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的八十五年--从西北到东北/先辈丛书
0.00     定价 ¥ 7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801995131
  • 作      者:
    作者:张秀山|责编:赵雨//王兵
  • 出 版 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秀山(1911—1996),曾用名张绍武、张鸿毓,陕西神木人。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西北红军、西北革命根据地和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张秀山(1911—1996),陕西神木人。本书是他的个人回忆录。作者追述85个春秋,67年革命生涯。 从神木到陕甘边,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和西北军,与刘志丹等经历了1935年陕北“左”倾肃反的迫害。 从延安到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开展剿匪斗争和土改运动,组织数百万军民支援辽沈战役;参与领导东北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抗美援朝三赴朝,解决后勤保障。 从坦途到困境,1954年,东北高干会议,因在全国组工会上的发言,被定为“高饶”反党集团成员和“五虎上将”之首,从东北局副书记骤然跌入低谷,下放基层24年。 屡遇坎坷,但不屈不挠,对革命忠心耿耿。一个人的经历折射出中国革命崎岖沧桑的历程。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学生时代(1911.7—1930.2)
一、神木家事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二、求学革命
高家堡小学
檎椿卑学
加入共产党
遭反动当局通缉
第二章 军阀部队中的兵运工作(1930.3—1932.10)
一、打入军阀部队
二、组织学兵队
三、利用矛盾保存自己
四、初识刘志丹
五、早胜镇事变
六、谢子长到平凉
七、斗争策略
八、平凉受挫
九、靖远兵变
十、教训与启示
十一、上海中央局受训
第三章 陕甘红军和陕甘边根据地(1932.11—1935.11)
一、陕甘红军游击队
陕甘游击队成立
寻找游击队
二、红26军红2团
红2团成立
攻打庙湾镇
在山里养伤
兽医为我治伤
渭北游击队
二台子会议
红2团南下失败
三、陈家坡会议
红4团成立
陈家坡会议
四、薛家寨失守
五、包家寨会议
六、鏖战南梁
王泰吉牺牲
连续巧歼敌
西华池战斗
七、陕甘边特委
八、阎家洼子会议
九、在庆北苏区
十、成立西北工委和军委
十一、陕北“左”倾教条主义
十二、陕北“左”倾肃反
永坪联席会议
“左”倾肃反
十三、党中央挽救陕北
第四章 建立神府抗日赧据地(1935.12—1939.3)
一、恢复神府苏区
神府苏区
周恩来同志与我谈话
贯彻党中央指示
刘志丹到神府
政权建设
发展武装
二、神府红军独立师
组建独立师
反对抓“AB团”
第四次反“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
三、抗日统一战线
四、再回神府
第五章 绶德警备区(1939.4—1942.9)
一、反摩擦斗争
新的形势
毛主席召集会议
来到绥德
与何绍南斗争
二、统战工作
团结民主人士
改造旧的教育
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建立民众组织
组织绥德警备区临时参议会
四、建立家庭
第六章 延安整风(1942.3—1945.8)
一、西北局高干会议
会议发言
毛主席讲话
党中央的决定
二、在延安中央党校
在中央党校工作
党校的整风学习
和毛主席的接触
参加中共七大
三、西北党史座谈会
第七章 建立巩固的东北赧据地(1945.9—1949.3)
一、奔赴东北
抗战胜利
中央干部团
二、初到松江
哈尔滨落脚
北满分局在宾县
三、剿匪斗争
四、反奸清算
五、“七七决议”
解放哈尔滨
东北局迁到哈尔滨
“七七决议”
六、土地改革
煮“夹生饭”
“砍挖”运动
平分土地
七、建设党的组织
建立党的核心
发展党员
公开建党
提高党的素质
建设干部队伍
八、难忘的松江人民
发展生产
补充兵源
支援前线
九、辽沈决战
进入长春的准备
赴辽宁工作
干群关系
辽沈战役
全民参战
东北局扩大会议
冬季工作任务
第八章 解放后的东北局工作(1949.4—1954.11)
一、干部工作
抽调干部入关
为工业部门配备领导干部
培养和提拔工人干部
招聘和培养知识分子干部
团结、改造旧技术人员和旧职员
干部的培养与教育
壮大干部队伍
二、关于富农党员问题的争论
三、赴苏联考察
四、成立党的工业部
五、抗美援朝中的后勤保障
战前准备
三次赴朝
后勤保障
六、党的建设
党的发展与问题
党员标准
整党试点
整党全面展开
到基层讲党课
七、“三反”“五反”运动
运动初期
问题的严重性
运动不平衡
“五反”运动
组织建设
八、到外地休假
九、经济建设
第九章 七届四中全会前后
一、在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言
发言背景
发言内容
发言后的反应
二、党的七届四中全会
三、高级干部座谈会
四、东北地区高级干部会议
第十章 基层二十四年(1954.12—1978.1)
一、在盘锦农场
到农场去
讲党课
修路
王震到盘锦
建设盘锦
二、在沈阳农学院
第十一章 调北京工作(1978.2—1996.8)
一、国家农业委员会
三北防护林工程
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
成立农村工作团的建议
对发展林业的建议
二、整党工作
党风问题
农村整党调查
三、中央第四次解决西北历史问题问题由来
对西北历史问题的一致认识
四、编辑《辽沈决战》
陈云同志的委托
确定编辑规划
讨论“综述”
陈云与肖华的谈话
送审一稿
送审二稿
《辽沈决战》出版
五、尾声
附录一 新华社电文
张秀山同志逝世
附录二 讲话
反对民运工作中的形式主义(1940年6月14日)
在中共西北局高干会议上的发言(摘要)(1942年11月5日)
松江省半年来群众工作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