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海兴县概况
第一篇 海兴诗咏
咏小山
晚泊无棣沟
散句
即景
盘山栖云观
观海(节选)
丱兮城
武帝台
七女冢
小山霁雪
海丰道中
杨鸥海经台征诗为寿
留题楞严寺
汉城俯眺
宿小山望海寺
读骝山诸公所遗倡和诗有感次韵
读《骝山集》
题楞严寺
赠族叔三老
宿望海寺
望海寺
朝临骝山青龙寺
总题八景
孙骝山张玉山诸君子还山东追挽不及
诗以寄之
寄孙骝山太守
武帝台
七女冢
丱兮城
望海
骝山
追怀杨梦山师
七女冢
丱兮城
七女冢
箧山(二首)
丱兮城
骝山行
画图望处旧家乡
钓台远眺
清明同李云佩武燕徽两先生游马骝山
望骝山
过骝山隐士宅
移居
游马骝山
丱兮城怀古
上骝峰青龙寺登高望远
老乌山
大山小山歌(节选)
戊辰记事(选一)
盐山竹枝词
到家
赴津经马骝山登其绝顶感作
丱兮城
巨鱼纵大壑
邑志告成叠韵志事
寄寿莲塘文宗兼告公子来寓伴读诗以代柬
偶得(九首之三)
第二篇 历史文献
《水经注》(节选)
历史文献中的海兴山川名胜
海丰县志叙
思斋自叙年谱
拔贡孙公墓志
《李鸿章信函》中海兴县境内的捻军资料
求阙斋弟子记剿捻下(节选)
重修宣惠河记
第三篇 文脉探踪
靠海而兴
八百汉井
觅画记·韩滉:人物牛马极工,
尤好图田家风俗(节选)
骝山诗人孙重光
冰壶循吏张熙
夹右碣石入于河之辩证
风雨海河十七年(节选)
《五牛图》作者唐相韩滉祖籍考
战国屯氏三孔布及地望简释
秦皇汉武阜宫来
河北梆子的主要发祥地在沧州东部
北台村边的老黄河和岔河
屯氏古城水井何其多
“秦兮城与古琅琊台遗址在今河北
海兴境内”之综合考辨
海兴历史上的古城
第四篇 沧海远帆
九河故道与海上丝绸之路北方起点
海兴是唐代沧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港与海神:中古早期沧州的麻姑遗迹
“丝绸之路”与“东方学”
古代沧州港在北方海上丝绸之路上的
地位及意义
唐中期“沧州港”勃兴的社会动因
唐代时期海运视野下的沧州及其
地位演变
北宋时期沧州港变迁初探
关于唐代“无棣河”资料的几点意见
北方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意义和
经济战略意义的认识
关于唐代沧州港暨海上丝绸之路北方
起点的几点认识
关于《晚泊无棣沟》的管见
唐代沧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北方的
重要起点
沧海济帆会有时
——古代沧州“海上丝绸之路”掠影
第五篇 红色记忆
208冀鲁边区领导机关在海兴
220杨正泉海兴境内早期共产党员
224王耀先抗日救国先驱
226路牟班英勇善战的特务团长
陆成道文武兼备的冀鲁边区参谋处长
霍宪亭用鲜血谱写抗战歌曲
万古流芳的回族英烈
姜魁文血洒大别山的军政处处长
周玑璋“高台教化”唤醒民众
第六篇 乡土风采
大禹治海
高湾铁菩萨
钥匙
二郎担山
大山小山的来历
落锚寺的传说
宣惠河的传说
天官杨巍的传说
七龙口的故事
乾隆钦封“御乡地”
皇上老师孙葆元的传说
和珅护卫王廷之
李廷钊与十四阿哥
徐钟诚传奇
郭家大院管窥
郭腾宇走铁板
甥孙高树勋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