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1章 高寒阴湿环境下土遗址病害链体系初探
1.1 “高寒阴湿”环境特征分析
1.1.1 地形地貌
1.1.2 气候特征
1.1.3 地层岩性
1.1.4 水文条件
1.1.5 地质构造
1.1.6 地震
1.1.7 环境因素主成分分析
1.2 典型病害发育类型与特征
1.2.1 裂隙
1.2.2 冲沟
1.2.3 坍塌
1.2.4 掏蚀
1.2.5 片状剥离
1.2.6 典型病害相关性研究
1.3 基于典型病害发育特征的土遗址病害链体系构建
1.3.1 冲沟至坍塌演变单链
1.3.2 掏蚀至坍塌演变单链
1.3.3 土遗址病害链体系
第2章 基于病害链体系的土遗址易损性评价方法
2.1 土遗址易损性评价的意义
2.2 土遗址量化评价研究进展
2.3 历史损失率评估方法
2.4 易损性评价方法简述
2.4.1 层次分析法(AHP)
2.4.2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2.4.3 层次分析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AHP-TOPSIS)
2.4.4 机器学习预测方法简述
第3章 实践典型遗址布局与形制特征
3.1 实践典型遗址——青海明长城保护现状
3.1.1 青海明长城研究现状
3.1.2 青海明长城保存规模
3.1.3 青海明长城价值评估
3.2 点状遗址建筑形制与布局特征
3.2.1 烽火台建筑形制与布局
3.2.2 堡建筑形制与布局
3.3 线性遗址建筑形制与布局特征
3.3.1 壕堑形制与布局
3.3.2 墙体形制与布局
3.4 青海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3.4.1 军力可达域
3.4.2 青海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模型
第4章 典型遗址构筑材料的工程特性研究
4.1 物理性质研究
4.1.1 密度、含水量及相对密度
4.1.2 颗粒组成特征
4.1.3 孔隙分布特征
4.1.4 易溶盐类型及含量特征
4.2 水理性质研究
4.2.1 界限含水量
4.2.2 崩解特征
4.2.3 渗透特性
4.2.4 水-土特征
4.3 力学与热学性质研究
4.3.1 力学性质测试方法与仪器
4.3.2 力学性质测试结果
4.3.3 热学性质测试方法与仪器
4.3.4 热学性质测试结果
第5章 高寒阴湿环境下土遗址劣化机制初论
5.1 土遗址环境实时监测
5.1.1 遗址点选取
5.1.2 监测方案
5.1.3 环境监测结果与分析
5.2 冻融与盐渍耦合作用劣化试验
5.2.1 劣化试验方法与设计
5.2.2 土体劣化的宏观表现
5.2.3 土体劣化的微观表现
5.3 冻融与盐渍耦合作用劣化机制
5.3.1 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变化关联性分析
5.3.2 作用机制初步讨论
第6章 土遗址历史损失率评价实践
6.1 遗址点选取
6.2 土遗址整体破坏评价结果
6.2.1 土遗址历史损失率计算结果
6.2.2 村落人口密度计算结果
6.3 土遗址损失率与人口密度相关性研究
6.3.1 典型人口密度分布模型
6.3.2 土遗址损失率与人口密度模型数学建模
6.4 土遗址损失率结果表征与讨论
6.4.1 土遗址损失率在DEM中的三维可视化
6.4.2 土遗址破坏因素主成分分析
第7章 土遗址易损性评价实践
7.1 遗址点选取
7.2 易损性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
7.2.1 易损性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7.2.2 AHP计算权重
7.3 易损性评价
7.3.1 遗址破坏评价标准
7.3.2 FAHP确定综合评价等级
7.3.3 AHP-TOPSIS确定综合评价等级
7.3.4 评价结果对比及验证
7.4 易损性预测初探
7.4.1 预测方法及流程
7.4.2 数据处理及预测结果
7.4.3 预测结果对比
7.4.4 易损性评价预测实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