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辽河流域聚落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影响辽河流域传统聚落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特征
三、地形地貌
第二节 影响辽河流域传统聚落的人文环境
一、辽宁地域文化符号——辽河文化
二、辽河流域历代移民与地域开发
三、辽河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 辽河流域聚落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 传统村镇聚落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一、起源及蠡测
二、聚落类型及分布
三、聚落特点
第二节 传统村镇聚落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之前)
一、聚落形态的扩展
二、聚落内部的重组
三、建筑的更新
第三节 传统村镇聚落的新发展(改革开放之后)
一、聚落空间的新发展
二、居住建筑的改变
三、公用建筑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第四节 传统村镇聚落的演变特征
第三章 渔猎文化影响下的聚落
第一节 地域环境与聚落形成
一、地域环境特点
二、选址特点
三、分布特点
第二节 聚落的构成要素
一、自然山水
二、人工林田
三、院落
四、民居
五、公共建筑
六、公共空间
第三节 聚落的空间形态特点
一、聚落整体形态
二、路网结构
三、院落组合
四、街巷空间
第四节 代表性聚落举例——桓仁县刘家沟村
一、区位、自然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特点
第四章 游牧文化影响下的聚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选址和布局特点
一、绕阳河—细河流域
二、大凌河流域
三、辽河上游流域
第三节 传统聚落构成要素
一、山水
二、牧场
三、道路系统
四、院落和民居
五、公共建筑
六、公共空间
第四节 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
一、聚落空间结构
二、聚落肌理
三、天际线
四、聚落中院落朝向
五、院落组合方式
六、街巷格局与尺度
第五节 代表性聚落举例
一、阜新市阜蒙县大板镇衙门村
二、喀左县南哨街道白音爱里村
第五章 农耕文化影响下的聚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聚落选址及分布
一、处低山丘陵的聚落
二、处典型平原的聚落
三、处山地沟壑的聚落
第三节 聚落构成要素
一、山水环境
二、田
三、道路
四、院落和民居
五、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
第四节 聚落的空间形态特点
一、低山丘陵型
二、典型平原型
三、山地沟壑类
第五节 代表性聚落举例
一、北镇市富屯街道石佛村
二、盘锦市大洼区姚家村
三、鞍山市海城市析木镇上林村
第六章 明代卫戍催生的聚落
第一节 明代辽东军事防御体系的形成
一、逐渐形成的明代前期
二、相对稳定的明代中后期
三、与后金共存的明代末期
第二节 明代辽东镇的军事聚落
一、不同等级下军事聚落的选址与分布
二、不同等级下军事聚落的规模、形态与要素
三、堡城体系的变迁
第三节 辽东镇北路和新疆军事聚落实例现状
一、北路军事聚落实例
二、东路新疆六堡军事聚落实例
第七章 沿辽河贸易催生的聚落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分布特点
一、营口开埠前的辽河航运
二、近代快速发展的辽河航运
三、依托辽河航运的聚落分布
四、依托辽河航运的聚落类型
第二节 聚落构成要素
一、河道与码头
二、商品贸易与物流中心
三、会馆类建筑
四、粮车店与船店
五、商住两用的民居院落
六、宗教建筑
第三节 聚落的空间形态特点
一、与河相伴相生的三种典型聚落形态
二、以宗教类建筑为精神集聚中心
三、以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形成的商业主街
四、具有地域特点的民居院落多为行列式组合
第四节 代表性聚落举例盘锦市大洼区田庄台镇
一、田庄台村落的形成与发展概况
二、田庄台镇镇区空间形态
第八章 辽宁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以辽滨塔村为例
第一节 辽宁省传统聚落保护的基本情况
一、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的基本情况
二、传统村落保护的情况
第二节 辽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辽滨塔村概况
一、辽滨塔村概况
二、辽滨塔村现状及问题
第三节 辽滨塔村发展定位及建设思路
一、发展定位原则
二、发展定位:历史文化兴村
三、历史文化兴村的建设策略
第四节 辽滨塔村历史文脉的保护与重塑
一、历史文脉的保护
二、历史文脉的重塑
第五节 辽滨塔村历史风貌的强化与延续
一、历史风貌的强化
二、历史风貌的延续
三、体现历史风貌的新建居住建筑
附录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