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学评奖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6169982
  • 作      者:
    作者:任东华//陈娟//文玲|责编:陈小丹|总主编:蒋述卓//陈剑晖//贺仲明
  • 出 版 社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任东华(本名任美衡),文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出版过《茅盾文学奖研究》等学术专著,在各类CSSCI源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课题20余项,获得省级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5项。
  
  陈娟,文学博士、副教授。担任过南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出版学术专著《张爱玲与英国文学》。在《新文学史料》《文艺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学报》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8项省厅级课题。
  
  文玲,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出版《中国古典文论与西方符号学的理论互动》等学术专著。在《小说评论》《当代文坛》《中国文学研究》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5项省厅级课题。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学评奖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一书以1978-2019年文学评奖(包括网络文学评奖)为研究对象,从理论探析与文本细读角度对文学评奖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关系展开研究。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着重探索文学评奖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的复杂关系及相互影响,从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之诉求、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之建构及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之实践等角度予以解析;中编主要考察茅盾文学奖、“非获奖作品”及网络文学奖助方式与文学经典化之间的多元关系,探究文学经典化的路径、模式及转型建构,并对其视域规限进行阐释;下编则具体立足于《平凡的世界》《活动变人形》《次亲密接触》等经典文本的考证与剖析,以代表性案例的实事求是梳理与总结,探究文学评奖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的实践成效,以期更好地推动文学评奖学的学科建设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6.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之诉求及其实现
  实事求是地说,对任何文学评奖而言,经典化总是其宗旨与终极化目标。在当代层出不穷的文学奖项中,虽然会有不少鱼龙混杂者,但主体部分是怀着对文学的热爱与真诚,并努力追求文学发展的。因此,从门槛来看,“最优秀”无疑是它们的不二选择。虽然读者对于何为“最优秀”见仁见智,但无疑都会将期待视野瞄准文学史经典的。由于文学史经典的多义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文学评奖的诉求也体现了相应的开放性。
  (1)诉求。在有关文学史经典的义域中,童庆炳之解读无疑具有广泛的概括性、示范性和核心性①。在此,我们不妨以此阐述之。
  ①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与阐释空间。对于任何文学经典而言,艺术价值始终是首位的。尽管不同的文学评奖有不同的考量,但实事求是地说,对艺术价值的追求是不同文学评奖最大的“公约数”。从时间维度而言,艺术价值是否具有原创性,是否引领了文学风潮,是否以既有艺术为传统,并又开放地面向未来;从空间维度而言,获奖作品是否具有足够的阐释空间,能否容纳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进入并产生共鸣,等等,都是考量的尺度与内涵。显然,由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结合而成的坐标系,在动态地测量着获奖作品的水平高低。如果超出了文学作品的普遍、平均和一般的水平而体现出了其高端性,则具有成为文学史经典的潜质。虽然这种测量对于获奖作品是否会成为文学史经典难免出现例外的情况,但总体而言,是确切、实在与相对精准的。
  ②意识形态与文化权力变动。在文学界始终有一部分人主张文学的“纯粹性”,或者说,由于追求“纯文学”而将其与意识形态割裂开来。姑且不论将文学与意识形态绝缘化处理的做法是否合理或者能否实现,以及是否会掉进更大的“误区”,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的审美反应与意识形态始终是复杂地纠缠在一起的。因此,考察获奖作品的经典与否,就需要看其意识形态是否与美学维度并驾齐驱。
  意识形态作为哲学范畴的词汇,涵括了对事物、社会及对象的见解、思考、价值取向等因素。由于其来源于社会存在,因此会受到思维能力、遭遇环境、信息交换等价值元素的影响,尤其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直接联系。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能经受住意识形态的考验、穿越不同的意识形态屏障而铸成自身的品格与形象的。仅仅依靠有意识地“缺席”或者拒绝意识形态,获奖作品就能成为文学史经典是很难想象的。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获奖作品还需要通过意识形态的支持,从而强有力地建构起自身的文化权力,或者说文化领导权。
  在文化权力体系中,文学作品无疑是核心因素。真正优秀的获奖作品即使不得不接受不同时代文化权力的变动,也始终能屹立潮头。文学史经典是建构社会文化领导权的关键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获奖作品要成为经典并始终保持自我的领导地位,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冲突、斗争和融合创新,从而牢牢地把握住话语权。或者说,通过非艺术方面,尤其是意识形态的一系列考验,文学评奖不但全面地呈现了获奖作品成为文学史经典的可能性,而且也开辟了获奖作品成为文学史经典的别种途径。正是基于意识形态与文化权力的变动,文学史经典才有了更为普遍的合法性,文学评奖也借此在艺术维度之外依托于意识形态维度获得了不可或缺的支点。
  ③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文学评奖要走向经典化,无疑与当时的文学价值评估体系及其实践是有直接关联的。首先,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评估体系的一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浓缩着、聚焦着文学价值评估体系的关键元素。而由文学价值评估体系所认同的文学作品无疑将会成为文学评奖的优先选择;相应地,文学评奖所遴选的具有潜在价值的文学史经典无疑也会成为文学价值评估实践的最优化选择。其次,在文学价值评估体系中,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无疑具有主导作用,不但增生、创化和完善文学价值评估指标,而且还会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分化、组合,形成新兴的价值评估标准。再次,规范文学价值评估方向。对于文学评奖而言,只要是正面的价值取向,都是积极的、有创造性的、能为文学经典化提供无限可能的。然而,在具体的时代、环境与文化场域中,诸多作品并未真正地拥有确切的价值指向,因此,是否符合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主流价值导向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经典化与否。最后,文学评奖经典化还会全方位地促进文学评奖在概念、范畴、关键词、术语及体系等方面走向学科化。相应地,如果进行“逆向推理”,文学评奖的学科化建构其实也会通过文学理论和文学价值评估等途径促进文学评奖不断地以最成功的案例来予以佐证和确定其存在价值。因此,文学评奖是否有走向经典化之可能,文学理论与批评无疑是显著的风向标。
  ④特殊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无论多么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果无法走进读者的视野、无法得到读者的赞同、无法开拓读者的未来美学期待,要想成为文学史经典,不论何等层次的奖项,都是无法想象的。首先,读者的期待视野具有决定性作用,裁决着获奖作品是否有成为文学史经典的资格。在当代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如果没有拿到读者的“期待视野”这张“入门券”,即使再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会埋没在浩瀚的文学作品中,难有出头之日。其次,特殊时期虽然是指向性的,却可以在具体的目标方面呈现出动态性,从而具有开放性,基于若干标准、范畴与身份等因素而形成的特定读者对于外界则是敞开、交流与互通的,因此,期待视野也就聚焦了众多的“他者”因素。在文学评价场域中,各类读者的期待视野就具有了相对的“公约数”,为文学评奖走向经典化提供了多种有力的支撑。再次,对于文学评奖而言,期待视野本身也是不断变化、包容和拓展的。因此,根据期待视野之大小及特定读者之变更,文学经典化也是分层次高下、影响深浅与场域宏微的,并非整齐划一,或者说是唯一的。
  ……
展开
目录
  
上编










第 一章 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之诉求










第 一节文学评奖的意图及其发生










第二节 文学评奖之效应及其经验形成










第三节 文学评奖对文学经典化之想象及指标预设










第二章 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之建构










第 一节 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的建构形式










第二节 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的建构特点










第三节 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建构的效果及其影响










第三章 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之实践










第 一节 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之实践模式   










第二节 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之实践主体   










第三节 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之实践策略   










第四节 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之实践效果






















中篇










第四章 茅盾文学奖与文学经典化之示范及其反思










第 一节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经典化成就










第二节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经典化历史经验   










第三节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经典化的价值建构与视域规限










第五章 “非获奖作品”与文学经典化之探索及其突










第 一节 “非获奖作品”与文学经典化之探索   










第二节 “非获奖作品”对文学经典化之突围   










第三节 “非获奖作品”与文学经典化之反思










第六章 网络文学奖助方式与文学经典化之变革、转型及建构










第 一节 网络文学奖助方式与文学经典化之变革   










第二节 网络文学奖助方式与文学经典化之转型   










第三节 网络文学奖助方式与文学经典化之建构










下篇










第七章 《平凡的世界》:文学经典化之路径、方式与指向










第 一节 《平凡的世界》与文学经典化之路径   










第二节 《平凡的世界》与文学经典化之方式   










第三节 《平凡的世界》与文学经典化之指向










第八章 《活动变人形》:文学经典化之场域、动力与再确认










第 一节 《活动变人形》与文学经典化之场域构成   










第二节 《活动变人形》与文学经典化之动力










第三节 《活动变人形》与文学经典化之再确认  










第九章 《次的亲密接触》:文学经典化之传播、技术与确定










第 一节 《次的亲密接触》与文学经典化之传播   










第二节 《次的亲密接触》与文学经典化之技术   










第三节 《次的亲密接触》与文学经典化之确定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