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理想的翅膀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1323796
  • 作      者:
    作者:田光明|责编:党晓绒
  • 出 版 社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透露出浓烈的乡土气息,读来勾起人们对过往乡村、乡学绵长的怀恋。其字里行间流溢着的往昔生活的情韵,唤起人们对乡村的留恋。作者文笔优美,情感深沉,把底层人物的命运与国家发展、当今变化相结合,跳出个人情感范畴,让人物融入社会,以小见大,体现了文学的高度和普世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田光明,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小说选刊》《山西文学》《安徽文学》《北方文学》《小小说选刊》《微型小小说选刊》《光明日报》《陕西日报》《教师报》《渭南日报》等报刊,并入选各类年度选本及中高考训练试题。曾出版散文集《风从故乡来》,小小说获渭南市第四届杜鹏程文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小小说集收录了作家田光明70篇小小说作品,是作者对于自己近年来文学创作的集中梳理。作者谙熟乡村生活,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娴熟的创作手法,忠实摹写了关中东部农村农民、干部、教师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生不息的理想与追求,抒写了离乡游子对故土风物的思念,洋溢着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展开
精彩书摘
给父母送书
我出书了。首发仪式一结束,我就匆忙离开——我要回家给父母亲送书。
我坐在父母面前。首先,我把首发仪式的盛况给父母汇报,与老人家分享:
我的散文集《父亲母亲》出版了。今天文联在艺术中心最大的会议室里为我的作品集举办了首发仪式。出席会议的有市长、文联主席,还有我在全国的文友,电视台还进行了直播,日报社派来了记者,他们采访了我。我心里特别激动,都没提多年关怀我的领导,我满脑子都是父母。我对他们说,没有你们,就不可能有我,更不可能有我这本书。
记得我上学第一天,当拿到老师发给我的《语文》《算术》课本时,我就十分珍爱。我把新书拿回家,父亲从柜子里取出给生产队施肥时珍藏的牛皮纸化肥袋子,在煤油灯的光亮下,给我把书皮包上,教我认字、读课文。其实,父亲也没有上过学,他是在夜校识字班认的字。父亲遇到不认得的字,就从枕头下面取出一本没有书皮的线装书,给我找同音字进行比对。后来,我知道了那本书就是《字典》,用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是当年驻村的一个下派干部送我父亲的。
后来我上到小学三年级时,知道了用拼音查字典,也知道了父亲教我的一些字其实是错的。但我不忍心给父亲说。父亲在外面获得一张残缺的报纸,都要拿回来,和我在煤油灯下仔仔细细地读。那时候,我很渴望拥有一本书看,但没敢告诉父亲。
每遇集日,父亲都要用扁担挑着挖来的药材或扛着从山坡上捡来的木料,去几十里外的集镇上卖。晚上归来,父亲坐在炕头整理着卖回来的零钱时,我在心里打着鼓,就想着下一次跟父亲去镇上买我想看的书。但我想到在雨中披着塑料膜、戴着草帽、扛着头的父亲,下到几十里外的沟岔,寻寻觅觅,才挖回那点药材时,我买书的念头就打消了。
父亲从集上回来,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天赶集的收入,把几元钱分成摊儿在念叨着:给医疗站清账一元五,给代销店付两元二,再灌点煤油,娃要写字哩,把灯芯拨亮点……
夜里,我睡在父亲身旁,想着心事,久久难以入睡。
在学校里,发现有同学买新书了,我就用心和他们合伙看,帮他们包书皮,替同学扫地,为的是把同学的书看一遍,心里就有无限满足。后来,老师要求每人买本《新华字典》。无奈,我就告诉了父亲,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星期天,父亲扛着从自留地伐下的一棵老碗口粗、一丈二尺长,可以修房子做檩用的洋槐木;我扛了一根口杯粗、六尺长的木椽,我们父子俩一起去赶集。父亲走在前边,我跟在后边,木椽压得我伸不直腰,父亲不断地喘着粗气,但还在问我:受得住?他鼓励我,挣着把腰伸直。
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们父子俩咬紧牙关,总算把木料扛到了集镇上。那天的木材市场,人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买家。父亲说,今个集上卖木料不是时候。维修房子最佳的时间是在春天,农闲时节人们才维修,需要木料。现在是秋收季,用的人家少。父亲靠在木料上显得无助而又无奈,但他又怕我难过,安慰着我:没有啥,有人要了咱就便宜卖,自家地里长的,给我娃买书要紧。
太阳偏西时,来了一位中年人,买木料维修被大雨损坏了的门房。看样子,他是个在外有工作的人。他领着一个懂木工活的匠人,那人十分挑剔,说父亲扛的木料弯度大。父亲赔着笑脸,给他说着好话。他们总算被打动了,以四元钱买了父亲扛的木头,而我扛的那根木椽,只卖了五角钱。
父亲拿着钱给我买了个烧饼,自己从口袋掏出从家里拿的冷馍啃着。五分钱买了碗白开水让我先喝,给他剩点。我的眼眶涌出了泪水,烧饼卡在喉咙难以下咽。
我和父亲进了镇东边的书店,买上了《新华字典》。我用父亲递给我的手帕小心翼翼地把书包严实,揣在怀里,我们父子俩就兴冲冲地往回赶路。
娃啊,钱再难,只要你为了读书,花多少钱,都不算个啥事。父亲的话在我脑海回响。你喜爱看书了,我也就不熬煎了,好好读书,向文化人学习。
P3-5
展开
目录
人生/娘的风水学
给父母送书
娘的风水学
父亲的扁担
分家
房子
卖黄豆
山里的家

订婚
村庄的婚礼
家乡的皂荚树
风华/爱读报纸的娃
爱读报纸的娃

说谎
上山 下山
老王 小王
牵挂
泥饭碗铁饭碗
山娃的人生
菊花的婚事
姐妹的命运
乡里情
满堂的愿望
麻雀
小镇的名人
往事如风
乡恋/村里的花儿
乡恋
村里的花儿
计划
小满的坚守
强娃
憨娃
核桃熟了
王福民的心事
坡上那块地
寻找
承诺
兄弟
兴运的婚姻
杏花嫂
纪事/乡村学校
理想的翅膀
乡村学校
迎春花开
小强上学
谎言
支教
名师小花
为了孩子
一双棉鞋
余晖
闺蜜
师生情
母亲的教育课
任教记
万象/河东河西
一缕阳光
报纸的故事
河东河西
黄昏里的老人
戴铃铛的羊
一九七五年的鸡
尴尬
十五的灯笼
雨夜
台上台下
小刘师傅
冯兴浪
老王的人情
亲家
心愿
磨坊闹鬼
附录
执着的守望者——浅析田光明小小说集《理想的翅膀》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