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同盟会竖起反清旗帜革命的潮水经略海南
清朝末年,由于封建帝王制度的没落与清朝反动统治者的腐朽,导致国势砧危,外族环伺,终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使广大劳苦人民苦苦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孤悬海外的琼崖也同样饱受着封建制度与殖民者的压迫和蹂躏,人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光绪某年秋月,天道无常,蓦然间海南岛上空黑云如墨,狂飙陡起,电光熊熊,雷声隆隆,大雨如注,洪水泛滥,灾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满地。继而连续两天发生了“天狗食日”的怪异现象,使白昼变成了黑夜,犹如末日来临。对于这种异常的天象,人们议论纷纷,都认为这是“上天发怒,国祚将亡,清朝王朝的气数将要尽了!”
有一天,一位民间老艺人带着年约16岁的女儿来到海口所城卖唱谋生。老艺人父女俩是定安人氏,家在南渡江畔,因天降暴雨,江水泛滥,田园淹没,生活无着,无奈才携带着一把自制的椰壳二胡来到海口所城卖唱。
海口所因地处南渡江入海口而得名。它北临琼州海峡,最初叫海口浦,是由南渡江洪潮冲积而形成的一块浦滩之地。宋代置过县儒学,元代设立南番兵营。由于海运发达,港口繁荣,海口浦又成为海南最大的贸易港口。明代因倭寇猖獗,安陆侯吴杰委托千户崇实兴用火山岩石筑起了海口城防敌。海口城墙周围550丈,高1丈6尺,阔1丈5尺,雉堞653垛,窝铺19座,称为海口所城,呈正方形,启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海口原为海防军事驻地,清代康熙年间设立海关总口,成为全岛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中心,全国沿海港口和东南亚等地都有商船往来。自从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后,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琼州被辟为通商口岸,于是外国侵略者的魔爪伸进了海南岛。自此之后,各国列强纷至沓来,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海南岛沦为被奴役、被掠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海口也被西方列强割划为通商口岸,各国领事馆陆续设立,变成一个世界自由市场,使海口成为帝国主义者掠夺琼岛资源、倾销外国产品的门户,故称为“琼州口”,但人们仍称其为“海口所”。
海口所城是一座畸形发展的商业城市。随着外国领事馆的设立,各式各样艺术风格的外国建筑也相继出现在海南岛,既有拜占庭式希腊式的,也有哥特式古罗马式的;既有俄罗斯古城堡式的,也有欧洲巴洛克式风格的;既有尖顶圆顶的,也有锥形顶金字塔顶的,奇形怪状,光怪陆离。
海口所城四牌楼街十字街头是海口最热闹的去处,它东接东门街,西连西门路,南通南门外,北贯北门庙,四通八达,人口稠密。此时但见人来人往,万头攒动,摩肩接踵,人声杂沓——有说书的、有卜卦的、有相面的、有杂耍的、亦有打拳卖膏药的,而更多的则是沿街乞讨的贫苦人民。老艺人父女俩就来到此处,开始卖唱。只见老艺人手里拿着自制的椰壳二胡,坐在一张破旧的板凳上,拉响二胡演奏了一段琼戏曲调开场之后,其女儿便亮开嗓子,唱开了流传在海南岛的古老民歌《十二月谣》:
正月来到正月正,没米煮饭只怨命,
他人有钱去游龙,侬家无钱在家蹲。
二月来到二月二,二月来了正春天,
亦味饲牛亦割草,替人做工顶利钱。
三月来到三月三,亦味砍柴亦味担,
为个还债乜都做,顾得裤来衣又无。
四月来到雨水下,田要拔草园要犁,
砍得青柴要烧炭,谁知无米也不醢。
五月来到五月五,又到割稻季时候,
人家众多工易做,依家人单自己摸。
P4-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