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水古桥的背影
0.00     定价 ¥ 6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2204461
  • 作      者:
    编者:赵建伟|责编:周颖
  • 出 版 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桥是建水历史的浓缩,每一座桥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个传说,是一部写在河流上的史书。如今,一部分古桥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一部分古桥则空留其名,难觅其踪,只有古桥的文化内涵流传下来,成为建水的历史记录与见证。而讲述古桥的历史,研究古桥的文化,是政协文史工作肩负的职责,也是文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为把建水历史文化的底色擦得更亮,县政协文史工作者查阅史志,寻找着来自历史深处的点点滴滴,用心灵与历史对话,将古桥放在古代建水发展变迁的历史背景之下,完成了《建水古桥的背影》一书。 本书是一本史料性的专著,正确描述了古桥的历史面貌,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梳理了建水古桥发展演变的轨迹。书中共分五个部分,“往事觅踪”探索了古桥建造修缮的动因,叙述了古代公益活动乃至社会的诸多面相,展示了古桥的社会功能以及历史贡献;“古桥辑影”展示出了古桥传统美学理念和建水地域文化意境,也展示出建水古桥的高超技艺和地域特征;“文化意蕴”展示了建水的历史文化遗产;“桥碑集释”录入了众多古桥的碑文和历史记述以及未录入史籍的碑文;“保护利用”提出了古桥保护利用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说,建水属南盘江、红河两大水系。红河从南部边境流过,注入南盘江的泸江河和曲江河,则是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其中,泸江河又称临安河,源出石屏宝秀,出异龙湖东流至界牌村进入建水县境,横穿建水中部坝区,东流至面甸冲,于麻栗树村附近进入个旧市境,至开远市存旧村附近汇入南盘江,主要支流有旷野河、塔冲河、象冲河、南庄河、沙拉河、红泥田河、法乌河等。据《续修建水县志》记载:泸江河“山溪破坏,沙滞泥淤,河高于田,最易冲决。”历代都把整治泸江河作为治水的重点。曲江河源出玉溪市安北,流经峨山、通海由高大镇马脖子流进建水县曲江镇,为建水北部坝区的主干河流。主要支流有小里寨河、香木桥河、白木桥河、拢总白河。此河自古以来经常发生水患,旧志记载:“每届秋霖,惊涛骇浪,江走白沙,波横赤水。”时常淹田冲屋,吞没过渡行人.因而“川中之骨可掬也”。这两条河流,阻隔着商旅的往来,给民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需要修建桥梁以改善交通条件。特别是在木桥的基础上修桥补路.改建石桥,是民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地方绅士和民众造福乡里的一项善举。
从军事的角度而言,明王朝平定云南以后,为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布置了驻军。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朱元璋见“云南既平”,便诏令颍川侯傅友德,“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制要害”,并在云南实行卫所制度,凡驻军卫所都实行军屯。作为云南南部的军事要塞,建水驻扎的军屯共有前、后、左、中、右五个卫所,每个卫所有兵1200人,加上随军家属,共有1万多人。久而久之,这些屯田卫所及其下属的营、伍、屯、哨等形成了村落,成了新的居民点,许多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清代的建水废除军屯、民屯,全部以绿营兵为驻防军队。由于府城及坝区已得到较为充分的开发,故其所设的关哨汛塘,大都在山区和边区。这样的设置,把坝区和山区连成一个整体,加速了道路的开拓和小型石桥的建构,对建水的全面开发亦起到I盲椿的促进作用。就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历史上的建水作为一座移民城市.经过明代军民的累世开拓和垦殖,人们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大,逐渐由坝区拓展到了半山区.伴随着中原先进耕作技术和营造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加上建水是临安府的首邑,故使明初至清中期的经济无论是在数量和规模上,均在云南南部首屈一指,被称为“金临安”,成了滇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因经济的繁荣发展,具备了修建石桥的人力、物力与技术条件,为大型石桥的建设提供了支撑。同时,移民中的一批能工巧匠,亦为搭桥的构筑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但建桥修桥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故除官府行为,民间自发修桥行为亦蔚然成风,一批在社会上颇有声望的绅士,或自己慷慨解囊,或发动乡邻捐资,群策群力筑路修桥,以此益泽子孙后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期,随着个旧锡矿的开发和转口贸易的兴盛,一批走厂背蜣的西庄人在发了大财、当了老板之后,为方便家乡父老通行,亦积极捐款,新建或续建了见龙桥、乡会桥、双龙桥、双济桥、民安桥等一批规模宏大、造型精美的大型石桥,把建水造桥的技术推向了极致,方便了行人的过往,成了泸江河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P4-6
展开
目录
往事觅踪
古桥辑影
文化意蕴
桥碑集释
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