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先生,留下了龙飞凤舞的神采
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唐。
海门一点巽山小,五百年间出帝王。
——[东晋]郭璞《天目山谶》
天目山,在杭州西北部,临安境内。连绵的群山中有东、西两座主峰,被称为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之所以叫“天目山”,是因为东、西天目的山顶上各有一口天池,蓝天之下,草木掩映,两泓碧水,就好像一双仰天而望的眼睛,清澈又神秘。
天目山双峰耸立,从远处遥望,就好像是从云天间垂挂下来的双乳,所以也就有了“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的诗句。
如此吟唱天目山的诗人,名叫郭璞。
郭璞是两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训诂,古人把用通俗的话去解释生涩的词义叫训,把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话或方言叫诂,所以训诂学也就是研究古汉语词义的学问。风水学,也叫堪舆术,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学,是相术中的相地之术,是研究宫殿、村落、墓地之类选址与建设的一门学问。
东晋太宁二年(324),国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王敦大将军府。森严的府门前,走来一位中年男子,只见他束发顶冠,身穿大袖长衫。大家认出来了,他就是郭璞先生。
郭璞应该是将军府的常客。
郭璞走向将军府大门的时候,脚步迟滞了片刻,却没有停下,继续向前走去。在他的面前,是宽阔又高耸的台阶,一级一级,展现的好像都是大将军的权威。郭先生没有直接上台阶,却来到阶下一名下等士兵的面前。郭先生的手上还捧着一件东西。而眼前这名士兵,怀里抱着戟,身子在冷风中瑟瑟发抖。郭先生把他手里的东西递给了士兵,士兵接过来,一看,是件袄子。
先生对士兵说:“穿上吧,你就不会发抖了。”
士兵想说声谢,却可能因为太惊讶,或者太激动了,竟然说不出话来。
先生一笑转身,飘飘上了台阶。看他的背影,就好像一只轻盈的白鹤。
那白鹤走向府门。那是两扇高大的门,朱红色的门面,上面布满了铜钉,一个个钉子足有碗口大,看上去就好像传说中青虬白螭的眼睛,让人觉得森严。
郭璞没有停下来看一看这门,也没有转身再看一眼门外广阔的天空,而是一脚踏入了深院。
郭璞的父亲叫郭瑗,曾经是建平(今湖北省宜昌市)太守。郭璞生在士族之家,非常聪明,从小博学多才,长大后更是学贯古今。照常理来说,郭璞学业有成,长大以后,肯定会像他的父祖辈一样入仕做官,为国家效力,给自己扬名,也给郭氏家族的门楣增光添彩。
但郭璞的兴趣不在官场,他喜欢研究古文,并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等古籍作注。作注,也就是解析注释。为什么需要注释解析?这是因为晋朝之前的文童,普通的晋朝人看不懂,就像我们今天看不懂许多古文一样。给古文作个注释或解析,也就好懂了。郭璞还喜欢写诗,一生所著的诗文多达百卷以上,被认为是“游仙诗”的鼻祖。 除了解析古文字与写诗之外,郭璞还有个大本事,那就是卜筮。什么叫卜筮?这是一门玄学,是用龟甲或营草占卜,预测将来所发生事情的吉凶。古人对犹豫不决的事情,往往通过卜筮来解决。现如今是崇尚科学的时代,对于用卜筮之类的手段预测未知,是不屑一提的。
写诗、解析古文字、卜筮,能做这三件事,并且都做成行内高手,一定是奇才。
而这天郭璞进将军府,是当朝大将军王敦专门请他上门来占卜。大将军想对什么事情卜个吉凶,一般人肯定不得而知,比如站在将军府的高阶之下,身上穿上了郭璞所赠的袄子而不再发抖的这名士兵。
但是士兵很快看见,郭璞先生从府门里出来了。只是先生出来的情形,跟进去的时候不一样:进去,是他自己进门;出来,却是被人押着。
郭先生,他,他这是怎么了?
押他出来的人宣布:“马上处死这个恶毒的巫师,他想祸害大将军。”
当下,上司给执戟候令的士兵发话:“马上行刑。”
而即将受死的郭璞先生,脸上竟然没有一丝惧怕的表情,只听到他哈哈大笑,还说:“城外南冈头那里有两棵柏树,树上有个喜鹊巢,就是我上路的地方,走吧。”
P1-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