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精)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1157772
  • 作      者:
    作者:谭其骧|编者:葛剑雄//孟刚|责编:郭时羽//胡正娟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1.精选篇章,全面而有代表性。

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创者及主要奠基人,谭其骧先生的学术地位如泰山北斗,其著述博大精深,人所共仰。但阅读《谭其骧全集》,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或许压力大了一些。因此,我们特邀谭先生的嫡传弟子、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精选最能代表谭先生成就、主题重要且完整,又具备较强可读性的篇章,编为十讲,以飨读者。

2.全新编校,提供更宜读版本。

此次出版,所有引文均重新核对,改正以往陈陈相因的一些排印错误;文中地图均在不改变原图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处理,更为清晰;为部分较长的篇章增设小标题分段,提升阅读舒适性。

3.珍贵音频,高实用性的附录。

此次出版,特别提供两段珍贵音频,分别为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学”葛剑雄教授的讲座录音,以及第二讲“ 中国历代政区制度演变概述”谭其骧先生的讲座录音。附录则汇总谭先生在《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撰写的各朝代图说,重新整理编排为“历代疆域政区概述”,不仅体现谭先生对中国历史地理的全盘了然于胸,也便于读者迅速检索、浏览各朝代政区。


展开
作者简介

谭其骧(1911—1992),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1950年起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历任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是该领域迄今为止最权威的里程碑式著作。1981年被聘为首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组成员,1982年被聘为第二届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曾任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顾问、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参议委员会委员。著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谭其骧全集》等。

葛剑雄,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学者,尤精于历史地理、人口史等领域。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黄河与中华文明》等,主编有《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等。

孟刚,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馆员。曾参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1911年基础数据采集和底图编绘工作;参与《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的编纂,完成《政区分典》陕西省部分;与邹逸麟先生合作编著有《晋书地理志汇释》;2016至2020年兼任《历史地理》(后改刊为《历史地理研究》)编辑。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由葛剑雄教授主编,在对谭其骧先生著作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梳理基础上,精选最能代表谭先生成就、主题比较完整又较接近大众的内容,汇为十讲。前加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随后从最宏观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历代政区,到历史地理研究发凡以及地图,再到相对具体的黄河、海河、云梦泽水系,以及上海的历史地理,可以说涵盖了历史地理领域最重要的话题,以及谭先生的独到研究成果,有许多对当下仍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十讲的内容不是将《全集》中的文字简单抽出来,而是将同主题的几篇文章,以及相关讲座发言稿等有机结合,使每一讲都尽可能全面地体现谭先生对这个主题的研究成果与观点,同时也更接近大众,更容易被理解与接受。
展开
精彩书摘

中西文化(东西文化)词义的新认识

大约从1910年代中期五四运动前夕起,中国思想界掀起了一场持续达十多年之久的关于中西文化(或作东西文化)比较的论争,比较两种文化的差异,阐述其特点,并评议其高下优劣。这场论争名为中西或东西文化的比较,实质上并没有比较中西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只是比较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也就是说,主要不是中西或东西的对比,而是封建社会文化与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对比;比的主要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而不是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这种讨论逐步引导人们注意到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什么性质,因而到了1920年代后期,中西文化的讨论随即为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所取代。整个中国学术界不谈中西文化比较差不多已有六十年之久。解放前,大学里都还开有“中国文化史”一课,解放后,连这门课也撤销了。在中国通史、断代史课中,一般也都侧重于政治、经济、军事而忽视文化。这对于正确、透彻地认识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当然都是不利的。近几年来,风气有所转变,又有人谈论、探索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中西文化的比较了,本次讨论会也以此为主题,这是很可喜的。

不过,我觉得我们现在再来讨论中西文化(东西文化)比较,首先对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或东西文化这几个词义的认识应该和六十年前有所不同,更要正确一些,紧密一些: 

1.无论是评议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应该包括其全部文化发展过程,“中国文化”不应专指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西方文化”不应专指其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最好能将双方全部文化发展过程进行对比,不能的话,也该以双方的相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这要比过去那种以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进行对比合理得多,有意义得多。

2.中国文化不等于全部东方文化,西欧文化不等于全部西方文化。不宜将中国和西欧文化的对比看作是中西文化的比较,更不能视同东西文化的对比。

3.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未完全融合为一体之前,各有本族独特的文化。所以严格地说,在采用“中国文化”这个词时,理应包括所有历史时期中国各族的文化才是。只是由于汉族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整个历史时期汉族文化较其他各族为先进,所以通常都将“中国文化”作为汉族文化的代名词,这等于是习称汉文为中文,汉语为中国话一样,也未始不可通融。但是,犹如讲中国通史不应局限于中原王朝的历史一样,今后我们开展中国文化的研究与讨论,或编写一部中国文化史,切不可置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于不问,专讲汉族文化。

4.姑以“中国文化”专指汉族文化,汉族文化几千年来是在不断演变中的,各个不同时代各有其不同体貌,也不能认为古往今来或整个封建时代一成不变。中国文化各有其具体的时代性,不能不问时代笼统地谈论中国文化。

5.姑以“中国文化”专指历代中原王朝境内的文化,任何王朝也都存在着好几个不同的文化区,各区文化不仅有差别,有时甚至完全不同。因此,不能把整个王朝疆域看成是一个相同的文化区。也就是说,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论中国文化。

“五四”前后一般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孔子思想,就是儒家的学说,就是纲常名教那一套,我看不能这么说。儒学孔教从来没有为汉族以外的兄弟民族所普遍接受: 例如藏族早先信苯教,后来改信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蒙族本信萨满教,后来也信了喇嘛教;维吾尔族在蒙古高原时本信摩尼教,西迁新疆后改信佛教,宋以后又自西向东逐步改信了伊斯兰教。所有少数民族都各有其独特的信仰与文化,只有少数上层分子在入居中原后才接受儒家思想。

那么能不能说儒学、礼教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历代中原王朝境内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呢?我看也不能。这一方面是因为几千年的汉文化在不断变化,有时代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同一时代汉民族内部文化又因地而异,有地区差异,所以不存在一种整个历史时期或整个封建时期全民族一致的、共同的文化。

      (摘自谭其骧著,葛剑雄、孟刚选编《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第五讲《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题目为编辑所拟)


展开
目录

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学 /葛剑雄

第一讲 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 

二、理由与标准 

第二讲  中国历代政区制度演变概述 

一、两千多年来政区的演变

二、演变的规律

三、近今的巨变 

四、几个应予注意的问题 

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 

一、七大首都述略 

二、首都变迁的原因 

三、为何提七大古都? 

第四讲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 

一、上篇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二、下篇人口、政区、文化探讨举例 

第五讲  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

二、中国文化的地区差异 

三、中国文化的共同性 

第六讲  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及其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 

一、古地图碎片的拼接复原 

二、绘制水准 

三、详确程度 

四、这幅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 

第七讲  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 

一、汉以前黄河下游改过几次道?

二、两条见于先秦文献的黄河下游河道 

三、《汉书·地理志》中的河水下游河道形成于什么时候? 

四、春秋战国时代的黄河下游 

五、结论十二点 

第八讲  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 

一、历史上黄河水灾的阶段性特点 

二、黄河下游决溢改道的根本因素 

三、战国以前:畜牧为主的生产方式 

四、秦与西汉:汉族移民及农业开垦 

五、东汉:汉族人口的急剧衰退和羌胡人口的迅速滋长 

六、东汉末年:变农为牧的成熟阶段

七、北魏至隋:农耕区域逐渐向北扩展

八、唐:安史之乱前后土地利用的变化 

九、结论及对未来的瞻望 

第九讲  云梦与云梦泽 

一、“云梦”不一定指云梦泽 

二、云梦泽在什么地方 

三、云梦泽的变迁 

第十讲  上海的建镇、得名年代和海陆变迁 

一、建镇年代 

二、得名年代 

三、海陆变迁 

附  录  历代疆域政区概述 

秦时期   西汉时期   东汉时期   三国时期   西晋时期   东晋十六国时期  

宋、魏时期   齐、魏时期   梁、东魏、西魏时期   陈、齐、周时期

隋时期   唐时期(一)   唐时期(二)   唐时期(三)   五代十国时期   

辽、北宋时期   金、南宋时期(一)   金、南宋时期(二)    元时期(一)   

元时期(二)   明时期(一)   明时期(二)    清时期(一)   清时期(二)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