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编制背景
1.1 五泉山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自然环境
1.1.3 人文环境
1.2 文物建筑概况
1.2.1 中麓建筑群
1.2.2 西麓建筑群
1.3 历史沿革
1.3.1 五泉山历史沿革
1.3.2 文物建筑历史沿革
1.4 文物价值评估
1.4.1 历史价值
1.4.2 艺术价值
1.4.2 文化价值
1.4.3 社会价值
第二章 太昊宫建筑群历史文化
2.1 太昊官建筑群地理历史背景
2.1.1 太昊宫建筑群地理环境
2.1.2 太昊宫建筑群历史沿革
2.2 太昊宫文化背景
2.2.1 太昊宫的山水文化
2.2.2 太昊宫的爱国思想
2.2.3 太昊宫的地域文化
2.3 太昊官建筑空间营造
2.3.1 空间布局
2.3.2 空间对比
2.4 太昊宫建筑结构特征
2.5 平面布置、梁架形式与构件做法
2.6 太昊宫建筑价值评估
2.6.1 历史价值
2.6.2 艺术价值
2.6.3 科学价值
2.6.4 社会价值
第三章 太昊宫建筑群勘察设计
3.1 太昊宫建筑群勘察残损情况概述
3.1.1 第一进院落残损情况
3.1.2 第二进院落残损情况
3.1.3 第三进院落残损情况
3.1.4 .第四进院落残损情况
3.1.5 太昊宫院落残损情况
3.1.6 残损情况小结
3.2 太昊宫第一进院落残损勘察内容
3.2.1 地面及台阶部分
3.2.2 墙体部分
3.2.3 建筑大木作部分
3.2.4 屋面及小木作部分
3.3 太昊官第二进院落残损勘察内容
3.3.1 地面及台阶部分
3.3.2 踏步及护坡挡墙部分
3.3.3 秦子祠墙体部分
3.3.4 秦子祠大木作部分
3.3.5 秦子祠屋面部分
3.4 太昊宫第三进院落壤驷子祠部分残损勘察内容
3.4.1 壤驷子祠地面及台阶部分
3.4.2 壤驷子祠墙体部分
3.4.3 壤驷子祠大木作部分
3.4.4 壤驷子祠屋面部分
3.5 太昊宫第三进院落石作子祠部分残损勘察内容
3.5.1 石作子祠地面及台阶部分
3.5.2 石作子祠墙体部分
3.5.3 石作子祠大木作部分
3.5.4 石作子祠屋面及小木作部分
3.6 太昊宫第四进院落残损勘察内容
3.6.1 伏羲殿地面及台阶部分
3.6.2 伏羲殿墙体部分
3.6.3 伏羲殿大木作部分
3.6.4 伏羲殿屋面及其他部分
3.7 太昊官建筑群修缮设计
3.7.1 设计原则
3.7.2 设计依据
3.7.3 修缮内容概述
3.7.4 施工做法通例说明
3.7.5 修缮施工要求
第四章 太昊宫建筑群在尺度空间下的修缮
4.1 修缮形制和空间尺度的传承
4.1.1 修缮形制和建造依据
4.1.2 基于《工程做法则例》
4.2 太昊宫建筑群尺度
4.2.1 面阔与进深
4.2.2 檐高
4.2.3 举架法
4.2.4 屋顶及檐口
4.3 台基与地面
4.3.1 台明尺寸
4.3.2 柱顸石
4.3.3 阶条石
4.3.4 踏步
4.3.5 地面铺装
4.4 木构架
4.4.1 硬山木构架
4.4.2 硬山木排架
4.4.3 歇山木构架
4.4.4 歇山木排架
4.4.5 游廊木构架
4.5 木构件
4.5.1 檐柱
4.5.2 金柱
4.5.3 檩
4.5.4 椽子
4.5.5 飞椽
4.5.6 罗锅椽
4.5.7 大小连檐、闸挡板及瓦口木
4.5.8 博风板
4.6 屋面
4.6.1 屋面苫背
4.6.2 屋面挂瓦
4.6.3 屋顶筑脊
4.6.4 兽件
4.7 砖墙砌体
4.7.1 太昊宫建筑围护
4.7.2 太昊宫封护围护
4.7.3 太昊宫两山围护
4.7.4 硬山建筑山墙
4.7.5 太昊宫院墙及门洞
4.7.6 墙面抹灰
4.8 装饰构件
4.8.1 挂落
4.8.2 影壁墙
4.8.3 雀替
4.9 小结
4.9.1 按最小干预原则修缮
4.9.2 对比《工程做法则例》
第五章 太昊宫建筑群修缮工程总结
5.1 修缮前期
5.1.1 前期分析
5.1.2 管理措施
5.2 修缮中期
5.2.1 拍摄影像资料
5.2.2 建筑构件编号
5.2.3 施工变更内容
5.2.4 工程进度质量
5.3 修缮后期
5.3.1 竣工验收
5.3.2 档案保存
5.4 最小干预原则
5.4.1 基于原状
5.4.2 保存现状
5.5 小结
附录1 太昊宫修缮措施表
附录2 太昊宫残损图
附录3 太昊宫修缮图
致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