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闽南童谣概述
童谣,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传唱在儿童之间的没有乐谱的歌谣。在人类历史早期,童谣便已开枝散叶,它是民间文学中古老、绚烂的花朵,是民间文学流芳百世的“童子之情”,散发着“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心动”的艺术魅力。童谣具有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口耳相传,代代相传,传统童谣具有口头性、变异性和集体性(有的童谣没有具体作者,是集体创作的)的特点,而现代童谣则多了科普性与趣味性。童谣是人类学、民俗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在传统与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从孩提时代到成人,人们从民俗文化中学得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甚至是祖先留下的成见。”①童谣是儿童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文字出现之前,它已在人类世界存在着,凭口耳相授一代代流传下来,是祖先教育、娱乐后代的重要形式之一”②。
第一节 界说童谣
童谣历史可谓久矣,至少已有2000多年,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的《国语》和《左传》。《国语 郑语》云:“宣王之时有童谣。”③《左传 僖公五年》云:“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④《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云:“有鸲鹆来巢,书所无也。师己曰:‘异哉!吾闻文、武之世,童谣有之’,曰:‘鸲之鹆之,公出辱之。鸲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馈之马。鸲鹆跦跦,公在乾侯,征褰与襦。鸲鹆之巢,远哉遥遥。稠父丧劳,宋父以骄。鸲鹆鸲鹆,往歌来哭。’童谣有是,今鸲鹆来巢,其将及乎?”⑤
一、“谣”与“歌”
“谣”最早出现于《尔雅 释乐》,其云:“徒吹谓之和,徒歌谓之谣。”⑥徒歌也称谣,意为无伴奏的歌唱,即清唱。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魏风 园有桃》有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⑦意为我心里充满忧伤,低唱着伤心曲,浅吟着歌谣。《说文解字》释谣:“谣,徒歌,从言肉声。”⑧《宋书 乐志》云:“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⑨东汉薛汉撰的《韩诗章句》云:“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⑩《毛传》曰:“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经 大雅 行苇》曰:“歌者,比于琴瑟也。”11意为带有琴瑟伴奏的叫歌唱。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云:“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12意为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经籍纂诂》曰:“谣,谓无丝竹之类,独歌之。”13宋代的《尔雅疏》云:“凡八音备作曰乐,一音独作不得乐名,故此辨其异名也。徒,空也。”清代纳兰性德的《渌水亭杂识》卷二云:“唯人声而无八音谓之徒歌,徒歌曰谣。”朱自清的《朗读与诗》曰:“诗出于歌,歌特别注重节奏;徒歌如此,乐歌更如此。”14
“谣”与“歌”从古至今就是密不可分的,“歌谣包括‘歌’和‘谣’两个部分,由于汉语各方言的差异和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差别,因此中国对于歌谣的定义向来比较难以确定,主要两种分类:一是合乐与徒歌难分;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歌谣与作家诗人创作的诗歌,二者的界限也不一定那么分明。《诗经》所录的乐歌,就有上述两种作品的混淆而存在”15。正如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所说的:“凡工歌合乐者,概不必收;自歌合乐者,间亦可收。盖一则本意在于合乐,非欲徒歌;一则本意在于徒歌,偶然合乐也。”16钟敬文在其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中说道:“就反映的生活内容看,歌与谣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所不同的只是:民歌受到音乐的制约,有比较稳定的曲式结构,所以歌词也有与之相适应的章法和格局;民谣大部分没有固定的曲调,唱法自由近于朗诵,所以谣词多为较短的一段体,在章句格式的要求上不像民歌那么严格。”17
歌谣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除了口耳相传是其最直接的保存方式外,介质上的保存更具实证意义,如古代龟器的甲骨卜辞中一些文字记录的片段,以及殷商时代的金文中都可以发现形同歌谣的内容。
二、童谣与儿歌
何谓童谣?“童,童子。徒歌曰语。”(《国语 晋语》)“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丹铅总录》卷二五)“儿歌是劳动人民及其子弟根据儿童理解能力、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以简洁生动的韵语所创作,并长期流传于儿童生活中的口头短歌。”
周作人于1914年1月在《绍兴县教育会刊》发表的《儿歌之研究》中说:“儿歌者,儿童歌讴之词,古言童谣。”19他认为儿歌就是童谣。新文化运动以后,许多爱国留学青年将自己所学的西方音乐融入儿歌的创作,与传统的童谣一道经口耳相传,逐渐发展并形成一种丰富多彩的新童谣。“儿歌是‘五四’时期歌谣运动开始才普遍运用的名称,我国古代一般称作‘童谣’。”20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儿童文学的萌芽时期,儿歌在该时期逐渐替代了童谣的概念,甚至还有将儿童诗视作童谣的看法。之后,有学者提出童谣与儿歌不同的看法,郑薏苡认为“童谣是民谣的一种,主要是指传唱在儿童之间的没有乐谱的歌谣。这些出自市井之口的短小歌谣既是社会生活的镜像,也是方言土语的宝藏,更是历史的另一种见证”21。朱介凡认为“童谣多是政治性的预测、讽刺,让历史家取为治乱兴衰的论断。童谣之所以并非儿歌,主要的一点是:童谣很少关涉儿童生活”22。被称为“台湾童谣的园丁”“台湾囝仔王”的施福珍认为:“如果从音乐的创作与研究的角度来看,则‘童谣’与‘儿歌’其实应该完全不同。‘童谣’是儿童念谣,由于其为吟诵形式,只有语言旋律,没有音乐曲调,是属于徒歌式的吟念,闽南语称其为‘念歌’。‘儿歌’则是儿童唱谣,不但有念的词也有音乐旋律,其创作可超越语言旋律,徒歌或合乐均属于此类,闽南语则称为‘唱歌’。”23他还特别指出,囝仔歌是为了避免使用“儿歌”或“童谣”这些容易让人造成困扰的名词,因此以囝仔歌作为“念谣”与“唱谣”统称。陈耕和周长楫认为:“童谣是儿童的歌谣,童谣中最基本的是儿童的诗词。这些诗词大多以口头念诵的形式来表现,叫‘念谣’;有一些配了曲,有固定旋律,则称之为‘唱谣’,也叫儿歌。”24古代“歌”与“谣”都具有强烈的音乐性,歌有曲谱,谣在念诵时具有很强的旋律感和节奏感,这点尤显于闽南童谣之中,因为闽南方言是一种多声语言,共有七声十五韵,保留了完整的中古原音,闽南话调与音乐音律近似,因此闽南童谣具有鲜明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纵观学界各家观点,“歌”与“谣”、儿歌与童谣有着万缕千丝的联系。童谣其实就是儿童的歌谣,是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歌谣。儿童的诗词是童谣的基础,若在词的基础上配上旋律和音乐,则既可以称为“唱谣”,也可称为“儿歌”。儿歌是孩子的诗,是从孩子的心性、生活、游戏情趣,以及儿童语言的感受出发的,比起大人的歌谣显得更为朗朗上口、活泼有趣。童谣随意唱来,具有儿童语言特点;句式简洁、结构自由,声韵活泼、情趣盎然,语言直白、顺口成章;辞章千变万化,但并不杂乱,充分显示了孩子的快乐与活力,是儿童心灵的自由嬉游和舒畅表达。
三、童谣与谶谣
历史遗留下来的口头文学中,不乏暗示时代变迁或政治征兆的谣谚,一般被称为谶谣,主要收录在后三国时代以后的文献中。谶谣有的用于占卜吉凶,有的用于讽刺时事、针砭时弊或预言战争的成败,抑或是暗示某个历史人物或政治集团的命运,甚至有的试图预言国家政权的盛衰兴亡。
《国语 郑语》云:“宣王之时有童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25这是西周末年著名的谶谣,大意为卖桑木做的弓和箕草做的弓箭袋的人,就是使周国灭亡的人。据说当时有一对夫妇正好卖桑弓和箕草做的箭袋,周宣王听到这首童谣后便下令追杀这对夫妇。二人在逃亡途中恰拾女婴,并投奔褒国,而后女婴长大,貌美如花,被褒人进献给周幽王。此女十分得宠,周幽王为得美人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以至于当真正外敌入侵时烽火无人理会,没有诸侯救兵来搭救,最终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战国策 齐策六》中《齐婴儿谣》曰:“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丘。”26这首童谣记述的是“田单将攻狄”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齐国的大将田单想要攻打狄国,在出征之前拜访了当时齐国足智多谋的鲁仲连,鲁仲连预言田单会败,田单不服,拂袖而去,还是去攻打了狄国,耗时3个月,最后以失败告终,而且死伤惨重。童谣采用夸张的手法,尖锐地嘲讽了田单的骄傲自大。“大冠若箕,修剑拄颐”说的是田单的头盔有簸箕那么大,他的宝剑长到可以撑起下巴,如此一个英武的将军一定是所向披靡的,可是由于他的自大和骄横,不但没能攻下狄国,还死伤惨重。这种夸张的手法及强烈的对比和转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齐策》记载,田单听到民间流传的童谣对他战败的嘲笑后便再去找了鲁仲连,鲁仲连指出他失败的原因一是过于骄傲,二是将士军心涣散。后来,田单再次出征时,身先士卒,最终攻下了狄国。这个历史故事侧面反映出童谣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北魏末年,《魏书 尔朱彦伯传》记载的《洛中童谣二则》曰:“三月末,四月初。扬灰簸土觅真珠。头去项,脚根齐。驱上树,不须梯。”27这首童谣预言尔朱氏衰败,以及尔朱彦伯和尔朱世隆被杀。永熙元年(532)正月,高欢率军攻破邺城,后于三月韩陵大战中大败尔朱,并斩杀朱彦伯和尔朱世隆及其同党,应验童谣所说。
《旧唐书 西戎传》记载的《高昌童谣》云:“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手自消灭。”28这首童谣描绘了初唐时期唐朝与高昌国交战的景象,运用比喻的修辞,预言了高昌必败的结局。高昌国,西域古国,今吐鲁番一带。贞观初年,高昌王麴文泰与西突厥结盟,轻辱唐朝,唐太宗遂派遣侯君集、薛万均等大将征讨高昌。童谣把高昌军比作霜雪,把唐军比作太阳,有太阳一出,霜化雪消的隐喻。童谣把唐王朝与高昌兵马之战比作“日月照霜雪”,既显示了二者之间力量上的差异,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了正义之所在。据《旧唐书》记载,这次战争从贞观十三年(639)十二月唐王朝派兵开始至次年八月就攻下高昌,“置为西州止,头尾不过半年多时间,的确有点‘回手自消灭’的味道”29。这首童谣寓意反对分裂,要求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百姓对于政治时事的文学表达主要借助谶谣来实现,谶谣是谣谚中最常见的文学表达方式,它们不一定都由儿童创作,或许是成人编创,教给儿童,儿童接受、模仿、学习之,于是这类谶谣很快便流传于儿童间,进一步流传、活跃于民间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