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川村,让人耳目一新。
眼前山连着山,此起彼伏,翠竹扶摇,绿海连天。远远看去,连绵的群山就像盘旋的巨龙,将新川村的楼宇环绕在绿色的怀抱之中。
这些山峦是天目山绵延的余脉,形成起起伏伏的岗岭峰壑,当地人将这一带叫作“齐里”(齐方言念kǎ)。老百姓在界里平坦处择地建房,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同的村落。其境内山川蜿蜒,一山一景,各具风姿。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唐·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留下的诗篇,诗中的茶山就位于新川一带。唐朝时期,太湖周围的湖州、常州等州郡多产名茶,长兴的紫笋茶最负盛名,深受唐朝皇帝和权贵官戚的喜爱,被朝廷列为贡茶。每逢早春时节,湖州刺史和常州刺史在江浙交界处的新川村附近的境会亭举办盛大茶宴。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受湖州和常州两地刺史邀请,却因病未能成行,寄诗助兴。
岕里一带不仅有唐代举办茶宴的境会亭,还有三国时期孙权射虎的庱亭、浙苏交界的商贸古道、山间古刹圆觉禅寺等古遗迹。茶圣陆羽和诗僧皎然的足迹曾遍及这一带山岭的沟沟壑壑,唐代颜真卿、皮日休、白居易等文人墨客都曾在这片山岭间流连忘返。特别是宋朝的苏东坡对江浙交界之地,曾经有过“买田阳羡吾将老之地”的念头。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现代文学家郭沫若、著名作家巴金等人,也曾在这里留下许多人文典故。
一到新川,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沥青公路两旁的别墅楼群。别致的庭院,绿树掩映,鲜花绽放,花果飘香。来到新川旅游中心广场,发现初心馆、乡村振兴新川案例馆、诚信馆门前都是游客,一批又一批。这些馆里展现了新川人的奋斗史,收藏有很多有意义的历史物品。在这些馆里,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文化氛围,令人折服。
新川周边高山上的溪流汇聚一起,形成了一条河涧,穿村而过。来到溪涧河岸,只见树影婆娑,游人带着小孩徜徉其间,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焕然一新的溪涧公园,与东山红色公园、狮子山、山上古道和竹良庵高山稻田等连成一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绿道越野赛、古道骑行等相关活动,在新川也开始蓬勃兴起,来自全国各地的徒步爱好者慕名而来。在这时光之岸,云水之涯,好似置身古典江南的乐曲里。这乐曲在山涧里颤动着,余音缭绕,回味悠长。
紧接着,新川人优美的舞姿伴着欢快悠扬的乐曲动起来了,那是村里的舞蹈队和腰鼓队,把宁静的山村变得更加灵动起来。人们尽情地跳跃着,这是新川村悠闲的人们用心灵奏响的抒情乐章。在这里,满山苍翠,竹海莺啼,清风雅韵,涧水涛声,古树静穆,庭院如春,无不赏心悦目,令人流连忘返。
沿石头铺就的山路,登上新川村委会背后的狮子山,山林间隐约可见的彩色狮子,栩栩如生。往山顶上攀去,只见形如狮子的巨石,高昂着头,横卧在路旁。传说这头狮子曾因跟随孙悟空大闹天宫被镇压在山脚下,后来人们将这座山叫作狮子山。登上山顶,只见两座炮台,威风凛凛。据说这是还原军阀混战时期的战场场景。1924年,新川这一带的山岭是江浙军阀相争的战略要地,江苏军阀齐燮元与浙江军阀卢永祥,曾在这一带相峙作战。
当年郭沫若刚从日本回国到上海,看到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象,便从上海来到新川附近一带开展战事调查。后来,郭沫若专门写了《尚儒村》一文,被收录在《郭沫若全集》。“一望都是竹林,但那几万株的竹林,几乎每根都中了枪弹,有的拦腰折断,有的断了头,有的穿了孔。路旁间或是些乔木,身上的弹眼无数在一百以上。”这是《尚儒村》文中对战后景象的描写,可见当年军阀混战十分惨烈。
在军事调查期间,郭沫若有感于界里人的淳朴涵养和信奉儒学,曾经为一个叫“上达”的村庄改名“尚儒”,也就是现在岕里的“尚儒村”。文豪郭沫若为小山村题名,成为当地人的美谈。
狮子山迎面是金鸡山、龙池山、凤凰山、老虎山,各具形态,美景一览无余。老虎山的北边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叫作乌石浪,从接近山岗到接近谷底百余亩范围内,乱石遍布。大概是历史久远之故,多数石头表面发黑,当地人称为乌石。大部分区域已长出灌木或毛竹,但其核心区域,大概有20亩的地块,却寸草不长,遍布乱石,许多巨石从数吨到数十吨重,都呈灰白色。当地传说这是孙悟空横空出世的地方,在长兴曾任县丞的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多次到过这里,可能受到这个传说的启发,就创作了孙悟空这个生动形象吧。
P4-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