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有承担的学术(中国现代文学学人论集)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0125485
  • 作      者:
    作者:钱理群|责编:张丹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书:20余位学人的精神遗产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自创生之日起便与20世纪中国历史、政治与社会变革有着深刻关系,置身其中的现代文学学人的求索与命运也成为大时代的有机组成部分。
钱理群以一位历史的“在场”者视角,书写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20余位学人,再现了几代学人的困惑、挣扎与坚守,也烛照出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血肉与精神。是一份世纪记录,也是一份精神遗产。
★这是一本关于“学”的书:现代文学学科的百年风雨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大致由五代学人构成。钱理群是承前启后的第三代学人的重要代表,是重要的推动者和亲历者。他不仅与几代学人保持了密切的精神交往与知识友谊,还高度自觉地从思想史与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角度审视他们的经验与遗憾。
钱理群着重评述了最初三代学人筚路蓝缕的探索史,反思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近百年的薪火庚续之路,有充沛的情感,更有大胆的抒发,借由一门“学科”反映了时代风潮下知识分子的命运与人类共同的精神命题。
★这是一本关于“情”的书:这样一群纯粹的、可爱的人
展开
作者简介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国著名人文学者。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以及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传》《1948:天地玄黄》《与鲁迅相遇》等。他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与社会的持续关注,特别是对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深度考察,在学界与读者中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学者钱理群知人论世的有情之作,集中书写了二十余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人学者。钱理群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学人”的影响比“学问”的传授更重要,更根本,更带基础性。 全书分五辑,从“史家的风范”“人的标尺”“传统的构建”“同时代人”“回忆、祝福与怀念”等不同角度立意,评述、回忆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中王瑶、林庚、贾植芳、钱谷融等第一代学人,严家炎、樊骏、孙玉石等第二代学人,以及王富仁、赵园等与钱理群同时代的学人,其中既有对学人行谊的追述,又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立源头直述至今,兼有文学史、心灵史的意义。这些越经磨难越显纯真的学人使我们看到,在这“喧闹的世界”里,依然存在着“生命的、学术的沉潜”。
展开
目录

辑一 史家的风范
“寻找你自己”
——王瑶先生的鲁迅研究    3
史家的风范
—— 王瑶先生的研究个性、学术贡献与历史地位    15
一代学者的历史困惑
—— 王瑶先生和他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命运    25
我理解的王瑶传统    45

辑二 人的标尺
高举“鲁迅‘五四’”旗帜的学者
—— 李何林先生的学术贡献    61
有承担的一代学人,有承担的学术
—— 纪念田仲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81
任访秋先生对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贡献    94
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
—— 林庚先生对我的影响    107
一个“人”的标尺
—— 从小说创作看贾植芳先生    113
读钱谷融先生    135

辑三 传统的构建
樊骏参与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    165
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对当下现代文学研究的启示     210
“如一箭之入大海”
——王得后《鲁迅研究笔记》评点     227
刘增杰和河南大学文学院学术团队与传统    258
用个性化方式响应时代对这一代学者的要求
—— 支克坚先生学术思想和贡献初议    265
漫说孙玉石先生的学术、人生境界    274
读洪子诚先生二题    280

辑四 同时代人
学术生态的建设及其他
—— 读王富仁《“新国学”论纲》     295
“将苦难转化为精神资源”
—— 赵园《艰难的选择》导读    314
同代人的观察与理解
—— 读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     327
是集大成,又是新的开拓
—— 读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    332
商金林学术研究的“现代中国人文史”视野
—— 读《中国现代作家的读解与欣赏》有感    341
关于“同时代人”的两点随想
—— 在“同时代人的文学与批评”对话会上的发言    349
谈谈赵园和我们“这四家人”    355

辑五 回忆、祝福与怀念
一个老学生的回忆与祝福
—— 为乐黛云老师九十大寿而作    377
“三宽之人”谢冕    385
我的感激和感想
—— 在“严家炎学术思想暨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 座谈会上的讲话      389
“古板和梗顽”的鲁迅守望者
—— 王得后《鲁迅研究笔记》前言    392
王信走了,那样的“纯粹的人”不会再有了    398
“知我者”走了,我还活着
—— 悼念富仁    402
这一代人中的一位远行了
—— 送别老吴    413
后记    我的文学史家的追求与努力    433
附录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文章存目    44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