20平方米的补习教室遇上炙热的梦想
尝试走进学生生活
西藏的孩子并不差
向老师“要课”,和学生“竞赛”
教师——平凡而生动
把论文写在西藏大地上
站稳三尺讲台
第二编 燃情:喜马拉雅北坡的青春集结
热血·像格桑花般绚烂(第二至四批)
第四章 你们永远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我与他们,素未谋面却心驰神往
背起梦想的行囊
站上梦想的舞台
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尊重
募资设立“格桑花支教爱心基金”
当好孩子们的辅导员
饿了就吃点土豆吧
我在西藏有个家
留下一片“格桑林”
带着爱从襄阳出发
他真的在建设西部
被学生彻底“打败”
我必须让自己更强大
这里与内地不太一样
面对学生,我能做的就是好好教书
最好的生日礼物
当地人民最敬重的两个职业
再跳一段不正宗的锅庄舞
奉献让青春更壮丽
你们那里的牛会说话吧?
学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关爱
支边人与守边人对话
这一次曲扎妈妈没有说杀鸡
最后一堂语文课
“红包公益”与爱的延续
第五章 你们是 “格桑花”笃定的选择
他来了,再次背起行囊
捐出一周的生活费
那稚嫩的脸庞是我等待已久的青春
初为人师的37 天挑战
让传统武术走进藏区校园
约法三章,他们渴望外面的世界
孩子,老师希望你们学会感恩
为国家做点贡献挺好啊
你们是我的信仰与阳光
扶贫扶智在这里弥足珍贵
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
第一个美术社与孩子们的半小时
让人难忘的一杯水
“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们了”
县城的第一个心理工作室
第六章 琼中来了女支教老师
多读书读好书,把大学文化带进琼中
“格桑花”的爱不止步于支教
她一直关注山区乡村教育
为藏族孩子带去色彩和欢乐
“我也想成为一名好学生”
“如果没有您,我不会考得那么好”
在西藏做人生第一次手术
下一批,我一定会再来的
不敢与母亲通电话
你教得好我们才学得好
他们懂事得让人心疼
一壶热水的温度
“格桑花”的“王主任”
体育生也会生病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口味的糖果
学生社团数量“破纪录”
学生把老师写进作文里
坚守·像格桑花般坚毅(第五至八批)
第七章 因为被需要,“格桑花”期开二度
幽远天空下的天籁
一身队友衣,一生队友情
未及一月再重逢
走出国门,搭起非洲和西藏孩子友谊的桥梁
小制作激发大兴趣
寓教于乐,学生玩着自己开发的小游戏
实践出真知,小县的“后进生”捧回全国大奖
我们在这里,是支教更是生活
《Fly》与闪闪发光的他们
那个“特殊”的孩子
第八章 琼结成了第二故乡
她在慢慢变好
努力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毕业时,他们再次喊出“格桑花”的名字
既然我来了,就没想过中途退出
喂羊拔草,走进学生心坎
孩子,谢谢你们圆了我的教师梦
我和学生共同的毕业画展
孩子,让阳光伴你走好人生路
朱老师,我们不换班长了
第九章 你们是“格桑花”无悔的青春
刚到琼结就再次“卷铺盖”
那个雨夜,他格外想念母亲
“黑脸教官”尽显军人本色
他是好的老师
没有家长的一次家访
这里的孩子早当家
关注西藏“非遗”,留住乡愁与记忆
长大了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样去支教
这就是我的“负负得正”
挥手,讲不出再见
人民教师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老师,我能喊您“妈妈”吗?
做彼此的小老师
7小时36公里,我与学生又“远”又“近”
没学完的一首歌
《支教梦,绽放成花》
第十章“格桑花”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让好奇的他们充满好奇
您给了我别人给不了的心愿
与“后进生”的午后谈心
比糖果更甜的是你们
最美支边人的诗意青春
五元钱的航天梦
大山里的第一场“机器人快闪”
树枝“筷子”与幼小的梦想
他们“不愿意念书”
离别的“情书”
愿你们也能做自己的烛光
那条“多余”的哈达
赓续·像格桑花般留芳(第九至十一批)
第十一章 “格桑花”开遍琼结
老师,您能来教教我们吗?
圆梦北京,这是祖国首都的样子
汉藏情深,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老师,我终于和您一样去支教了
大声点!再大声点!
送不完的山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