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同人期刊研究/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丛书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5219609
  • 作      者:
    作者:刘忠|责编:张婧易
  • 出 版 社 :
    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 忠,1971年生,河南固始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多篇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出版专著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多项,曾获董建华文史哲基金奖、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同人”期刊研究》以自由撰稿人、同人社团和期刊的互动关系为视角,在学校、社团、期刊、受众等多重场域中,选取《新青年》《小说月报》《创造季刊》《语丝》《现代》《大公报》《七月》等报刊为个案,探析同人期刊产生语境、存在样态、发展动力、知识谱系与文学史价值等话题。
展开
目录

目 录

引论  自由撰稿人、同人社团和期刊的互动关系

    一  “自由撰稿人”的身份认同

    二  “同人”社团和期刊的互动关系 

    三  “同人”社团和期刊的研究现状及走势、社团、期刊

第一章 生产传播与文脉制衡:学校、社团、期刊 

   第一节  现代大学教育与新文学的产生

   第二节  “同人”社团与期刊的生长进程

   第三节  “同人”社团与期刊的功能阐释

第二章  “同人”期刊的知识谱系及文学史评价

   第一节  “同人”期刊与新文学的相互建构

   第二节  “同人”期刊的知识谱系

   第三节  “同人”期刊的文学史评价

第三章  “同人”诗刊的更迭与新诗的现代性之路

   第一节  《诗》与《创造》——“为人生”与“为艺术”的缠绕

   第二节  《诗镌》和《诗刊》——格律体的“古为今用”

   第三节  《现代》与《新诗歌》——从“化大众”到“大众化”

   第四节  《七月》与《中国新诗》——走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上

第四章  热爱思想胜过热爱文学:《新青年》与新文学

    第一节  上海与北京之间——从“同乡”到“同人”再到“同志”

    第二节  思想与文学之间——热爱思想胜过热爱文学

    第三节  意义赋予与价值叠加——多种视角看《新青年》 

第五章  同人与非同人之间:文学研究会与《小说月报》

    第一节  强强联合——文学研究会与《小说月报》

    第二节  同中有异——刊物的商业属性与中心话语

    第三节  平衡与突围——更换主编与创办《文学旬刊》

第六章  变化中的恒定:创造社与《创造季刊》

    第一节  成立缘起——从“同窗之谊”到“同人社团”

    第二节  从表象到本质——“为艺术而艺术”标签

    第三节  变化中的恒定——“为革命而文艺”转向

第七章  《语丝》对周氏兄弟的倚重及“语丝文体”的形成

    第一节  周氏兄弟与《语丝》周刊的创办

    第二节  《语丝》周刊对周氏兄弟的倚重

    第三节  周氏兄弟与“语丝文体”的形成

第八章  不是同人胜似同人:《现代》与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市场的外衣——商业化追求

    第二节  艺术的内质——现代主义文学

    第三节  内心深处的矛盾——游走在“同人”与“非同人”之间

第九章  “社刊”结合的典范:《大公报》文艺副刊与京派文学

    第一节  一脉相承——“文学副刊”、“小公园”与“文艺副刊”

    第三节  一尘不变——论争中的坚守与坚守中的笃诚

第十章  抗战救亡与思想启蒙:《七月》和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

    第一节  特立独行个性和左翼宗派斗争的产物

    第二节  《七月》主题:抗战救亡和思想启蒙的叠加

    第三节  《七月》与“七月派”同人的命运遭际

    第四节  《七月》和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

余论  同人期刊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