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万州糖坊墓群(精)/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
0.00     定价 ¥ 2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61224
  • 作      者:
    编者: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责编:李茜//郝莎莎|总主编: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水利局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糖坊墓群位于重庆市万州区五桥陈家坝办事处晒网村,2001年、2002年和2005年,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考古队,发掘面积8100平方米,发现墓葬38座,共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套)。 这批墓葬埋藏有序,时代承续,保存较好,为重庆三峡地区保存较好的汉代至六朝家族墓地,墓葬形制多样而统一,随葬品丰富,为研究峡江地区汉代至六朝的埋葬制度以及社会习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者,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广大文物考古爱好者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地理位 置
糖坊墓群位于重庆市万州区五桥陈家坝办事处晒网村,地处长江南岸,西距万州市区约10千米。位于东经108°26′30″,北纬30°34′13″,海拔135~152米。整个墓群北临长江,东、西两面傍小河,南倚山峦,是一处平坦的坪坝,因渔民常在此晒渔网,且坝子又像一张撒开的网,故又叫作晒网坝。坝子呈东西狭长形,1995年南京大学考古系在此地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墓葬砖等遗物,根据此地老百姓传说曾有制糖的糖坊,因此命名为糖坊遗址(图一;图版一、图版二)。
晒网坝上原有晒网村,村民居住较为分散,种植了成片的柑橘树,因为三峡大坝的修建,村民整体搬迁到山里的大河坝,考古队进驻的时候村里村民陆续搬迁,空闲的民房成为考古队驻地,还没有搬迁的村民成为考古发掘的主力,最先要向为三峡大坝搬迁的朴实的重庆村民致敬,他们作出了非常大的牺牲,其次,要衷心感谢重庆市文化局、万州三峡博物馆的同仁们,他们为来自遥远异乡的考古队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圆满完成了考古发掘任务。
第二章 发掘经过
为配合三峡水利工程建设,2001年、2002年和2005年,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滕州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领队王守功,执行领队李大营(2004年后为杨波),副领队于秋伟、肖贵田、禚柏红,成员包括王元平、孙柱才、苏昭秀、魏慎玉、杨爱国、杨三军、杨三辰、魏慎军、李猛等人。2001年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发现墓葬16座;2002年发掘面积2400平方米,发掘现墓葬10座;2005年发掘面积3200平方米,发现墓葬12座,共计发掘面积81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38座,另外还有陶窑2座(图二),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文物考古资料,也为重庆三峡博物馆和万州区博物馆增添了许多珍贵的展品。
如此广阔的面积仅仅依靠考古队是无法完成的,当地的村民给予了我们非常大的帮助,这里民风淳朴,村民很快和考古队成为了好朋友,到第二次发掘时就形成了核心队伍,不仅承担民工的工作,还能分担技工的工作,考古队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嫡系部队,至今还记得他们很多人的名字:肖永贵、熊道生、肖永会、何兰 数量达到20多人,为我们的考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还要特别感谢万州区博物馆周启荣同志,他不仅脾气好,常年驻守工地,而且富有和村民打交道的经验,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考古工地还获得过国家文物局专家验收组的表扬。
考古工作是艰苦的,空地很少,除了民居,就是种植的柑橘树,工作只能见缝插针地进行,柑橘对北方人来说是稀罕物,大家等不到柑橘红就吃得牙倒胃酸,从此再没有人去碰。重庆的冬天阴冷多雨,工作无法进行,后来在老乡的指导下搭起了棚子,工作终于顺利起来。发掘区和驻地相隔很远,路上泥泞难行,又专门买了防滑的绿帆布鞋,一身打扮像极了重庆山城常见的棒棒军,现在想起来还是不禁莞尔。还要适应的是饮食,重庆饮食以麻辣为主,主食为米饭,让我们考古队北方的胃受尽折磨,幸运的是肖永会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我们从此不再为饮食发愁了。
如今的晒网坝已然随着三峡大坝蓄水而沉入长江,只有枯水年份才能见到,就像我们考古队员的青春岁月,一去不返,只有在梦里回想起来,想回万州,回大河坝,看一下老乡们,顺带找寻一下失落的青春。
第三章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
在发掘墓葬中,以汉代墓葬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汉代墓葬中,东汉墓数量较多,均为砖(石)室墓,墓葬形制有刀形、“凸”字形、长方形等。仅发现一座蜀汉砖室墓。六朝墓葬也较多,均为砖室墓,墓葬形制有“凸”字形和长方形等。
报告采取时代顺序编写,同为一个时代的区分墓葬形制,随葬品采用选取标本的办法,因为是汉墓,故不再分型式,标本选取遵循不同样式尽量选取的方针。
下面将汉代和六朝墓葬按照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介绍如下:
墓葬编号采用原编号,就是年份+字母缩写+墓葬编号的形式,其中字母缩写第一位为“C”,代表重庆市,第二位为“W”,代表万州区,第三位“T”代表糖坊墓群,这次考古报告不再重新编号。
一、东汉墓
共发现14座。其中砖室墓12座,石室墓2座。东汉墓形制特征与六朝墓差别不大,主要是墓砖的区别。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墓葬习俗上,东汉墓多为家族合葬墓,砖室墓多次打开,墓室中按照分区放置多对夫妻,甚至甬道中也放置,随葬品按照墓主人的位置分别摆放,导致墓葬随葬品非常丰富,最多的甚至连下脚的地方也没有。这种埋葬方式也成为峡江地区东汉墓的重要特点。
(一)砖室墓
1. 2001CWTM1
位于发掘区的西南,墓向170°。
(1)墓葬形制
砖石墓,平面呈刀形,墓葬由甬道和墓室组成,总长5.26米。甬道长2.14、宽1.84米;墓室为横长方形,长3.12、宽3.5米。墓葬保存尚好,有的地方还保留了起券的弧壁,现存最高高度为1.28米(图三)。墓底以整砖及半块的碎砖铺设,排列较为整齐。墓内仅见子母口券砖,砖长约40、宽18、厚8厘米。券砖又分长方形和楔形两种。砖纹为菱形纹。
(2)葬具葬式
在墓室的东侧发现了3具头骨,肢骨较多,但十分零乱,看不出人体形状;另外,在清理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细小的骨头,似是家禽类动物骨骼。
(3)出土器物
共出土器物52件。主要集中在墓室的入口处,其中陶器46件、琉璃耳珰3枚。
1)陶器 46件。
罐 9件。均为泥质陶。2001CWTM1∶2,敞口,方唇,颈部内束,鼓腹,平底。口径8.8、腹径8.9、底径4.8、高5.8厘米(图四,1;图版三,1)。2001CWTM1∶4,圆唇,折沿,束颈,鼓腹,平底。口径9、腹径10.5、底径4.8、高6厘米(图四,2;图版三,2)。 2001CWTM1∶15,敞口,圆唇,折沿,束颈,鼓腹,平底。口径9.2、腹径9.9、底径4.8、高5.8厘米(图四,3;图版三,3)。2001CWTM1∶41,直口,尖唇,溜肩,鼓腹,下腹斜收,下腹有弦纹,平底。口径7.2、腹径10.6、底径6、高6.2厘米(图四,4;图版三,4)。 2001CWTM1∶51,直口,方唇,卷沿,溜肩,鼓腹,下腹斜收,平底。口径6.8、腹径9.2、底径 6、高5.2厘米。2001CWTM1∶5,直口,方唇,卷沿,溜肩,折腹,下腹斜收,平底。口径6.8、腹径9.8、腹径9.2、底径5、高4.6厘米。2001CWTM1∶12,侈口,方唇,短颈,溜肩,折腹,下腹斜收,平底。口径9.2、腹径11.2、底径5.2、高6.8厘米。2001CWTM1∶44,侈口,方唇,短颈,溜肩,折腹,下腹斜收,平底。口径7.2 、腹径9.8、底径4.4、高5.8厘米。2001CWTM1∶11,圆唇,卷沿,溜肩,尖圆腹,平底。口径8、腹径11.2、底径5.2、高5.7厘米。
钵 10件。均为泥质红陶。标本2001CWTM1∶29,敞口,平折沿,深腹,腹壁较直,下腹内收,平底。腹饰一道凸弦纹。口径13.2、底径5.6、高11.2厘米(图四,5;图版三,5)。标本2001CWTM1∶32,敞口,平折沿,弧腹,圜底。口径13.6、高4.6厘米(图四,6;图版三,6)。2001CWTM1∶39,敞口,平折沿,腹部微鼓,平底。腹饰两道凹弦纹。口径10.4、底径5.2、高4.32厘米(图四,7;图版四,1)。标本2001CWTM1∶47,敞口,卷沿,斜腹,平底。口径11.6、底径5.6、高4.3厘米。标本2001CWTM1∶45,敞口,平沿,圆唇,上腹稍直,下腹内收,平底。口径11.2、底径4.8、高4.5厘米。标本2001CWTM1∶36,敞口,平折沿,斜腹,平底。腹饰一道凹弦纹。口径14.8、底径4、高9.2厘米。标本2001CWTM1∶3,卷沿,侈口,平底。口径11.2、底径5、高3.8厘米。
平底罐 7件。均为夹砂灰陶。标本2001CWTM1∶13,圆唇,直口,圆肩,鼓腹,下腹内收,平底。口径4.4、腹径10、底径6.8、高7厘米(图四,8;图版四,2)。标本 2001CWTM1∶26,尖唇,敛口,筒形腹,腹微鼓,平底。腹饰两道凹弦纹。口径8.8、腹径12.9、底径10、高13.4厘米(图四,9;图版四,3)。标本2001CWTM1∶50,尖唇,直口,卷沿,斜直腹,平底。腹饰一道凹弦纹。口径8.8、腹径10、底径6.8、高9.5厘米(图四,10;图版四,4)。标本 2001CWTM1∶7,卷沿,敞口,筒形腹,平底。腹饰一道凹弦纹。口径9.2、腹径12.4、底径9.2、高13厘米。标本2001CWTM1∶27,尖唇,子母口,筒形腹,腹微鼓,平底。腹饰一道凹弦纹。口径9.2、腹径12.8、底径9.2、高23.4厘米。
壶 5件。均为泥质红陶。标本2001CWTM1∶14、2001CWTM1∶49,侈口,平沿,圆唇,长直颈,弧肩,扁圆腹,高圈足。覆碟式盖,顶部有环形纽。腹部饰一对铺衔环和五周凹弦纹。红胎绿釉,器表施釉多已脱落。口径 16、盖径 16、腹径 21、底径 18.4、通高 37.2厘米(图四,11;图版四,5)。标本2001CWTM1∶35、2001CWTM1∶37,盘口呈喇叭状,平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地理位置(1)
第二章 发掘经过(2)
第三章 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4)
一、东汉墓(4)
二、蜀汉墓(47)
三、六朝墓(51)
四、其他遗迹(95)
第四章 墓葬形制与年代(100)
一、墓葬形制(100)
二、随葬品组合(100)
三、年代推定(101)
第五章 主要收获(102)
插图目录
图一 地理位置示意图(1)
图二 发掘区位置图(3)
图三 2001CWTM1平、剖面图(5)
图四 2001CWTM1出土陶器(7)
图五 2001CWTM1出土器物(8)
图六 2001CWTM2平、剖面图(10)
图七 2001CWTM2出土陶器(11)
图八 2001CWTM2出土器物(13)
图九 2001CWTM4平、剖面图(15)
图一○ 2001CWTM4、2001CWTM5、2001CWTM6出土器物(16)
图一一 2001CWTM5平、剖面图(17)
图一二 2001CWTM6平、剖面图(18)
图一三 2001CWTM9平、剖面图(20)
图一四 2001CWTM9出土陶器(21)
图一五 2001CWTM12平、剖面图(22)
图一六 2001CWTM12出土陶器(23)
图一七 2001CWTM12出土器物(25)
图一八 2001CWTM14平、剖面图(26)
图一九 2001CWTM14出土陶器(27)
图二○ 2005CWTM1平、剖面图(28)
图二一 2005CWTM1出土陶器(29)
图二二 2005CWTM1出土陶器(31)
图二三 2005CWTM1出土器物(33)
图二四 2005CWTM10平、剖面图(34)
图二五 2005CWTM10出土器物(35)
图二六 2005CWTM11平、剖面图(36)
图二七 2005CWTM11出土陶器(37)
图二八 2005CWTM11出土陶器(39)
图二九 2005CWTM11出土器物(41)
图三○ 2005CWTM12平、剖面图(42)
图三一 2005CWTM12出土器物(43)
图三二 2001CWTM11平、剖面图(44)
图三三 2001CWTM13平、剖面图(45)
图三四 2001CWTM13出土陶器(46)
图三五 2001CWTM10平、剖面图(48)
图三六 2001CWTM10出土陶器(49)
图三七 2001CWTM10出土器物(50)
图三八 2001CWTM3平、剖面图(52)
图三九 2001CWTM8平、剖面图(53)
图四○ 2001CWTM15平、剖面图(54)
图四一 2001CWTM15出土器物(55)
图四二 2001CWTM16平、剖面图(56)
图四三 2001CWTM16出土器物(57)
图四四 2002CWTM1平、剖面图(58)
图四五 2002CWTM1出土器物(59)
图四六 2002CWTM2平、剖面图(61)
图四七 2002CWTM2、2002CWTM3、2002CWTM4出土器物(62)
图四八 2002CWTM3平、剖面图(63)
图四九 2002CWTM4平、剖面图(64)
图五○ 2002CWTM5平、剖面图(65)
图五一 2002CWTM5出土瓷器(67)
图五二 2002CWTM5出土器物(68)
图五三 2002CWTM6平、剖面图(69)
图五四 2002CWTM6出土瓷器(71)
图五五 2002CWTM6出土器物(72)
图五六 2002CWTM7平、剖面图(74)
图五七 2002CWTM7出土瓷器(75)
图五八 2002CWTM8平、剖面图(76)
图五九 2002CWTM8、2002CWTM9出土器物(77)
图六○ 2002CWTM9平、剖面图(78)
图六一 2002CWTM10平、剖面图(80)
图六二 2002CWTM10出土器物(81)
图六三 2005CWTM2平、剖面图(82)
图六四 2005CWTM2出土器物(84)
图六五 2005CWTM6平、剖面图(86)
图六六 2005CWTM6出土器物(87)
图六七 2005CWTM7平、剖面图(88)
图六八 2005CWTM7出土器物(89)
图六九 2005CWTM8平、剖面图(90)
图七○ 2005CWTM8出土瓷器(90)
图七一 2005CWTM9平、剖面图(91)
图七二 2005CWTM9出土器物(92)
图七三 2001CWTM7平、剖面图(94)
图七四 2001CWTM7出土瓷器(95)
图七五 2005CWTM3平、剖面图(96)
图七六 2005CWTM4平、剖面图(97)
图七七 2005CWTM5平、剖面图(97)
图七八 2002CWTY1平、剖面图(98)
图七九 2002CWTY2平、剖面图(99)
图版目录
图版一 糖坊墓群全景(由南向北)
图版二 糖坊墓群全景(由西向东)
图版三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四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五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六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七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八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九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一〇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一一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一二 糖坊墓群墓葬场景
图版一三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一四 糖坊墓群墓葬场景
图版一五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一六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一七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一八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一九 糖坊墓群墓葬场景
图版二〇 糖坊墓群墓葬场景
图版二一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二二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二三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二五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二六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二七 糖坊墓群墓葬场景
图版二八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二九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三〇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三一 糖坊墓群出土铜器
图版三二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三三 糖坊墓群墓葬场景
图版三四 糖坊墓群墓葬墓砖
图版三五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三六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三七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三八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三九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四〇 糖坊墓群墓葬场景
图版四一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四二 糖坊墓群出土瓷器
图版四三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四四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四五 糖坊墓群出土瓷器
图版四六 糖坊墓群墓葬场景
图版四七 糖坊墓群出土瓷器
图版四八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四九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五〇 糖坊墓群出土瓷罐
图版五一 糖坊墓群出土瓷器
图版五二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五三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五四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五五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五六 糖坊墓群出土瓷器
图版五七 糖坊墓群墓葬墓砖
图版五八 糖坊墓群出土瓷器
图版五九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六〇 糖坊墓群墓葬场景
图版六一 糖坊墓群出土陶器
图版六二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六三 糖坊墓群出土瓷器
图版六四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六五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六六 糖坊墓群出土瓷器
图版六七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六八 糖坊墓群出 土器物
图版六九 糖坊墓群墓葬场景
图版七〇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七一 糖坊墓群出土器物
图版七二 糖坊墓群出土瓷器
图版七三 糖坊墓群墓葬墓砖
图版七四 糖坊墓群发掘整理工作照
图版七五 糖坊墓群发掘工作照
图版七六 糖坊墓群发掘工作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