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年
徽州的冬天,不算太冷。
傍晚下了雨,淅淅沥沥的,有些绵绵细雨的味道。
半夜,雨才渐渐止住。
阁楼上,方烟茹在半梦半醒之间,仿佛回到小时候,来到了外婆家。
外婆家在大山深处。
她慢慢地在雾霭朦胧的山中转悠,摘了狗尾巴草,再往前跑了一会儿,然后就迷了路。
周边的山看起来都那么像,每一条弯曲小路看起来也都是那么相似。
方烟茹心里一急,便惊醒过来,抓过手机一看,已经是凌晨3点20分了。
崭新的一年在她睡着的时候就悄然来临。
朋友圈里大家在喜气洋洋地迎接公历新年。
“你好啊,新年!”
方烟茹也编了这几个字,准备应景。
在发出去之前,她想了想,改成了:“卷宗、印泥、刑法书,我的去年。新的一年要继续刷法学哟!加油!”
然后,方烟茹配上了九宫格专业书籍的照片。
微信里一堆信息,全是新年祝福。
方烟茹手指不断往下滑动,看到有条信息是昨天夜里11点多的时候发来的。
很简短的一句话。
“你……还回南江吗?”
发信息的人备注是沐医生。
他紧接着发了一张浦东夜景照片过来。
看角度。应该是站在浦西这边的高楼上拍的。
考回老家之前,方烟茹在南江做过两个工作。
大四在律师事务所工作。见了半年狗血剧情后,她实在是不想再围观下去了。找个机会考上了南江一家大医院的后勤部门当合同工。
医院在国内是第一方阵的。
沐医生就是那里的医生。
他叫沐干山,医学博士,是神经外科最年轻的主治医9币。
工作中,方烟茹和他有过接触。
之后,沐干山请方烟茹吃饭,两个人就认识了。
认识之后,方烟茹发现沐千山他们科的病房里很多是命悬一线的病人。
很多病人进去后,即便是有一流的医学手段支撑,也不一定走得出去。生死一瞬。没有人容易。
不过现在,他们已经很久没见过面了,也就是隔三岔五地发发信息,不能算熟络。
方烟茹飞快地打了一行字:“不知道啊。”
在信息发送之前,她删了这句话,回了句别的:“别熬夜了,对你身体不好,有空多休息。新年快乐!”
她没有想好,远方和家乡,到底要怎么选。
几秒后,沐医生回了信息:“新年快乐!你是一觉醒了,还是又熬夜?”
方烟茹继续回:“一觉睡醒。”
对方就回了个“好的”。
方烟茹等了一会儿,没有再收到消息,心里有一点不痛快,然后,她就把手机关机了。
方家一家人住在渔梁这一进徽州宅院里。
临街大门右侧屋子和厨房相通,改造成了早点铺子。
从大门进去,就是天井。大门左边的屋子放着杂物。厨房里有道门通往后面的小菜园。小菜园里有一口老井。井边搭个屋子,里面是改造后的卫生间、洗澡间。再旁边是小棚子,里面是水泥砌的洗衣台。洗衣台边上都是青苔。棚子里拉了两根晾衣服的铁丝。下雨天的时候,衣服就晾在那儿。
正堂两侧的堂屋住人。
正厅后有一道墙,后面就是木阶梯,可以上去。
上头的阁楼有三个房间,都是卧室,其中一个常年锁着门,另外两个住着方烟茹和她弟弟方I坟茂。
方烟茹的那间卧室在中间。
早上6点半,天还是暗沉沉的,渔梁古街就渐渐鲜活起来。
方烟茹快步下楼。
老旧的木阶梯被她踩得轻微晃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
方家从方奶奶年轻时起就在这里开了个早点铺子。
铺子不大,卖的也就是茶叶蛋、自家磨的豆浆、石头馃、手擀馄饨这四样。
以前早点铺子是方奶奶一个人经营。
方妈妈嫁过来后,就婆媳两个人一起。
石头馃是徽州的特色小吃。
圆圆的面饼,里面是五花肉丁和炒黄豆粉拌成的馅儿。
方妈妈在大平锅里刷了油,等油烧得吱吱响了,再把一个个圆饼放进去烙,又在每个圆饼上面都压了一块石头。
她的手艺很好,每一个石头馃都大小差不多,又圆又薄,吃起来还很香。
今天放假,不上班。
方烟茹揉了揉眼睛,打了一个哈欠,说:“我自己煮馄饨吃吧。”
客人不多,方妈妈笑着说:“我给你下一碗。”
方烟茹甜甜地笑着,说:“妈,我自个儿来吧。”
方烟茹爱吃馄饨。
她的石头馃做得不够薄,但这一手做馄饨的功夫,学得是炉火纯青。
说话的时候,方烟茹就洗好手,系上了围裙。
馄饨要皮薄、馅嫩、汤鲜才好吃。
方家早点铺子的馄饨是烧柴火的,方烟茹麻利地给灶台添了柴。
P1-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