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包浆(精)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4798464
  • 作      者:
    作者:徐风|责编:魏玮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1.“中国好书”得主、“紫砂写作圣手”徐风大成之作,以小说笔法为紫砂立传。
从“壶王三部曲”到非虚构作品《布衣壶宗》《花非花》《做壶》,徐风被读者称为“樶会写紫砂的中国作家”。暌违十年推出长篇小说新作,“我想在现实和历史的轨道上信马由缰,通过紫砂壶来写中国人的器物观”。

2.古蜀镇古南街的一间“聊壶茶坊”里,人间万象轮番上演。江湖之大,不过壶中乾坤。
小说以江南古蜀镇紫砂收藏世家葛家三代的传奇为主线,串联起自清末至今近一个世纪的江湖往事。僧帽壶、提梁壶、龅瓜壶、孟臣壶、双蝶壶……每一把壶背后都是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

3.传紫砂之艺,承家族之兴。在江南民间铺开中国紫砂百年工艺史和文化发展史。
“河绕山转、街随山走”的古蜀镇上,官吏、讼师、僧人、商贾、郎中、手艺人、民女、窑户,形形色色的人物穿插其间,编织出江南百景的瑰丽图卷。陶都水乡的手艺史、生活史、审美史和习俗史深藏于一把紫砂的方寸天地,以民间经验道出中国紫砂精神。

4.人为器之本,器因人而美。岁月的悲辛冷暖,留在壶上,才是包浆。
“紫砂江湖”里巧取豪夺、真假之争此起彼伏。“我不是写收藏小说,而是托借器物写人的内心成长和蜕变,以及人性当中的美丽的光亮。它是一种过日子的诚意,是器物和人之间耳鬓厮磨的深情,是岁月沉淀的境界。”壶的包浆,也是人的包浆。

5.“中国樶美的书”得主周伟伟担纲设计统筹。外封青绿山水入壶,描画江南剪影;内封特种纸印银压凹工艺,沉淀岁月包浆;附人物关系图、创作手稿,随书赠“蠡河涛声”精美手绘书签。
展开
作者简介
徐风,一级作家,江南文化学者。已出版《忘记我》《江南繁荒录》等著述十九部,五百万字。重要作品曾获中国好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中国传记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徐迟报告文学奖、《钟山》文学奖、《作家文摘》年度十佳非虚构好书等。曾四次获得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五次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荷、日、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传播。
展开
内容介绍
东依蜀山,西临蠡河,故事从江南古蜀镇古南街的一家聊壶茶坊讲起。 “黄龙山上的泥巴”寸土寸金,流传下来的大师之壶更是价格不菲千金难求。一把壶,承载着制壶者的匠心巧思,藏壶者的慧眼如炬,鉴壶者的守正持公,也不乏投机者的觊觎之心。 小说以紫砂世家葛家三代的传奇为主线,串联起自清末至今一个世纪的江湖往事。僧帽壶、提梁壶、龅瓜壶、孟臣壶、双蝶壶……壶的方寸天地中,中国紫砂百年工艺史和文化发展史徐徐展开。传紫砂之艺,承家族之兴,壶的包浆,也是人的包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八章 密码(节选)
拿着叶云芝给的钥匙,我们去了山里那间房子,一个叫“南山坞”的地方。

是个下雨天。少求开车。车子进入毗邻浙江天目山余脉的丘陵地带,山不高,但很清秀,也有开阔的茶叶地,一眼看不到尽头,像一列列绿皮车伸向远方。山区道路的两旁,青的青,绿的绿,间或有紫,让人爽心悦目。掩映在苍翠竹林间的农居,黑的瓦,白的墙,在山坡上高低错落,透现出世间的温煦景象。

那间房子,就在穿过一片竹林的山坡上。

有青石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就到了门口。转身一看,脚下是一片苍翠的岚气,隐隐约约,如在梦里。

老爷子选了这么个地方,真有眼光啊。我说。

少求默不作声。

房子里有些潮气。家具是原木打的,特别结实,也显得笨重和粗糙。一看就知道,是山里的木匠手艺。

房子的结构,基本还是农居的格局。客厅不大,后厨简陋。朝南有个卧室。朝北的一个房间,用来堆放杂物,一个落满灰尘的竹橱里,放着一些瓶瓶罐罐,上面分别写着“茵陈草”“半夏”“车前子”之类。简易的楼梯通向二楼,也是一南一北两个房间。朝北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纸箱,上面落满了灰尘。

打开一个纸箱,里面是大大小小的壶盒。木盒上贴着字条,写着“甲”;竹盒上的字条是“乙”;纸盒上的字条,写着“丙”。都是老爷子的字迹。

为什么要把壶藏在这里?老爷子自有考量,只是我们无法解读他的内心。

叶云芝的话是对的,壶,就是他的命。

少求脸色哀楚。她要么在靠阳台老爷子坐的椅子上发呆,要么拿起一件老爷子的衣服,想起了什么往事,默默流泪。

我知道,她心绪纷乱。

说实话,我心里也有失落。

二楼朝南有个小小的阳台,抬头就是大山。山脚下有一个水库,波光粼粼,山峦的倒影在水纹里袅袅婷婷、变换队形,像一群人在舞蹈。

人站在这里,顿时感到开阔而疏朗,仿佛心胸都被打开了,慢慢地,周身变得通透起来。

阳台上挂着腊肉、咸鱼,一只竹匾里晒着笋干。阳台的角落里,整整齐齐扎堆着几捆晒干的党参。晾晒杆上,还挂着老爷子和叶云芝的衣服。

阳台的瓷砖地板上,铺晒着一些带有泥土的党参,估计是刚挖下来的,还没有来得及收拾。一把沾有泥土的鹤嘴锄,横在地上。

这里,曾经有一份暖煦的日子。人去楼空,但老爷子的气场还在。

突然间,我鼻子酸酸的。很有可能,老爷子就是为我挖党参太劳累而摔倒的。这种山上到处都有的野党参,他从哪里知道能治我的病呢!

少求抹着泪说:他这么执拗,就是一种心念。

想象中的保险箱,并没有找到。为什么要把小小的生日编成一组密码,而保险箱却只有一个。这恐怕永远是个谜。

突然觉得,这些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保险箱上有点荒唐,有点对不住老爷子。仿佛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老爷子的全部心血,是在那两个笔记本上。而我们,却本末倒置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东边日出 西边有雨
第二章 女婿不耕丈人田
第三章 耳光响亮
第四章 壶飘江湖
第五章 黄梅有霉
第六章 漏船搁浅
第七章 苏醒
第八章 密码
第九章 壶外沧桑
第十章 云遮月
第十一章 弥留
第十二章 假作真时
第十三章 往昔恒在 却又不然
第十四章 心有猿 意非马
第十五章 深巷明朝卖杏花
第十六章 脑洞大开
第十七章 一道坎
第十八章 春寒
第十九章 洁癖
第二十章 山中论道
第二十一章 出山也难
第二十二章 尾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