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智的前提与方法
——《向历史借智慧》序言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英国政治家斯迈尔斯说:“培根的书比任何其他的书更能让人修身养性”“他教会我们如何获得成功,如何造就伟大”(《自助力》)。
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有一句几乎尽人皆知的著名格言,那就是“读史使人明智”。
一、读史明智的四大前提
其实,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这句格言只说对了一半,因为读史使人明智是有前提条件的。概括来说,读史明智有四大前提,那就是:
必须读真实的历史
必须读全面的历史
必须能够读懂历史
必须具有“腾空能力”
如果没有这些前提,读史就未必能够明智,有时反倒会越读越傻,甚至愚不可及。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尽心下》) 虽然孟子所说的“书”指的是《尚书》,但却有广泛的真理性。如果你读的历史是虚假的历史,那你只能上当受骗;如果你读的历史是片面的历史,那你就会偏执一端;如果你读不懂历史却自以为读懂了,那你就会自欺欺人。如此读史,非但不能明智,反而会越读越愚蠢。如果你读史没有“腾空能力”,那你就读不出字面背后的意义。这就好比说游泳可以健身,但前提是你必须会游泳,否则不仅不能健身,还可能会呛水,甚至溺水。
鲁迅先生说:
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华盖集·忽然想到·四》)
中国现代真正读懂中国历史的人为数不多,鲁迅先生是其中的一个。他通过笔下的狂人说: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呐喊·狂人日记·三》)
中国历代史书都没有说哪个封建王朝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只有鲁迅先生读出来了,这就是读史的“腾空能力”。
再比如,韩信和陈平都有非凡的才能,都是弃楚投汉,可是刘邦对这两人的信任却截然不同。
韩信初到汉军时并未引起重视,滕公夏侯婴向刘邦推荐韩信,但刘邦却“未之奇也”,并不觉得韩信有什么了不起。丞相萧何对韩信的才能十分震惊,多次向刘邦举荐,但刘邦却一点也不“感冒”。直到韩信假逃亡,被萧何月夜追回,又向刘邦苦苦推荐,刘邦这才勉强答应拜韩信为大将。
陈平就不同了,他到了汉军,通过魏无知得到刘邦的召见。魏无知的地位和影响,根本无法与夏侯婴、萧何相比,可是刘邦当天就任命陈平为都尉,并且让他做参乘,就是在刘邦的车右边陪乘,掌管护军军务。众将都喧哗起来,说:“大王得到楚国的逃兵刚一天,还不知道他本领的高低,就跟他同乘一辆车子,还反过来让他监督我们这些老将!”刘邦听到这些议论,反而越发宠幸陈平。
两人的遭遇如此大相径庭,这背后一定有深层的原因,但各种史料都没有交代,也没有可供推理的前提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想得出合情合理的结论,那就只有靠“腾空能力”了。如此说来,所谓读史的“腾空能力”,实际上就是悬揣合于事实的能力,就是一种超强的分析能力,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契悟能力。
二、读史与明智相辅相成
读史与明智是相辅相成的:读史使人明智,而明智的人更爱读史。不明智的人因为读不懂史,所以也就不愿意读史,他们更喜欢电视剧。这样一来,明明是记录的真历史,他们却决不相信;明明是编造的假历史,他们却深信不疑。长此以往,则智者越来越智慧,愚者越来越愚蠢。
所谓明智就是聪明有智慧,那什么是智慧呢?智就是思辨力,慧就是契悟力。但并不是随便什么思辨契悟都可以称得上智慧,譬如阴谋诡计厚黑学就不是智慧,因为智慧是有价值取向的。智慧的思辨契悟对象是道德,道就是宇宙万物的规律,德就是人类文明的轨范,智慧就是对宇宙万物规律和人类文明轨范的思辨力与契悟力。
简而言之,智慧就是一般辞书所说的“分析、判断、创造、思考的能力”(《国语辞典》),就是“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现代汉语词典》)。“分析判断”的能力就是思辨力,“发明创造的能力”就是契悟力。
思辨力和契悟力是智慧的双翼,提高思辨力的方法在于科学持久的思辨训练,增强契悟力的方法在于灵感的触发点拨。思辨力只能从思辨训练中获得。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思辨就没有智慧,拒绝思辨就是拒绝智慧。
光知道抄别人作业答案而不会思考的学生,绝对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学霸!光知道阅读前人的智慧故事而不会思辨的人,绝对不会成为明智的人!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韩信在项羽麾下整整二十个月,两头算有三年的时间,一直就是个执戟郎中。他曾屡次上书献计献策,而且范增还多次举荐他,可是项羽自视甚高,刚愎自用,根本就瞧不起韩信。这就是既无知人之智,也无自知之明。
韩信弃楚投汉,夏侯婴与萧何一眼就看出了韩信有大将之才,因此屡次向刘邦举荐,刘邦却犹豫不决。直到韩信“佯走”,萧何月夜追回韩信,又见到了张良的角书,刘邦这才重用韩信为大将。
最终结果是,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坐了天下,这就是明智与不明智的区别。
《向历史借智慧》是对历史智慧的借鉴升华,而不是历史智慧的复制粘贴。借智慧不是抄智慧,智慧是抄不得的。俗话说:“教的曲儿唱不得。”因为青年男女对唱山歌谈恋爱,大多是即景生情,临场发挥的,而教的现成歌曲却是死的,固定不变的,根本没办法应付千变万化的对唱,一对唱就露馅儿了。
小学课本中有一篇《曹冲称象》的课文,很多教学参考材料都说: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筋、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其实,曹冲称象的方法不仅不聪明,而且还很笨拙,既费时,又费力。
课文把曹操手下的官员描写得非常愚蠢,有的说要“砍一棵大树做秤杆”,还有的说“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有人甚至说:“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其实,这些官员并非不知道如何称象,他们是假装不知道,以便让曹冲露脸出彩。
如果你完全相信课文所说的,认为曹冲称象很聪明,官员们都很愚蠢,那你就是抄智慧,这史你就白读了,甚至一辈子也不能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