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广义叙述学/赵毅衡意义形式论五书
0.00     定价 ¥ 7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062373
  • 作      者:
    作者:赵毅衡|责编:陈蓉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文化叙述化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和趋势,叙述是中国文化获得现代性的客观需要,对叙述文本特点的掌握,成为当今文化研究的重要一环。近三十年在各种人文和社会学科中出现了“叙述转向”,社会生活中各种表意活动所包含的叙述性越来越彰显。传统的叙述学很难使各种叙述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广义的“符号叙述学”并非新提法,而是很久以来许多学者努力的方向。因此本书的主旨,不是学界想不到,而是学界没做到。 本书的目的就是寻找所有叙述文本(即包含情节的文本)的一些共同规律,为各种叙述研究搭建共同的理论基础,为叙述提出一个最简底线定义:有人物参与的事件被组织进一个文本中。做如此理论探讨的前提,是对人类文化中所有的叙述文本做先行的总体分类。此种分类可以沿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看其基础语义域是否为“事实性”(不一定是事实),由此出现“纪实”与“虚构”的对立;另一是文本意义接收时态,由此分出“记录叙述”(历史、小说等)、“演示叙述”(演出、游戏等)、“意动叙述”(预言、许诺等),以及落在它们之间的“记录演示”(影视等)与“形象叙述”(错觉与梦)。如此两个维度交叉,形成九种分类。在这基础上本书提出虚构的“双区隔原则”,叙述者的“框架-人格二相”等原理,尝试回答“第三人称难题”之类的长期困扰。
展开
目录
叙述体裁分类总表及其说明
导论
1.广义叙述学的必要性
2.符号学与叙述学
3.叙述的定义
4.叙述是否必须卷入人物
5.“叙述转向”:叙述成为文科普遍对象
6.伦理转向与叙述转向
7.叙述与人的生存意义
8.“新叙述学”如何到位?
第一部分 叙述的分类
第一章 文本意向性
1.作为叙述分类原则的文本意向性
2.模态
3.语力
4.模态一语力与文本
5.叙述体裁分类
第二章 演示类叙述
1.演示类与记录类
2.演示类叙述的展示方式
3.情节不可预测与即兴
4.受述者参与
5.非特有媒介
第三章 心像叙述
1.为什么梦是叙述
2.梦的叙述者
3.梦与想象
第四章 意动类叙述
1.普遍与特殊意动性
2.意动叙述的形式特征
3.意动叙述的本质
第五章 纪实型与虚构型:双区隔
1.虚构与纪实
2.从风格区分二者的可能性
3.用指称区分二者的可能性
4.叙事与“经验事实”的区隔
5.虚构叙述的“二度区隔”
6.虚构在什么意义上是“真实的”?
7.虚构与纪实何者为标出项?
第二部分 叙述的基本构筑方式
第一章 叙述者
1.广义叙述者的二象
2.作者一叙述者人格合一:纪实型
3.分裂式叙述者:记录类虚构叙述
4.框架叙述者:演示类虚构叙述
5.受述者主导:心像虚构叙述
6.叙述者二象与区隔论
第二章 二次叙述化
1.叙述化,二次叙述化
2.“还原”式二次叙述
3.妥协式二次叙述
4.创造式二次叙述
5.还原优先与创造优先
6.二次叙述的作用
第三章 底本与述本
1.术语的困扰
2.几个述本能否共用一个底本
3.情节究竟在哪里形成?
4.什么样的述本无底本?
5.符号双轴与叙述双层
6.叙述在选择中产生
7.底本里有哪些元素?
8.底本的边界与所谓“真实性”
9.纪实型叙述有没有底本
10.三层次论
第三部分 时间与情节
第一章 广义叙述时间
1.时间的各种范畴
2.被叙述时间
3.叙述行为时间
4.叙述内外时间间距
5.二我差
6.演示类叙述的时间
第二章 情节诸问题
1.情节与事件
2.“可述性”与“叙述性”
3.“否叙述”与“另叙述”
4.情节选择的标准
第三章 可能世界与三界通达
1.可能世界理论与叙述学
2.可能世界,不可能世界
3.实在世界
4.纪实型叙述的世界
5.虚构世界
6.虚构世界中的逻辑不可能
7.通达与风格
8.通达的社会意义
第四章 情节的否定性推进动力
1.“四句破”模式
2.符号方阵的动态化
3.否定推进的意义
第四部分 叙述文本中的主体冲突
第一章 “全文本”与普遍隐含作者
1.文本的“合一性”
2.叙述的伴随文本
3.全文本
4.普遍隐含作者
第二章 叙述的“不可靠性”
1.不可靠性的定义
2.如何确定叙述者与隐含作者
3.纪实型叙述会不可靠吗?
4.全局不可靠及其识别
5.局部不可靠及其“纠正”
第三章 叙述框架中的人格填充
1.“第三人称叙述”如何会不可靠
2.人格填充之一:评论与拒绝评论
3.人格填充之二:次叙述者
4.人格填充之三:视角与方位
5.人格填充之四:人物
6.抢话
7.“抢镜”
第四章 分层,跨层,回旋跨层
1.叙述分层
2.演示类叙述如何分层
3.演示类叙述分层中的时间问题
4.嵌套
5.跨层
6.叙述悖论与自指悖论
7.回旋跨层
第五章 元叙述
1.何为“元”
2.纪实型叙述的元叙述化
3.虚构型叙述文本的“元叙述化”
4.当代文化与“元叙述”
5.“犯框”:元叙述的共性
6.“元叙述”与叙述理论
7.元意识与中国思想
修订后记:为何本书标题依然如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