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万里长城的建筑气势壮观,历史悠久。长城为履行责任和使命而屹立了千百年,令后世每一个中国人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正是两千多年来发生在长城内外的碰撞与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国这个多民族的现代国家。长城所代表之追求和平的文化和思维模式,对世代的中国人都有着巨大影响。
何为长城,为何修建长城?
我们首先需要定义一下长城是什么。历史上不同时期对长城有很多不同的称谓,比如:边墙、障塞、壕堑等。随便怎么称呼,其作用都是一样的。长城是中国古代由连续性墙体及配套的关隘、城堡、烽燧等构成体系的巨型军事防御工程,以构建农牧交错地带农耕与游牧经济之间的秩序。
连绵的墙体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长城墙体的对外防御性,体现在高大、陡险、连绵不绝的建筑结构上,并将关隘、敌台、城楼等建于城墙上,连接各城堡与烽燧,使其互相呼应,形成防御体系,增加防御功能。除墙体外,关隘、城堡、烽燧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当然,长城作为完备的纵深防御体系,并非从其产生即如此,而是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不断发展的过程。
历朝历代修建长城,都绝不是为了争取时间以积蓄力量的权宜之计。中国人讲: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修建和使用长城,显然不是谋一时的权宜之计。作为以农业立国的古代王朝,严格地控制边疆安全始终至关重要。安全在任何时期都不是奢侈品,而应该是人类社会的必需品。这应该是历代修建长城,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动力。长城地区不稳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威胁。
修建长城的另外一个动力来自文化传统。我们的文化从来都是主张“和合”,自古以来都不主张极限使用武力,通过征服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别人。历来的霸权文化,都是要以实力来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强迫就是不管乐意还是不乐意都要去做。长城文化代表的是不追求征服别人,当然也不可能接受别人的征服。中国的文化更喜欢融合,汉朝和匈奴打得如此激烈,只要匈奴人诚心归汉,就会被汉朝以礼相待。匈奴的很多部落进入农耕地区,彻底融入了汉人的生活。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现在我们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在逐步成为国际共识。未来的世界还会有文化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不同,能够做到共存的模式就并非一定要有战争。在这方面中国早就走出了一条路,长城内外本身就是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形成了今天生生不息和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
长城文化是不断融合的文化,早已经成为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标志。今天中国向世界提出了文明互鉴的理念,这是来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一个不断发展的文化,就包括向外来文化学习。
即便是外来文化的强势涌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愿意用更多的时间来倾听别人的声音,最后外来文化一定会成为对中华文化发展的滋养。我们说长城是中华民族融合的纽带,讲的就是这个意义。
中国长城在哪里?
在世界范围内问,长城在哪里?外国朋友可能会回答:长城在中国。在全国范围内问,很多人可能会回答:长城在北京八达岭。如果在河北省问,人们可能会回答:长城在山海关、金山岭、张家口。如果在甘肃省问,人们可能会回答:长城在嘉峪关,在阳关,在玉门关。
这些回答都不能说不对。长城在哪里?长城在全国很多的地方。根据2012 年6 月5 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长城资源调查结果,中国的长城资源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4 个县(市、区)。各类遗存总数43 721处(座/ 段),其中墙体10 051 段,壕堑/ 界壕1 764 段,单体建筑29 510 座,关、堡2 211 座,其他遗存185 处。
所有到过长城的朋友,无不惊叹,深感其伟大。长城在地理上分布得有多广,可能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中国修建长城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不同时期的长城分布区域不同,构筑方式也不尽相同。
春秋战国长城,既包括春秋时期的长城,也包括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修筑的长城。主要分布区域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现存墙壕1 795 段,单体建筑1 367 座,关、堡160 座,
相关遗存33 处,长度3 080.14 千米。这一时期的长城,多以土石或夯土构筑为主。
秦汉长城,既包括秦代也包括汉代长城。汉承秦制,但在很多方面又都超越了秦制。秦代存在的时间很短,秦长城修筑和使用的时间更短,其建筑基本上都为汉代所沿用,故统一列为秦汉长城。
秦代将战国时期的燕、赵、秦三国在北部修建的长城连为一体并加以增修,是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汉代长城东起辽东,西至甘肃玉门关,主要分布区域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总体呈东西走向。
秦汉长城现存墙壕2 143 段,单体建筑2 575 座,关、堡271 座,相关遗存10 处,长度3 680.26 千米。玉门关以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连绵分布有汉代烽火台遗迹。秦汉长城以土筑、石砌为主,甘肃西部等地以芦苇、红柳、梭梭木夹砂构筑方式较常见,烽火台除黄土夯筑外,还有土坯或土块砌筑的做法。
北魏、北齐、隋、唐、五代、辽、宋、西夏等时代的不同政权均不同程度修筑过长城,或修建了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其中,北朝时期的长城主要分布在京津冀晋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上述朝代的长城现存墙壕1 276 段,单体建筑454 座,关、堡119 座。
金长城是以壕沟为防御工程主体的界壕体系,故又被称之为“金界壕”,分布在今黑龙江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现存墙壕1 392 段,单体建筑7 665 座,关、堡389 座,长度4 010.48 千米。
早期长城在选址、形制、建造技术等方面,都对后期长城的修筑产生了影响。
今天看到保存得较好的主要是明代长城,山海关、金山岭、古北口、慕田峪、八达岭、嘉峪关都是明代长城。明长城保存相对完整、形制类型丰富,主要分布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主线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在河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宁夏等地还出现多处分支。现存墙壕5 209段,单体建筑17 449 座,关、堡1 272 座,相关遗存142 处,长度8 851.8 千米。包括人工墙体的长度为6 259.6 千米,壕堑的长度为359.7 千米,天然山险等的长度为2 232.5 千米。东部地区以石砌包砖、黄土包砖或石砌为主,西部地区则多为夯土构筑。
从地理空间看长城
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是将长城的历史放到地理空间去阐释。我是学历史地理专业的,导师侯仁之先生是这一专业的泰斗。侯先生的硕士论文写的就是明长城的马市。这篇《明代宣大山西三镇马市考》发表在《燕京学报》的1938 年第23 期。
长城研究真的是一个山重水复或说是山高水长的过程。从地理的视角写一本有关长城的书,是三十五年前我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的一个希望。所以,长期以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资料积累。三十五年后中信出版社向我约一本有关长城的书,我把想法告诉他们,便很快达成了一致。读者在这本书里可以了解长城,还可以了解长城所依托的沃野千里和山清水秀。
地理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着不同的人群,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造就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而不同的族群和文化,又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相互碰撞和交融。这样的融合是古代边疆社会发展的结果,长城相关的历史在这方面的反映很具有代表性。
长城修建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地理空间修建长城?在这样的地理空间修建的长城两边,生活着什么样的不同族群?长城内外的不同族群以什么样的经济类型生活?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经济类型?我试图在《万里长城在哪里》这本书中带领大家,按照地理的逻辑走进纷繁复杂的长城世界。
长城分布在1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的地形地貌也很不一样。就是一个省之内的长城,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也很可能不一样。长城所经过的北方,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戈壁等各种地形地貌,介绍这些地方的长城时也会兼顾到这方面的内容。
希望大家读了这本书,可以在更加深刻地了解历代长城的同时,还能了解长城所经过地区的地理及不同的民族和文化。
目前,全国各地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北方有壮美的山河景色,东北和华北平原有长城,黄土高原有长城,沙漠戈壁里也有长城。在八达岭感受高山上长城的雄伟是很大的享受,在戈壁滩长城看美丽的落日也是极大的享受。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成之后,人们感受和了解长城及其历史文化的途径就会更多了。长城在更多的地方,等待着大家去感受和体验。
前 言 1
第一章 地理成就长城 1
第一节 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 2
第二节 长城区域的气候 6
第三节 长城弥补天然屏障的不足 14
第四节 长城的防御体系与作用 17
第二章 东北平原长城 35
第一节 战国最后的长城 37
第二节 秦长城的东端 44
第三节 和亲与汉长城 49
第四节 牡丹江边墙与金长城 54
第五节 鲜为人知的辽代长城 58
第六节 改变明朝命运的辽东镇 59
第七节 纳兰性德笔下的柳条边是长城吗? 67
第八节 专栏:闯关东 71
第三章 华北平原长城 75
第一节 胡服骑射与战国赵长城 77
第二节 白登之围与秦汉长城 81
第三节 “英雄天子”所筑的北齐长城 85
第四节 那年燕云十六州 89
第五节 胜景集聚的明长城蓟镇 93
第六节 从蓟镇拓出来的三镇 105
第七节 见证土木之变的明长城宣府镇 110
第八节 专栏:张库大道 115
第四章 黄土高原长城 119
第一节 金戈铁马的战国秦长城 122
第二节 为防强秦而修的战国魏长城 126
第三节 农牧相依相融的北魏长城 129
第四节 京师藩屏之明长城大同镇 133
第五节 拱卫京师的明长城山西镇 136
第六节 农牧交错的明长城榆林镇 141
第七节 专栏:隆庆和议与马市 149
第五章 内蒙古高原长城 153
第一节 始皇长城与秦直道 155
第二节 钢笔滑落发现的居延汉长城 160
第三节 内蒙古的汉长城遗存 166
第四节 鲜卑族所修的北魏六镇长城 168
第五节 三城鼎峙的唐代受降城 171
第六节 长达万里的金夏长城 176
第七节 明长城早期防御 182
第八节 专栏:昭君出塞 185
第六章 河套平原长城 189
第一节 塞上江南的长城遗存 192
第二节 收复河套与汉长城 195
第三节 “草率”的隋长城 199
第四节 关中屏蔽之明长城宁夏镇 202
第五节 冬防困难而修的明长城固原镇 209
第六节 专栏:不到长城非好汉 211
第七章 河西走廊长城 213
第一节 铁马西风汉河西长城 215
第二节 居河西要冲的明长城甘肃镇 222
第三节 嘉峪关的守护者及巡检司 229
第四节 专栏:河西走廊文化的韵致 234
第八章 大戈壁上的长城 237
第一节 新疆长城资源的根脉 240
第二节 守护丝绸之路的新疆唐代烽燧 243
第三节 青藏高原屏障和大通明长城 249
第四节 防御准噶尔建的青海清长城 253
第五节 西域大开发 255
第六节 专栏:绝无仅有的丝绸之路 258
第九章 长城与长城精神 263
第一节 长城简史 264
第二节 长城精神 284
第三节 长城,人类文明的标志 288
第四节 如何理解长城的封闭性 290
后记 长城保护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