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的终结与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建设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82076
  • 作      者:
    作者:张冰|责编:郭晓鸿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艺术的终结”由美国学者丹托提出,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争议。新世纪以来,艺术终结命题成为文艺学和美学中重要话题。围绕着这一命题的指向、艺术和文学的命运、中国是否存在艺术终结现象等议题,很多学者参与其中,进行论证和论争。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学者还以此为基点,思考当代中国文艺学、美学的发展路径。因此,本书意在探究这一命题的内涵,在西方的知识谱系以及在中国的话语转换等,对深入理解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将会有所助益。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冰,女,辽宁桓仁人,文学博士、博十后,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学基础理论、西方美学和20世纪西方艺术哲学方面的研究。出版有专著《丹托的艺术终结观研究》,泽著《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艺术的终结与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建设》分上下两编。上编着眼于艺术终结命题在西方的展开状况,分为哲学维度、技术维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维度三个方面,以此为线,将西方艺术终结命题讨论中著者及其理论差不多囊括于书中,以期予以全貌阐述。下编则着眼于该命题在中国的接受,并以艺术的终结为视角,对中国本土文学和艺术生产中的一些现象作新的解读。
  《艺术的终结与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建设》认为,艺术的终结,之所以在近二十多年来得到中国学界的普遍关注,究其原因是中国本土的文艺理论知识生产需要借助这一命题,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文艺理论本土自主意识的一种表现。
展开
精彩书摘
  《艺术的终结与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建设》:
  当代哲学家丹托在总结哲学与艺术的关系时,认为整个西方艺术观念发展的历史,是哲学对艺术剥夺的历史。他用了政治意味强烈的“剥夺”一词来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明确指出自己的这种选择是有所指的。他说:“我自己的观点,我想在这篇文章中展开的观点是,它并不是来自于历史知识,而是来自于一种哲学信念。”这表明,他是用这一语词来强调这种剥夺的有意为之的特征,强调哲学对艺术的压迫不是基于艺术事实,而是基于一种哲学理念。在他看来,这种剥夺缘起于柏拉图。在柏拉图那里,存在着对艺术的矛盾观点。一方面,柏拉图认为艺术是无用的,因为它距离真理很远,是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但另一方面,柏拉图又认为,艺术是危险的,因为它能够煽动人的情欲,培养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丹托分析指出,这两种观念实际上存在着因果关系,即艺术是危险的,所以为了消除这种危险,必须把艺术构建成是无用的。因此,艺术的无用不是事实,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根据丹托使用的“剥夺”一词,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构建实际上有着政治意义上的蓄谋意味。
  以此为基点,丹托从新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西方的艺术史。在他看来,西方哲学界发起过两次对艺术的剥夺活动。“自从这种复杂的侵犯(哲学已知或会知的一次深刻的胜利)产生以来,哲学史就时而选择分析性的努力,来使艺术昙花一现,并消除它的危险;时而选择通过把艺术所为看作与哲学本身所为相同(只是略显笨拙而已),来使艺术得到某种程度的合法性。”②这两种剥夺主要以西方哲学中的两大传统为代表:康德主义传统和黑格尔主义传统。康德认为艺术是无利害的。无利害的对立面是利害。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生理欲求,还是道德欲求,都是有利害的,都对对象的实存表示出兴趣(利害),但艺术是无利害的,它是静观的,“它对于一个对象的存有是不关心的,而只是把对象的性状和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相对照”。康德通过这种划分为现代美学立法,指出审美的无利害性。但丹托的重点并不在此,他通过分析康德的思想发现,康德在有意识地将艺术从现实中剥离出去,使之真正成为无用的东西,从而消除它的危险性。这是对艺术剥夺的一种方式。即康德通过将艺术与生活二分,从而将艺术从现实生活中赶了出去——一个不存在于现实中的事物,自然不会对现实产生危险。黑格尔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康德的二元分裂问题的,因此后者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潜在对话对象。他坚持用理念一元论来解释世界,也包括对艺术的解释。在他看来,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我们已经把美称为美的理念,意思是说,美本身应该理解为理念,而且应该理解为一种确定形式的理念,即理想。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②由于黑格尔将美学的研究范围规定为艺术,或者说美的艺术,因此,在他那里,美与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同义。美本身被理解成理念,也就意味着艺术被理解成理念。而理念是概念及其代表的实在的统一体,艺术作为理念的一种,同样也是一个概念及其所代表的实在的统一体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就与哲学结下了缘分,因为哲学是概念,而艺术的内涵中也包含有概念的因素。但黑格尔又认为,“艺术作品所处的地位是介乎直接的感性事物与观念性的思想之间的。它还不是纯粹的思想,但是尽管依旧是感性,它却不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象石头、植物和有机生命那样。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事物本身就同时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但是它又不象思想的那种观念性,因为它还作为外在事物而呈现出来”。这与哲学不同。哲学是已经实现了自我认识的概念,因此已经剔除了它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否定自身的感性,成为纯粹的概念。黑格尔的这种理解,一方面指出了艺术是哲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种理念,但另一方面他的理解又暗示出艺术低于哲学,因为它还有感性成分存在。因此,艺术并不是哲学,它仅仅是一种准哲学。黑格尔的这种将艺术向哲学拉近的思路,与亚里士多德是一致的。
  丹托认为,哲学为艺术提供了两种定位,它要么被构建成与现实无涉,要么被看作低哲学一等的,然而这两种定位都是对艺术的侵犯和贬低。抛开丹托的价值判断,我们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当哲学贬低和压制艺术的时候,会引起艺术家在思考和创作艺术的过程中另外一种思路的出现,即反驳这种侵犯和贬低,重新确立艺术的价值。但由于艺术观念又是哲学建构的,因此这种反弹的路向一定程度上又是被哲学规定了的。具体言之,当哲学将艺术看作感性的,或者是准哲学的,对艺术的重新界定应该做的,就是证明艺术不是感性、不是准哲学。那么它可能是什么?当西方哲学的二元论传统已经将感性与理性构建成一对对立的范畴时,艺术不选择感性作为本质时,理性自然地浮出了逻辑的水面,成为艺术发展的可能选择。同理,艺术的准哲学观念仍然是以哲学为参照系,当艺术试图拒绝准哲学定位的时候,哲学的路向也将成为它的一种必然选择,也就是说,当艺术不再是一种准哲学时,那么它可能是什么?是哲学。这是很自然的一种逻辑运思思路。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上编
引论
第一章 艺术终结命题产生的西方语境
第一节 犹太一基督教传统与西方知识界终结情结的形成
第二节 20世纪世界的风云格局与西方知识界的终结情结效应
第三节 艺术实践领域对艺术理论的冲击和挑战
第二章 艺术终结命题的哲学维度谱系
第一节 从哲学看艺术
第二节 黑格尔:艺术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是过去的事
第三节 丹托:艺术的终结
第四节 丹托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第三章 艺术终结命题的技术维度谱系
第一节 技术的定义与技术哲学的兴起
第二节 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与艺术相敌对
第三节 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
第四节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第四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谱系
第一节 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
第三节 鲍德里亚:艺术的阴谋
第四节 韦尔施:超越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下编
引论
第一章 艺术终结命题在中国旅行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扫描
第二节 市民社会新格局的形成与大众文化的勃兴
第二章 当代文学转型与文学的终结
第一节 90年代文学转型状况扫描
第二节 知识界对文学转型的及时回应
第三节 网络文学的勃兴与文学的终结
第三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中国式呈现
第一节 何谓“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文化、文化研究
第三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危机
第四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复兴
第四章 艺术实践领域与艺术的终结
第一节 艺术实践领域对艺术终结命题回应状况分析一
第二节 中国画危机论
第三节 市场化对艺术观念的冲击
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