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现代电影编剧理论史论稿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1586327
  • 作      者:
    作者:王国威|责编:韩轲轲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国威,男,华侨大学讲师,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有影视编剧、电影史、影视文化、影视传播等。发表学术论文《中共南方局领导下的香港电影活动》《李渔编剧艺术"三美说"新论》《<20世纪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史>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等数篇。出版理论专著《三味与三美:以中国电视剧为中心的编剧艺术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现代电影编剧理论史论稿》通过系统性发掘、整理中国现代的电影编剧理论资源,把中国现代电影编剧理论的发展史分为以下三个时期:一时期,从1921年到1931年,以顾肯夫的《<影戏杂志>发刊词》发表为起点;二时期,从1932年至1937年,以党的电影小组成立为起点;三时期,从1938年至1949年,以抗战的全面爆发为起点。作者指出,中国现代电影编剧理论文章的作者大多既是剧论家,又是剧作家。一部中国电影编剧理论发展史,实则是这些电影剧作家们的经验史。这些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当前电影艺术的高质量发展显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洪深(1894-1955),江苏武进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后转入哈佛大学,师从当时著名的戏剧理论家贝克,学习戏剧与文学。1922年回国,创作《赵阎王》《少奶奶的扇子》等话剧。不久,又加入电影公司,在从事电影创作的同时,还进行电影研究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电影的学术论著。这当中就包括《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该书于1935年由正中书局出版,全书共八万多字,除了“编剧二十八问”之外,还有八章内容:第一章“作者与观众”、第二章“为什么写剧”、第三章“故事说明”、第四章“对于人物的认识”、第五章“人物的描写”、第六章“故事的讲出”、第七章“清楚与动人”、第八章“材料的收集”。统而言之,《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的内容涵括以下三大方面:写剧的目的、故事的讲述、人物的描写。
  第一节 目的:为什么写剧
  通常来说,人们做一件事情之前,总是要先解决为什么而做的问题,接下来才会探讨如何去做的方法。前者就是所谓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方法也才会具体。电影剧本的创作亦是如此。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洪深在《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中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讨论“为什么写剧”这一问题。电影也好,戏剧也罢,都属于艺术范畴。在洪深看来,纵观人类艺术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一切的艺术,在起头时候,都是实际地于人类的生活有帮助的”。至于那些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是不长进的。这是通过回顾艺术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的事实,那么,当前的情况又如何呢?洪深认为,现下摆在我们眼前的,有两个世界、两个制度、两个文化,一种是代表旧的,和过去的一切习惯、组织、思想是深深地纠结着的,这一种是封建的、迷信的、无政府的、个人主义的、保守的、混乱的;另一种是想从“旧的”里挣脱的,向着“新的”伸展的,精神勃发地生长着的,这一种是革命的、合理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集团合作的、科学的。而当前是一个剧烈改革的时代,一个比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紧张的时代。农村破产、都市衰落、帝国列强的侵略瓜分,这一切都使当前的中国人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难。这个背景下,具体到电影领域,观众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剧作者帮助他们解答目前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也就是说,观众要求剧作者所回答的东西对他们切实有益。除此之外,观众还有第二个要求,即“他们要求作者所举的事实,都靠得住”。观众的这两个要求,其实是需要剧作者解决的两个问题,即前者是“现实性”问题,后者是“真实性”问题。总起来说,聚焦于一点,即剧作者所说的“事实的靠得住与否”。洪深认为,这需要经过两种考验,一是这件事实是不是真实生活中可以有的;二是这件事实是不是曾经根据正确的观点解释过。经受得起这两种考验,就是真实的,反之,则为不真实。如果观众发现剧作者所讲的故事是虚假的,那么,他们会十分愤怒。这个背景下,真实对于电影创作的重要性变得不言而自明。既然真实性如此重要,那么,剧作者如何做到他所描写的故事,尤其是那些他们不曾亲身经历的事实具有真实性呢?洪深认为,这就需要剧作者从以下两个步骤着力,第一步是“有目的观察和调查”生活,了解事实;第二步是,通过他的理解和哲学,“把调查的事实化为他个人的经验”。即第一步是通过观察生活获得资料,第二步通过个人哲学过滤资料。
  经过了以上两步,那些即便是剧作者不曾亲身经历的事实也可以成为其生活经验了。质言之,经过以上两步,剧作者方才具备了上述的观众的两种要求。如洪深所言:
  剧本所解答的,是现代生活中的问题,剧中所采用的,又是
  靠得住的事实,这样一个剧本,是剧作者应当编写,也是观众们
  真实希冀的,能够写成,最好没有了。
  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不能完全对等。因为在真正的创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迷途。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类,一类只负责“科学的客观”地提出问题,但不负责表达主观态度,即所谓的“旧写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一类则是“专为迎合一般观众的心理,亟欲逃避他们的实际所过的生活,而去精神地阅历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活的”。这类的剧作者有态度,但所提出的问题则不现实,给观众所提供的只是一种“麻醉剂”,说到底是对真实生活的逃避。一类是写历史剧,此类剧作者通常也会表达主观态度,但如洪深所言,“写历史剧,剧作者在表面上可以显得是十分诚恳,而因剧中所描写的问题与现代生活无关,所采用的证据又不十分可靠,他可以舒舒服服地逃避对时代说话的困难,而去随意地麻醉观众了”。很明显,这一类给观众带来的依然是“麻醉剂”。一类专门描写“人类生成的弱点,或人类永久的性格”,在洪深看来,这同样是错误的,因为“性格是随时代背景而改移的”,说到底,这同样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一类是只注重写“自然人”,而忽略“社会人”,这种不从现实生活的“人和环境的关系”着力的做法,洪深认为,同样不可取,同样是对现实的逃避。一类以猎奇的心态,专注对“特异的事情”的描写,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对于这一类,他同样给予了批评:“人生的事情,对于一个两个发生的,不如那些对于大多人发生的,富于现实性”,“太注重了特异与例外,自然便放松了一般与普遍的现象了”。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上篇 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的探索期(1921-1931)
第一章 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的探索
第一节 序说
第二节 顾肯夫的电影编剧论
第三节 郑正秋的电影编剧“三要”说
第四节 徐卓呆《影戏学》的编剧论
第五节 孙师毅等人的电影编剧理论
第二章 陈趾青与《编剧摭言》
第一节 论题材
第二节 论民族性
第三节 论编剧者的修养
第四节 《编剧摭言》举要
结语
第三章 周剑云、程步高的《编剧学》
第一节 电影剧本的构成质素
第二节 关于改编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电影剧本的模型理论
结语
第四章 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
第一节 影戏的价值与结构
第二节 取景与穿插
第三节 编剧者的修养
结语

中篇 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的革新期(1931-1937)
第五章 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的革新
第一节 序说
第二节 左翼电影编剧理论
第三节 “软性电影”编剧理论
第四节 殷作桢《电影艺术》的编剧理论
第六章 白虎的《电影的原理》
第一节 目的论
第二节 结构论
第三节 人物与环境
结语
……
下篇 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的推进期(1937-1949)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