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性别视角与文学文化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10062768
  • 作      者:
    编者:乔以钢|责编:叶淑芬
  • 出 版 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乔以钢,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文化与性别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获天津市社科很好成果一等奖(3次)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很好成果奖二等、三等奖等。现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女性文学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2009-2016年出版乔以钢主编“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丛书10种。获天津市第十五届社科很好成果一等奖(2018.5)。(其中包括:2014年,乔以钢、关信平主编《跨文化交流与性别》《社会发展与性别研究》;2004年,乔以钢《中国文学与文化——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市第十届社科很好成果一等奖,2006,文学院丛书之一种);2003年,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天津市第九届社科很好成果三等奖,2005);1998年,乔以钢《低吟高歌——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论》(天津市第九届社科很好成果三等奖,2000))陈宏,南开学报编辑部,文学编辑,副主编,主要从事古代小说及小说理论批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文学文化领域性别研究的论文集,收入多年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陆续刊发并产生重要影响的相关学术论文28篇。这些研究成果在借鉴性别视角的同时吸收多方面资源,审视历史文化传统,讨论文学文化现象及文学史叙事,对本领域性别研究的理论方法做出探讨,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学术前沿的动态。
展开
精彩书摘
  《性别视角与文学文化》:
  女性文学以守护女性主体性、守护本真存在为指归,就产生了守护女性主体性的隐含作者如何对待作品中男性人物的问题。尽管在人类文明史上,女性主体性曾经长期受男性霸权的压制,但是当下建构女性主体性并非要把男欺女关系改造为女欺男关系,而是应该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把男女关系理解为主体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女性隐含作者应该以主体间的态度对待笔下的男性人物、对待自我。那么,这个女性隐含作者在审视笔下男性人物的时候,就应该避免“唯性别成分论”,即应该避免以身份定是非,而把作品中的男性人物理解为另一个平等的主体,以主体间性原则审视男性他者并反观女性自我。主体间性原则强调女性文学作品中女性隐含作者与笔下男性人物都是平等的主体,都不是另一方主体霸权压制之下纯客体性的存在物;同时这两个平等的主体在对方目光的观照下又在一定程度上都兼具客体的性质,从而限制了自我主体霸权扩张的可能性,而增添了主体的自我反思性质。这样,女性隐含作者在充分理解笔下男性人物对女性的爱欲时,又应该能够不去迎合某些男性人物纯粹物化女性的情爱想象;女性隐含作者在批判某些男性人物完全以男性需求来阉割女性生命完整性的思维偏执时,又应该能够理解男性在不压抑女性主体性前提下对女性合理的性别期待。总之,女性隐含作者以主体间的关系来把握自我与笔下男性人物之间的关系,应该要既能抗拒男性霸权意识,又能超越女性之我执,从而达到对女性和男性本真存在的共同守护。
  女性文学反抗传统男性霸权,在性别关系中追求公平正义。这种反抗具有弱者对抗强权的性质,而在当下它实际上又面临着是否包含怨恨气质、是否缺乏高贵的精神向度这一拷问。
  尼采把怨恨界定为“颠倒的价值目标的设定——其方向必然是向外,而不是反过来指向了自己”,并把它归之于“奴隶道德”,认为“一切高尚的道德都来自一种凯旋般的自我肯定,而奴隶道德从一开始就对‘外在’‘他人’‘非我’加以否定”。舍勒进一步阐释说,“怨恨的根源都与一种特殊的、把自身与别人进行价值攀比的方式有关”,舍勒又认为并非所有的比较都指向怨恨,“雅人在比较之前体验价值;俗人则只在比较中或通过比较体验价值”,只有俗人“其软弱的次类型将变成怨恨型”。“怨恨是一种有明确的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由此可见,被界定为负面价值的“怨恨”必须满足如下三个必要条件:首先,它产生于弱者心中;其次,它是一种斤斤计较而又无能为力的态度;再次,它没有终极价值追求。
  女性文学在反抗传统男权的时候,女性隐含作者确实常常承载着女性作为弱者的历史重负,在追求与男性同等的主体地位时常常陷入无能为力的文化感受中,但是获得主体意识的女性隐含作者却并非“在比较之前”没有终极价值追求。守望男女两性的本真存在、建构男女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是女性文学的终极价值追求。此种价值追求恰恰是“在比较之前”体验到的价值。因而女性文学不是在弱者地位上嫉妒男性的强者地位,而是以生命的本真存在、以主体间性关系为价值尺度,既反抗女性自我的无主体性地位,也悲悯男性在君临于女性之上、张扬主体霸权时所陷入的生命异化状态,悲悯男性在其他社会等级关系中可能沦为完全客体的无主体性状态,同时还警惕女性自我克隆男性霸权的可能。总之,女性文学尽管基于文学的象征本性而必然要从生活细节中探求深意,但却不是仅仅在利益上与男性斤斤计较,更完全不是要把男性从霸权主体的地位上拉到无主体性地位上,而是以对本真存在的追问反对一切生命的异化状态,以对主体间性关系的追求反对任何一种性别的主体沦丧与主体霸权扩张。而仅仅停留于攀比的怨恨情结中是产生不出女性文学守护本真存在、建构主体间性关系的高贵的精神向度的。
  ……
展开
目录
1.学术质量高,创新性强。选题所纳入的研究成果,在中文学科具有学术前沿性和创新性。论文多年来陆续发表后,受到学界关注和肯定。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等重要期刊转载,切实推进了本领域的学术研究。2.作者队伍强,专栏影响大。《南开学报》自2005年开始,设置性别研究专栏,从次年开始至今,每年在第2、4、6期上开设,现已成为学报持续时间长、有明显特色的品牌栏目之一,多年来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读者。目前本领域的重要作者几乎均曾为栏目撰稿,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明显。3.有助于扩大南开中文学科性别研究的社会影响,有助于集中呈现《南开学报》长期设置的性别研究专栏的特色、水平,有助于与此前已在南开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多种性别与文学文化研究书籍形成特色出版成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