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陲屏藩(清代伊犁河谷驻防城的考古学研究)(精)/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学术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41370
  • 作      者:
    作者:郝园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基于对伊犁河谷清代“伊犁九城”、牛录城堡、卡伦、营盘等驻防城的考古学调查、测量和勘探,结合中外文献、图片资料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证和研究。伊犁驻防城体系的发展历经初建、高潮、完善、战乱、重建五个阶段。各城形制规整、特点鲜明,军事防御设施完善。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双核心”布局,互为掎角之势。伊犁河谷清代驻防城是在中央王朝的主导下,由各族兵员百姓共同建起来的,它们有效地稳固了边疆局势,维护了国家统一。以此材料和史实为本,作者还就城市考古学、城市形态学、“中心地”、边疆理论、“新清史”等理论范式做了深入反思。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及军事学等方向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缘起
  古庙东西辟广场,雪消齐露粉红墙。风光谷雨尤奇丽,苹果花开雀舌香。城隅两日霁寒威,韦*词人尚下帏。趁得南山风日好,望河楼下踏春归。[1]
  ——(清)洪亮吉
  伊犁,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伊犁河谷地的草绿,天山顶雪山的洁白,是这片土地的底色。伊犁河的不羁,薰衣草的浪漫,孕育了伊犁人民的情怀。当我**次踏进伊犁,便被它深深地吸引。马奶、油塔子、杏干、苹果等美食,还有乌苏、伊力特美酒,调动起我每一个味蕾。而当我走进清代伊犁河谷城址,走进伊犁九城,走进惠远城,揭开这段日渐尘封的历史,又被其深深折服与感动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廷在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之叛乱后,于乾隆二十七年批准设立“总管伊犁等处将军”,即“伊犁将军”,清代在新疆的军府制正式确立。伊犁将军初驻绥定城,乾隆二十八年,首任伊犁将军明瑞在伊犁河北岸筑大城,乾隆赐名“惠远”。随着伊犁将军移驻惠远城,该城成为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化中心,左宗棠曾谓之“西路**重镇”[2]。事实上,从乾隆二十六年至四十五年,除修绥定、惠远两城外,还修筑有塔勒奇城、宁远城、惠宁城、广仁城、瞻德城、拱宸城、熙春城等城池,统称“伊犁九城”。其后,又于光绪八年(1882)在惠远北修筑新城,伊犁将军移驻该城,是为惠远新城,旧址年久失修,被称为惠远老城。上述城址现在均有遗迹残留,其中尤以惠远新城保存*好,城内将军衙署、钟鼓楼等遗存仍在。
  伊犁九城残存的遗迹,及其在清代统一新疆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考古学研究的绝佳材料。机缘巧合下,作者对伊犁九城、牛录城、卡伦做过多次调查,甚至还对惠远新、老城进行过勘探,获取了详实且珍贵的考古学资料。本书希望能带领读者以考古学的视角走入这些城址,并借助大量史料甚至有些诗意的历史文献,开启一段充满乐趣、收获丰富的学术体验。
  第二节 概念、目标与思路
  开篇明义,*先有必要对本书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及内容做严格限定,以此作为讨论范围,进而明确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便是本节内容的基本思路。
  一、概念设定
  伊犁河谷位于我国新疆西北,身居天山西部腹地,为“天山南北两路总会之区”[1],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其北、东、南三面环山,北面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别珍套山、科古琴山、博罗科努山及依连哈比尔尕山,南面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哈克他乌山、那拉提山和乌孙山,东侧横亘有阿吾拉勒等山,总体构成“三山夹两谷”的喇叭状地貌轮廓。谷地内伊犁河由东向西流经,两岸地势较为平坦。
  本书研究的地域范围便是该谷地,包括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等地区。该地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加上既深且窄的谷地环境,形成了外部寒冷、内部温暖的“逆温带”,年均气温10.5℃。同时,大西洋、里海等西来湿气顺利进入,使其雨量充沛,成为新疆*湿润的地方。该地区自古水草丰茂、花果满地,非常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被称为“绿色走廊”,素有“果园”“粮仓”“天马之乡”等美誉。清人指其“山川形势甲于诸部,气候和暖,人民殷庶,物产饶裕,西陲一大都会也”[2],实不为过。
  伊犁河及其上游三条支流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自西向东流经伊犁河谷全境,沿途还汇入包括霍尔果斯河在内的各小支流。伊犁河在清代也被称为“伊江”,时人谓之“为一方之胜”[1]。伊犁河汛期水流量较大,一方面为伊犁地区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水运交通,另一方面由于该地区土壤多为沙性黄土,河道变动较大,对谷地内的生态和人文景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伊犁河谷地处欧亚内陆中心,从远古时期始,它便是联系欧亚地区各民族、各人群的重要纽带。在距今约4000年时伊犁河谷进入青铜时代,距今约3000年时进入早期铁器时代。大约到汉朝前后,塞种人、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等先后在此活动,其中乌孙人在河谷内建有赤谷城。西域都护府建立后,伊犁河谷地区被纳入汉王朝版图,有“伊列”之名。现在伊犁河谷已发掘出大量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同时发现有目前已知欧亚大陆规模*大的铜矿开采冶炼遗址奴拉赛铜矿址。唐王朝统一西域后,在西突厥诸部设置昆陵、濛池都护府,现谷地内仍有唐时磨河古城、吐鲁番于孜城、波马古城、夏塔古城等古城址,突厥牙帐弓月城有可能即是以上诸城中的某座。在《旧唐书 突厥传》等文献中已见“伊丽”之名,同汉时“伊列”一样,均为“伊犁”一名之来源。13世纪,成吉思汗灭西辽国,伊犁河流域被分封给察合台。阿力麻里城成为察合台汗国的政治中心,周边散布有海努克城、可坦买里城、阿布那什城、布拉克巴什城、三宫城等。明末清初,准噶尔部占据伊犁河谷,建立政权,设置金顶寺、银顶寺等佛教建筑,清人谓之“庙之宏赡,遂甲于漠北”[2]。乾隆年间,清廷平定准噶尔部及大小和卓后,于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并屯兵筑城,营建了一大批驻防城,用来“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3],彻底确立了中央王朝对新疆的统治。乾隆皇帝将“西域”更名为“新疆”,“伊丽”改为“伊犁”。据清廷《钦定西域同文志》,“伊犁”取自蒙语音译,即同“伊勒”,为“光明显达”之意[4]。清廷一统新疆,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意义,“乾隆皇帝对伊犁流域和****的吞并,标志着实现了中国自班超时代以来的18个世纪中实行的亚洲政策所追随的目标,即定居民族对游牧民族的、农耕地区对草原的还击”[5]。
  历代人类活动在伊犁河谷留下了大量的遗址。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保存各类单体文物5万余处,其中不可移动文物1359处,包括古遗址63处、古墓葬1175处、古建筑20处、石窟寺及石刻4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2处。既展现了伊犁河谷地区多元的文化面貌,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统一进程。其中古代城址归属于古遗址类,保存相对较好,屡出重要发现,年代多集中在唐、元、清三朝,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本书研究的对象便是伊犁河谷内的清代驻防城,除包括清廷在伊犁河北岸营建的惠远老城、绥定城、塔勒奇城、宁远城、惠宁城、广仁城、瞻德城、拱宸城、熙春城、惠远新城外,还涵盖伊犁河南岸的八个牛录城堡,同时囊括遍布谷地内的卡伦、军台、营盘等(图1-1)。它们地域相近,时人所谓“纵横相连,东西不逾二百里,大城居其中”[1],“大城”即惠远老城。在管理上,这些城址也被视为一个整体,均属于伊犁将军的核心管辖区,由下属将官分领不同辖域或者事务。上述城址共同构成伊犁河谷驻防城体系,是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伊犁河北岸驻防城核心的九座城址被统称为“伊犁九城”,简称“九城”。九城内驻守伊犁将军及属下官兵,是伊犁河谷城址的核心。九城等级较高,城内事务繁多,故伊犁将军设官对伊犁九城进行统一管辖,如参赞大臣、领队大臣、抚民同知、理事同知官员,另有巡检、经纪等[2]。清人称:“九城并列于伊犁河北岸,东西相望,互为犄角,高山大河,表里环抱,形势之胜,甲于西域。”[3]因此,伊犁九城是本书研究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惠远老城遭到废弃以后,兴建了惠远新城,二者几乎没有同时发挥作用,伊犁九城一直由九座城组成,只是先后的组成稍有变化,惠远新城在清末接替了惠远老城的角色。九城中,本书主要研究惠远老城,在文献中一般称其为惠远城,也称旧城。因此,在本书中,若提到“惠远城”,即指惠远老城,而非惠远新城。
  伊犁河谷历史在清代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段为准噶尔部等势力占据时期,后段为清廷统治时期,二者一般以乾隆二十四年(1759)为界。前段该地地广人稀,人们多从事游牧活动,较少有营建工程,故本书的研究集中于后段。在这一阶段,清廷在伊犁河谷屯兵筑城,开始了大规模的驻防城建设工程。本书研究的年代下限为清王朝结束,即1912年。
  事实上,前述对研究对象地域和年代的界定主要是为明确研究主题所服务,并非严格死板的限定。本书出于切中研究主题的目的,在做相关讨论时会适当外延,地域范围可能会向四周扩大,时间区间可能会向前后延展。
  对伊犁河谷城址的研究可以从很多角度切入,本书主要是从考古学角度入手,以考古学材料为基础,同时尽可能地全面搜集文献材料,但仅将其作为辅助。材料收集完备后,通过类型学、地层学等考古学方法,对城址的相关遗存进行考古学解释,这就是本书所指考古学研究方法。从根本上来讲,考古学的目标是复原人类过去的历史。因此,本书*终的目标是尝试解决相关的历史问题,即通过围绕物质层面进行解释的方式,引发对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从而探索各族群(清代各民族兵员百姓)的行为活动模式,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在确定了研究范围的前提下,本书尝试以问题为导向,集中解决在一定学术史背景下提出的相关问题。而清代伊犁河谷城址具有*特的资料属性,是有效解决相关学术和现实问题的非常合适的材料。反之,通过拟解决的问题,可进一步认识到本书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标
  本书*先要解决的是“存在”这一根本性问题。只有确定了“存在”的驻防城,才有进一步研究的可能。这种“存在”,既包括驻防城在文献中的存在,也包括其在实地调查中的存在。二者多有交集,即在文献和调查中都可见,这种情况占大多数;只具其一,即文献中有记载而调查已不可见,抑或调查后判断为清代遗址但文献中没有记载。不论何种情况,都需要尽可能地穷尽文献史料,同时对伊犁河谷做区域系统调查,方可做到没有遗漏。而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才立得住脚,这也是本书的基本意义所在。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缘起1
第二节概念、目标与思路2
一、概念设定2
二、研究目标6
三、研究思路10
第二章研究范式述评13
第一节丰富的文献资料与单薄的考古工作13
一、文献资料13
二、历史研究19
三、考古调查与研究25
第二节城市考古与城市形态、“中心地”、“新清史”27
一、城市考古学27
二、城市形态学28
三、马克斯韦伯与施坚雅31
四、“边疆理论”与“新清史”33
第三章建置沿革35
第一节初建(乾隆二十六年至乾隆二十七年)37
一、塔勒奇城、绥定城和宁远城的营建37
二、厄鲁特营的整编44
三、东路、南路军台的设置44
第二节高潮(乾隆二十八年至乾隆三十五年)45
一、惠远老城、惠宁城及哈什回城的营建45
二、伊犁四营移驻河谷周边52
第三节完善(乾隆三十六年至同治二年)56
一、满城的扩建及建置的完善58
二、绿营城、回城的扩建61
三、拱宸城、广仁城、瞻德城、熙春城、阿奇乌苏堡的兴建64
四、卡伦布局基本完成75
第四节战乱(同治三年至光绪七年)78
一、回变军占领(同治三年至同治九年)78
二、沙俄侵占(同治十年至光绪七年)80
第五节重建(光绪八年至宣统三年)82
一、伊犁九城的择要修复82
二、惠远新城的修筑85
三、卡伦城的增修90
四、建置的调整93
第六节小结95
第四章考古调查98
第一节伊犁九城的调查及勘探99
一、塔勒奇城99
二、绥定城100
三、宁远城102
四、惠远老城103
五、惠宁城115
六、熙春城117
七、广仁城117
八、瞻德城118
九、拱宸城119
十、惠远新城120
第二节牛录城堡的调查125
一、乌珠牛录城堡126
二、依拉齐牛录城堡126
三、堆齐牛录城堡127
四、孙扎齐牛录城堡128
五、宁古齐牛录城堡129
六、纳达齐牛录城堡130
七、扎库齐牛录城堡130
八、寨牛录城堡132
第三节卡伦、营盘、军台、炮台的调查133
一、哈尔索胡尔卡伦133
二、契格尔干卡伦133
三、富尔干卡伦134
四、沙彦卡伦134
五、察罕额博卡伦135
六、登元卡伦136
七、河源卡伦137
八、头湖卡伦137
九、梧桐孜卡伦138
十、纳旦木卡伦139
十一、阿布散特尔卡伦140
十二、多兰图卡伦140
十三、吐库尔浑卡伦141
十四、洪纳海卡伦142
十五、哈桑卡伦142
十六、格登山卡伦143
十七、苏里季尔卡伦143
十八、纳林哈勒噶卡伦143
十九、惠远新城营盘144
二十、绥定城营盘147
二十一、瞻德城东营盘148
二十二、沙图阿满军台149
二十三、乔老克炮台149
第四节其他清代城址的调查150
一、火烧庄子古城150
二、哈什怀顺城151
三、索伦营城152
第五节小结152
第五章形制规划160
第一节伊犁九城的方形形制及城墙形态160
一、正方形城池的建设及扩建160
二、城墙的形态、构建及附属建筑168
三、规划思想184
第二节牛录城堡的多样形制及地方特征187
第三节卡伦、营盘的简单形制190
第四节小结194
第六章道路建筑197
第一节伊犁九城的道路197
第二节伊犁九城内部建筑202
一、钟鼓楼202
二、衙署205
三、营房民居215
四、仓库218
五、宗教建筑219
六、学校223
第三节伊犁九城外部建筑224
一、关城224
二、其他建筑230
第四节牛录城堡、卡伦的道路与建筑231
一、道路231
二、建筑231
第五节小结234
第七章选址与功能转型236
第一节伊犁驻防城与周边自然环境236
一、山脉237
二、河水243
三、谷地248
第二节“双核”军事驻防体系的构建250
一、筑城移民250
二、制度构建256
三、装备配置257
四、战役分析258
第三节商业化的兴起262
一、惠远、惠宁城的商业因素262
二、绥定、宁远城的商业崛起265
第四节小结266
第八章结论与反思269
第一节伊犁驻防城的考古学特征269
一、历史面貌269
二、保存情况271
三、考古特征272
第二节驻防城规划理念与“新清史”274
一、清代驻防城举要274
二、清代驻防城筑城理念的来源277
三、“边疆理论”和“新清史”反思281
第三节对相关理论的反思282
一、“理想城市”和“中心地”理论282
二、城市形态学285
三、城市考古学287
四、余论296
参考书目298
后记30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