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即是探讨海派文学在现代转型中的发生、发展及其构建的文学场。考察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海派文学场各类行动者的位置、习性及资本运作构成的权力关系和区隔网络,揭示文学生产的社会实践和力量规制,从而探究文学与社会、虚构与现实的复杂关联及历史意味。基于此,本书分五个版块予以展开。一是从地理和空间两个维度“重读”海派文学的发生。上海文人以地理集聚的形式获取话语权,报章传媒营造现代公共空间,世界主义的文化理念铸就文学现代性的内核。二是考察作家习性养成与资本积累的关系。海派作家对稿酬的态度,除了源于经济场对文学场的压迫,主要出于习性使然。习性决定作家获取象征资本的策略与方式。作为文学生产的内驱力,习性是行动者建构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三是考察关于文学传播与报章媒介的关系。出版社、书局利用报刊连载、平台构筑等手段,推出新书、打造文学新星,彰显作家、出版商与批评家等权力关系的良性合谋,初具现代商业运作模式。四是考察文学出版与场域自治的关系。作为文学传播的重要依托,海派出版业系于民族国家运命之起伏,沙龙等公共空间的营造助力文学现代性的生成。五是考察文学消费与大众接受的关系。都市大众读者的阅读趣味推进海派文学的升级换代,经历媚俗-向雅——趋俗的演绎过程,海派文学实现小说叙事文学传统的承继与更新。
在学术价值方面,本书旨在还原历史本相,求索文学的真实与真实的文学两个问题。通过考察海派文学发生、勃兴的原初状态,捕捉文学传播中的元素、环节,关注文学中的社会与社会中的文学的互动关系,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相互转化,以及代际作家之间叙事模式与作者习性、读者接受等关系的衍变,还原文学场发生与传播的动态面貌及其复杂性,从而为文学史的写作提供丰富性与可能性。
在方法论方面,实现文学与社会学的跨学科融合。突破以往偏重审美与思想层面的研究模式,注重文学与社会形态的关联、影响及效果,开辟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即沉潜于历史原场,考察海派文学场内外力量的牵制及效应;从“作家世代”的视野,借鉴德国实证主义舍雷尔“三E.s”模式,从传承、学养、经历层面,将行动者的生平、文学传统以及文本历史等作为社会学元素予以考量,以达成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融会贯通。
在应用价值方面,也具备相应的现实意义。在科技、资本和传媒三峰并峙的时代,人与物、人与城、城与城何以重建对话关系?海派文学是一种鲜明的城市形象和问题视域下的审美想象。“小说是近代市民阶级的史诗”…,作为城市形象建构的一部分.海派文学在参与现代中国文化形象塑造及传达对都市社会的人文关怀方面功不可没,故本书对建立现代中国话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相应的经验和启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