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背景与概况
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017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位于太行山东麓北部、华北平原中部,北距北京108千米、东距天津100千米。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个县域以及高阳县龙化乡、任丘市苟各庄镇、鄚州镇和七间房乡,共33个乡镇,640个行政村,总面积1799.5平方千米。其中容城县总面积314平方千米,辖8个乡镇,127个行政村;雄县总面积524平方千米,辖9个乡镇,223个行政村;安新县总面积738.6平方千米,辖12个乡镇,207个行政村;龙化乡位于高阳县东北部,面积51.4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苟各庄镇位于任丘市北大门,面积60.3平方千米,辖23个行政村;鄚州镇位于任丘市西北部,面积58.96平方千米,辖30个行政村;七间房乡位于任丘市西北部,面积52.2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
1.2 地理环境
雄安新区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冀中平原中部,总体地势平坦开阔,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雄安新区南部为华北平原现存*大的常年积水湖泊白洋淀,源于太行山区的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拒马河等8条河流,构成扇形水系汇流于此。受河流淤积和侵蚀切割作用的影响,地形整体上呈现冲积平原的特点,但古河床高地和洼地也普遍发育:东部雄县一带主要为冲积扇扇前洼地,局部为微高地;鄚州、安州一线以南至高阳、任丘一带,主要为低平地、碟形洼地和古河床高地;北部容城、白沟一带,主要为相间排列的漕状洼地和古河床高地。雄安新区的环境变化*集中、也*为显著地体现在河湖水系的演变上,河湖水系的变迁使该区域的地貌结构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从而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活动提供了不同的环境背景,深刻影响着该区域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在考古学上体现为文物遗存的丰富多彩和埋藏环境的复杂多变。白洋淀大面积连续水域的出现与北宋何承矩为防御辽军而进行的大规模筑堤与围河密不可分。说明人类活动在受到自然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1.3 雄安三县历史沿革
雄安新区主要规划地——雄县、容城、安新三县,曾为北燕之域、燕南赵北之地,很早就在此建城或置县。
雄县,夏朝属有易氏,周庄王三年(前694年)燕桓候徙都临易(今容城县古贤村)。春秋时期为北燕之域,战国时期为燕国易邑地。西汉置易县,属涿郡。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世宗亲征伐辽,收复瓦桥关置雄州,雄州名源于此。明洪武七年(1374年)四月降雄州为雄县,雄县始名于此,并一直沿用至今。
容城县,周庄王三年(前694年)燕桓候徙都临易(今容城县南阳-古贤村一带)。秦代始置县,属上谷郡。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年),封匈奴降王徐卢为容城侯,始置容城侯国,容城之名由此发端。唐代曾赐名全忠县。宋辽以拒马河为界,形成南北两个容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置容城县,属京师保定府。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县治由城子村迁往现址。清朝,容城隶属直隶省保定府。
安新县,建置在沿革上较为复杂,各历史时期变化较大。战国初期为燕国辖域,后为燕南赵北地。时有葛城(今安州镇)、浑埿城、三台城。后几经归并,至元九年(1272年)安州、葛城、渥城复治,渥城县更名为新安县,安州继领葛城县。明代葛城县、新安县归入安州,安州降为安县。后复设安州(安县即废)和新安县,安州治新安县,属保定府。民国三年(1914年),安县(安州)与新安各取其名之*字合并为安新县,并沿用至今。
1.4 2017~2018年雄安新区文物调查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建设中“要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指示,着眼长远切实做好新区文物保护工作,为雄安新区科学规划和稳步建设提供考古依据,河北省文物局本着既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又有利于新区基本建设的原则,按照“保护为主,抢救**,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立即广泛动员,安排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协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河北省省直文博单位,保定市和雄安三县及其他市县文博力量组成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于2017年6月20日至7月20日和2017年10月20日至12月31日分两个阶段对雄安新区全域33个乡镇、640个行政村,总面积1770平方千米的规划范围进行了拉网式的文物调查,共确认不可移动文物263处,其中调查新发现120处,确认原在册文物143处。另外登记其他记录存档文物点176条,为研究、弘扬雄安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全面摸清了雄安新区文化遗存家底。在此次调查工作中,以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为主组成的第七调查组承担了雄安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共计登录近现代重要史迹和典型建筑60处(图1-1),包括陈调元庄园、陈子正故居,薛家胡同4号民居、魏家胡同23号民居、容城镇蔡氏民居、端村民居、西马三村民居、北冯民居等传统民居8处;抗蓆苇税凉亭、容城县大礼堂、梁庄小学、安新县老百货商店、宗家佐供销社、北边吴商店、东四庄商店、郝庄商店、幸福桥、跃进桥、新盖房枢纽、西槐清真寺等典型建筑12处;烈士墓、烈士塔、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堂、碑)等革命纪念设施25处;雁翎队打包运船遗址、苟各庄伏击战旧址、板家窝战斗遗址、小庄村战斗遗址、大田庄东头庙吕正操杨成武指挥部旧址、米家务冀中十分区旧址、杨庄冀中抗日堡垒村遗址、中青村惨案遗址、端村惨案遗址、日军扒堤放水惨案遗址、佐各庄惨案遗址、西侯留惨案遗址等重要史迹12处;其他还有名人墓即陈子正墓1处、民国碑刻2处。其中,陈调元庄园、陈子正故居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蓆苇税凉亭、容城烈士塔、西槐清真寺等15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统民居是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洋淀地区普通传统民居均为四合院布局。平顶房一进院居多。也有多进院落的硬山顶和卷棚顶建筑。从功能上讲有正房、厢房、耳房、门楼、影壁、倒座等。从建筑结构方面看均为木构梁架青砖砌筑。屋顶形态有平顶、卷棚顶,部分平顶房前后坡檐,个别前坡檐。卷棚顶均为硬山建筑。墀头和檐脊饰砖雕。
部分硬山卷棚顶建筑前出廊。正房和倒座一般面阔三间或五间,厢房面阔两间或三间。耳房面阔一间。房屋进深一间或两间。门窗装修较简洁,院门多为对开撤带门,部分装饰铺*衔环,门槛外有抱鼓石。房门有板门和隔扇门两种。窗分为墙窗和槛窗、横披窗三种,窗格形式多为方格、码三箭或套方步步锦、灯笼锦等。此次调查登录8处民居建筑,保存较好的有陈调元庄园和陈子正故居,现均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章 雄安新区近现代传统民居
2.1 陈调元庄园
陈调元庄园位于安新县同口镇同口村北。庄园于1904年动工,1922年冬建成,占地面积437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620平方米。由三进四合院组成,共建有房屋46间。大门设在东南角。一进院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南房五间,西南角有小院;二进院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三进院正房九间,东头二进间由东西隔墙分为里外屋,并带有地下室,东西配房各三间。各院落正房均有台基踏步,硬山卷棚布瓦顶,木结构梁架,带前廊,前檐施柱,墙体地面以下用条石所砌,地面以上青砖磨光对缝。厢房屋顶形式较特殊,平顶,前后起脊砖檐,两山墙向上砌女儿墙,顶端挂瓦。各建筑之间由回廊相通,方格玻璃窗,分内外两层。
陈调元,同口村人,曾任国民党军长、安徽省主席兼督军、山东省主席兼督军、军事参议院院长等职。整个院落做工精细,布局合理,甚为壮观。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较好(图2-1~图2-6)。
图2-1 陈调元庄园全景
目录
第一章 背景与概况 1
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1
1.2 地理环境 2
1.3 雄安三县历史沿革 2
1.4 2017~2018年雄安新区文物调查 3
第二章 雄安新区近现代传统民居 5
2.1 陈调元庄园 6
2.2 陈子正故居 10
2.3 薛家胡同4号民居 15
2.4 魏家胡同23号民居 18
2.5 蔡氏民居 21
2.6 端村民居 27
2.7 西马三村民居 32
2.8 北冯民居 34
第三章 雄安新区近现代典型建筑 37
3.1 新盖房水利枢纽 38
3.2 幸福桥 42
3.3 跃进桥 44
3.4 安新县老百货商店 45
3.5 东四庄供销社 47
3.6 郝庄商店 48
3.7 宗家佐供销社 49
3.8 北边吴商店 50
3.9 梁庄小学 51
3.10 容城县大礼堂 53
3.11 抗蓆苇税凉亭 54
3.12 西槐清真寺 57
第四章 雄安新区近现代重要史迹 59
4.1 大田庄东头庙杨成武、吕正操等抗日指挥部旧址 62
4.2 冀中军区十分区驻地旧址 66
4.3 冀中抗日堡垒村杨庄旧址 67
4.4 板家窝战斗遗址 68
4.5 佐各庄惨案遗址 69
4.6 端村惨案遗址 70
4.7 日军扒堤放水惨案遗址 72
4.8 雁翎队打包运船遗址 74
4.9 中青村惨案遗址 76
4.10 苟各庄伏击战遗址 77
4.11 雄县小庄歼灭战遗址 78
4.12 西侯留惨案遗址 79
第五章 雄安新区近现代革命纪念设施 80
5.1 容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82
5.2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83
5.3 容城烈士塔 84
5.4 北后台烈士陵园 87
5.5 雄县烈士陵园 90
5.6 南冯烈士陵园 92
5.7 程岗烈士陵园 95
5.8 梁神堂烈士陵园 97
5.9 米家务烈士陵园 100
5.10 安州烈士塔 105
5.11 赵北口烈士祠 107
5.12 西龙化烈士碑 110
5.13 南庄子烈士纪念碑 112
5.14 佐各庄烈士墓 114
5.15 圈头烈士祠 115
5.16 于庄烈士墓 116
5.17 北剌剌地烈士墓 117
5.18 梁庄烈士碑 118
5.19 刘李庄烈士纪念碑 119
5.20 采蒲台烈士祠 121
5.21 西良淀烈士碑 123
5.22 辛璞田烈士祠 124
5.23 贾老巴烈士祠 126
5.24 李致光烈士祠 128
5.25 张老棉烈士墓 129
第六章 雄安新区其他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 130
6.1 陈子正墓 131
6.2 马家庄蚕姑祠碑刻 132
6.3 李茂村太阳佛殿碑刻 133
第七章 雄安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价值评估与分级 134
7.1 雄安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A级(7处) 137
7.2 雄安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B级(20处) 139
7.3 雄安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C级(14处) 144
7.4 雄安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D级(19处) 148
第八章 雄安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研究 151
8.1 关于A级不可移动文物 152
8.2 关于B级不可移动文物 152
8.3 关于C级不可移动文物 154
8.4 关于D级不可移动文物 155
附表 雄安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一览表 157
后记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