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武力的对决 君与君谋略的博弈
臣与臣权谋的较量 善与恶人性的交锋
男与女情感的纠葛 犬牙交错、纵横交织
山川风景好,
自古金陵道。
少年看却老,
相逢莫厌醉金杯,
别离多,
欢会少。
——(南唐)冯延巳
《大宋王朝:内廷的烛影》,是何辉长篇历史小说《大宋王朝》的第六部。
赵匡胤在迫使南唐迁都南昌府后,听取谋臣赵普的计谋,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石守信等人统率禁军的权力,也削弱了名将慕容延钊的兵权。
为统一荆南、湖南,赵匡胤用计稳住南唐并暗中派王承衍等人前往荆南等地刺探消息。南唐名臣韩熙载成功将间谍舞女窅娘安插在王承衍身边。窅娘不知不觉爱上了王承衍,在爱情与使命之间痛苦挣扎,终为韩熙载暗送情报,打破了赵匡胤偷袭荆南的计划。
赵匡胤发十一州之军,以征讨湖南叛臣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出兵湖南,拉开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幕。
《大宋王朝》是何辉积十多年之功奉献的长篇历史小说,包括《沉重的黄袍》《大地棋局》《天下布武》《鏖战潞泽》《王国的命运》《内廷的烛影》《笔与剑》《江山多娇》八部。
故事从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开始,至公元976年赵匡胤在开封皇宫中神秘去世为止,以赵匡胤在十七年间统一中国的内容为全书叙事核心。陈桥兵变、金匮之盟、宋初平定内乱、挫败契丹偷袭、杯酒释兵权,吞并荆湖、灭后蜀、征南唐等重大历史事件被作者丰沛的笔墨精心勾连,绘成一幅宏大连贯、瑰丽壮阔的全景画。同时,作品在历史的褶皱中探挖人物幽微的内心世界,描绘宋代市民的日常生活与风物人情,思考个人遭际与历史或偶然或必然的牵连,闪烁着文化的意趣与人性的温度。
作者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以扎实的史学研究、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及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将宋初这一段小说家少有触及的历史,琢磨淬炼成《大宋王朝》这部引人胜的文学大作,作品被誉为“中国现实版的《冰与火之歌》”“新史家小说流”。
一
“如果真的可以,就让我把心切开吧,一块儿一块儿,分给那些我爱的人。宁愿做一个空心人啊!就让我做一个空心人吧!以这无心的躯壳活在这世上,去为那些我爱的人,和那些可怜的人努力奋争吧!”
赵匡胤离开淮南的时候,就是这样仿佛跟老天斗气一样想着。
他怀着无比惆怅、无比哀伤、无比无奈又无比坚决的心情,任由马儿背负着自己,一步一步,一丈一丈,一里一里,慢慢远离那个让他进一步看清自己内心的地方。在那里,他看到了自己的懦弱、自己的虚伪。他为自己的情欲所困扰,他为自己的责任所压迫。
他骑着马,挺着肩背,茫然地盯着前进的方向。他感到,随同他的几个近臣,好像慢慢往无边的白色的深处退去,隐没在诡异的、浓浓的大雾中。路上仿佛只剩下他,一人一骑,寂寞孤独地穿行在白茫茫的大雾中。在这漫天的大雾中,他默默地回想着遇到她的那一刻,回想着与她短暂相处的一幕幕。他没有想到会再次爱上一个人。这种爱,不同于他与年少时恋人阿琨之间单纯却又被命运捉弄的爱,不同于他与亡妻贺氏之间平淡浑厚的爱,也不同于他与现在的妻子如月之间沉郁忧伤的爱。这种爱,出乎自然,出乎感觉,在一两次眼光相遇之后,彼此便注定被吸引,而当彼此都意识到时,实际上早已经深陷其中。他想起她生气时微微噘起的嘴,他想起她开心时灵活流动的眼波,他想起她指尖传来的丝丝温馨。他的心颤抖起来,他的身体颤动起来。他感到心燃烧起来,心火很快要从口中喷薄而出。他使劲地咬紧牙关,闭紧嘴,仿佛只要这样,就可以将心火咽回去,压下去。他的心是那么热,热得像锻铁的熔炉;他的脸色却像十一月里阴沉的天空,透着清冷与寒气。
天下布武,实是不易。在感情面前又何尝不是如此,心里再严密布武,再坚固设防,也会变得脆弱无比,变得一触即溃啊!
“爱,如果是深不可测的海,我愿意一头扎下去再也不浮上来。爱,如果是永无光明的夜,我愿意一世迷失在其中再也不见白天。”那一刻,他想把这个想法告诉她。可是,他终于还是没有机会说出来。或者,根本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他错过了机会。他没有说。他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身边流过。
为了胜利和荣誉,他愿意赌上自己的生命。为了开创一个太平的时代,他愿意赌上全部的人生。为了爱,他愿意赌上自己的心。可是,为了爱,他能赌上整个王朝和天下的百姓吗?
他没有想到,在暗访淮南短短的日子里,会发生他没有想到的事情,会遇到自己没有想到会遇到的人,也没有想到会在遇到这个人后又如此突然地分离。能用什么来解释呢?他能怪谁呢?怪自己?怪她?怪他的重臣与侍从?怪谁都没有用啊!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
半个月之前,赵匡胤在接见南唐使者之后,暗暗担心南唐会与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勾结,因此力排众议,带着几个心腹,微服暗访淮南。对于淮南,赵匡胤并不算陌生,他与他的父亲,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战斗过。但是,如今,坐镇淮南的不是昔日的敌人,而是昔日的战友,或者说亦可能成为未来对手的昔日战友——李重进。
南唐江北十四州于三年前尽落于后周的控制中,这块富饶之地,由那时起成为后周版图的一部分。赵匡胤受禅登基之后,这块土地理所当然地归属于新的王朝——宋。赵匡胤要暗访的地方,是淮南节度的镇所扬州。
像中国许多著名城市一样,扬州的历史可以说上几天几夜。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一片土地、一个地名,它们的渊源往往可以上溯到上古。自从有了文字,中国人便不厌其烦地记录下它们的历史。不同时代,不同的人,记录着同一个地方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记录着同一片土地上的物产、名胜,记录着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著名的人物、他们的事迹、他们的文章和诗句,记录着他们的生与死。于是,在各种方志、史书上,一片土地、一个地名,便渐渐有了不朽的生命,它们是土地,它们是物产,它们是山川,它们是那些舍生取义的勇士,它们是那些为国为民的政治家,它们是那些文采飞扬的文学家。人们有时也将它们与奸臣、恶棍、杀人犯、嗜血狂魔联系在一起,那完全是为了警醒后人。有些人给这片土地和这个地名带来了耻辱,他们应该遭到唾弃和鄙视。于是,一片土地、一个地名,便有了喜怒,有了哀乐,有了豪壮,有了温柔,有了乖戾,有了平和,有了洒脱,有了残暴,有了宽仁,有了一个人可能拥有的一切性格和情感。于是,一片土地、一个地名,便将中国人的前世、今生、后世紧紧联系在一起,它们超越家族的血缘,它们超越民族的分别,它们超越了时间。于是,它们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穿越无数春秋冬夏,彼此相连,彼此呼应,渐渐形成一个容纳了无数记忆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中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个地名,对于这个共同体而言,都是那么重要。对于这个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而言,往往想到一片土地、一个地名,便会热泪盈眶,便会百感交集,因为,就在这片土地上,就在这个地名中,他或她可以感受到数千年来祖先血脉的流动,可以感受到无数欢喜与悲伤。伴随着时光的洪流,它们冲击着在时间中旅行的孤单的个体。扬州,也正是这样一个地名、这样一片土地。
卷一 …………… 1
卷二 …………… 83
卷三 ……………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