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巫山龙头山(精)/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
0.00     定价 ¥ 2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57883
  • 作      者:
    编者: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责编:王光明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报告所公布的是2004、2007和2008年巫山龙头山遗址及墓葬的发掘资料,主要有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63座,另发掘汉代遗址142平方米,清理窑和灰坑各1座。本报告对以上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进行了相应讨论。龙头山遗址及墓葬资料为三峡地区考古提供了一批新的资料,尤其对墓葬的分期断代不无裨益。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文物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和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三峡库区考古及龙头山发掘缘起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届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1993年9月27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撤销原四川省重庆市,设立重庆直辖市。
1992年,在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通过伊始,国家文物局随即成立了“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1994年3月以后,按照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要求,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文物研究所组成的“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成立,负责制定三峡工程淹没区和移民迁建区的文物保护规划工作。从1993年11月开始,国家文物局先后组织并委托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组织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库区文物调查和试掘。到1996年5月,在库区范围内发现并确认地下文物点计829处,地面(含水下)文物点453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所涉22个县的文物保护规划报告。
从1997年开始,“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国各地考古和古建筑专家奔赴三峡,进行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和地面文物保护工作。
2004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重庆市文化局三峡办委托,承担三峡工程库区巫山县龙头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双方签订了工作合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指派本所研究员尹检顺为领队,怀化市文物处向开旺为执行领队,将项目及经费转给了怀化市文物处,具体承担发掘工作。后又于2007年和2008年进行了两次补充发掘,均按这一方式进行。
第二节地理位置、地貌及生态环境
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从中南部穿过,地跨长江巫峡两岸,东邻湖北省巴东县,南界湖北省建始县,西际奉节县,北抵巫溪县。地理坐标东经109。33'~110。11',北纬30。45'~31。28'。最低海拔仅73.1米,最高海拔2680米(图版一)。
本报告所谓“龙头山”本名“上溪”(详后),位于巫山县大溪乡龙头山村,为巫山县西界,东距巫山县城约30千米。坐落大溪河口的左岸,西面紧邻奉节县地,与著名的大溪遗址毗邻,西距奉节县城约10千米。北约3千米为瞿塘峡。地理坐标:东经109。30'31〃,北纬31。0'15〃,海拔140~175米(图一;图版二)。
“大溪河”又名“黛溪河”,乃音转之异,是长江南岸的一级支流。自西南向东北与横贯东西的长江交汇于瞿塘峡口,全长16千米。
巫山县位于大巴山弧形构造、川东褶皱带及川鄂湘黔隆褶带三大构造体系接合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3个中山区与3个条状低山区相间排列,丘陵平坝散布其间。大巴山、巫山、七曜山三大山脉交汇于巫山县境内,巫山山脉矗立东南,为川鄂界山;大巴山山脉亘峙北部,县境部分为其南坡;七曜山山脉横亘中部。构成“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的地貌景观。山地总面积97%以上,其中,中山约60%、低山约36%、丘陵平坝4%。长江横贯东西,大宁河、抱龙河等七条支流呈南北向强烈下切,地貌上呈深谷和中低山相间形态,地形起伏大,坡度陡,谷底海拔多在300米以内。区内出露地层为沉积岩地层,自寒武系至侏罗系均有出露,另有第四系零星分布,岩层软硬相间,次级褶皱及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构造地质背景复杂。
巫山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春天回春早,但不稳定,常出现低温阴雨及寒潮。夏季长,气温高,降水多而集中,常有暴雨,间有洪涝,且多伏旱。秋季气温下降快,常阴雨绵绵。冬季短,气候温和而少霜雪。具有亚热带季风性暧湿气候特征。境内气候要素水平差异小,垂直差异十分明显。海拔每增高100米,年均气温递减0.66°C,无霜期递减10天左右,构成显著的立体气候特征。
巫山县自然资源丰富。植物为生产利用者近1000个品种。粮食作物有玉米、洋芋、红苕等;食用油料有芝麻、油菜、茶树等;蔬菜有叶菜、瓜类、豆类等;木本油料有木卷子、油桐等;林木有松、柏、落叶栎、红桦、桑、香樟、重阳木、银杏、红豆、珙桐、三尖杉等;水果有猕猴桃、李子、柑橘、梨、桃、杏、柿、枣等;药材有黄连、党参、金银花、淫羊藿、牛膝、桔梗、杜仲、厚朴、贝母、天麻等;野生饲草有禾本科、豆科、菊科等。
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金丝猴、鬣羚、牛羚、白唇鹿,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鸳鸯、大鲵、红腹角雉、白尾椎红雉、绿尾红雉,国家三类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猞猁、獐、马鹿、斑羚、白冠长毛雉、红腹锦鸡等。有各种野鸟100余种,有豺、狼、熊、野猪、鹿等走兽50余种。
全县土壤有7个土类,以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土、石灰岩土、山地黄棕壤土、山地棕壤为主。巫山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原料、非金属矿四大类,其中以煤、铁、硫铁矿、石灰石、硫储量最多,还有磷、铜等。其中煤炭分布广泛,储量约1.5亿吨,煤质为低硫低灰和中硫中灰无烟煤。石灰石分布极为广泛,约占全县辖区面积60%,总储量约1亿吨。
第三节巫山古代文明及历史变迁
在三峡库区的考古调查中,新发现和确认古代文化遗存数十处,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主要分布于三峡水库淹没区以内。在三峡考古大会战中对这些古代遗存进行了全面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三峡地区考古学文化体系。
一、旧石器时代
(一)龙骨坡遗址
早在距今约200万年前,远古人类就已经在位于三峡腹地的巫山县域内繁衍生息。1985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以及黄万波、李宣民等人在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的龙骨坡首次发现古人类化石,1986年10月24日再次发现古人类化石。所出古人类化石两件,其一为左侧下颌骨残块,其二为1枚上门齿。经鉴定,两件化石为同一种属,分属两个个体,被命名为“巫山人”。为直立人巫山亚种。199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再次由黄万波领队对龙骨坡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除出土有动物化石外,还伴出了一批石制品,有手镐、薄刃斧、砾石砍砸器、大石片、石锤等。据对“巫山人”地层标本采用氨基酸测年及数据分析,“巫山人”生活年代为距今204万~201万年,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早期。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龙骨坡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①参考“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转中共巫山县委党史研究室“巫山县情概览”。
(二)迷宫洞遗址
迷宫洞遗址位于巫山县抱龙镇马坪村,1999年春,个体户朱开均在一土名“迷宫洞”的洞穴中发现较多动物化石。同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先生主持对迷宫洞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出土各类动物化石300余件,最为重要的是出土了两件古人类化石及数十件石制品。两件人类化石属于同一个体的左、右顶骨,其特征与“资阳人”化石接近。由于此地当时属河梁区新建村,故命名为“河梁人”。据14C测年表明,“河梁人”年代距今约1.5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末期的晚期智人阶段。
二、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巫山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以大溪遗址为代表。大溪遗址位于大溪河人长江处的左岸,与龙头山遗址及墓地紧邻。
巫山县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起步较早。1925年至1926年,美国学者纳尔逊等一行人在三峡考察过程中,在巫山大溪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河边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片若干,并在山坡断面上观察到包含有鱼骨、人骨的地层堆积。由此确定该地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而揭开了三峡考古的历史篇章。
此后的1958年、1959年和1975年,由四川省相关文物考古部门对大溪遗址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调查和发掘。大溪遗址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且自成体系,其年代属新石器时代中期。由此,以大溪遗址命名该类遗存为“大溪文化”,该文化名称沿用至今。其分布范围覆盖长江中上游地区,根据其区域差异,又分为若干地域类型②。
在龙头山遗址和墓葬向东6千米的错开峡口东侧还有一处锁龙遗址也较重要。1997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该遗址为一处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址③。
三、夏商周时期
(一)巫山三代文化遗存
三代文化遗存在巫山并不鲜见。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巫山大昌西坝遗址中发现了类似中原夏商时期的陶器。夏商时期的峡区属于古代巴人的主要生活区域,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众多具有巴文化特色的器物,考古界称之为“早期巴人遗存”。
西周时期,楚文化开始越过深峡的“楚蜀鸿沟”,向土著巴文化渗透、融合。有学者认为,大昌双堰塘遗址是西周时期巫峡以西的峡江地区唯一可以确认的具有较多楚文化因素的遗址。其遗存分为两组,其中甲组遗存属于土著巴文化,占据主流地位。乙组遗存数量较少,但与鄂西地区早期楚文化遗存类似,应视为早期楚文化在峡江地区崭露头角。双堰塘遗址的年代为西周中、晚期。
东周以后,楚文化向峡江地区迅速渗透并向纵深发展,逐渐取代土著文化而占据主导地位。以春秋时期的跳石、蓝家寨以及大溪遗址晚期遗存为代表,东西贯穿巫山县境。跳石遗址位于巫峡内,该遗址出土的陶鬲、罐、豆、钵、盘、壶、瓮、缸等都是典型的楚文化遗物,年代属春秋中期。但遗址中仍有一定数量的巴文化遗物。跳石遗址紧邻鄂西,是楚文化西渐的一个重要据点。蓝家寨遗址位于大宁河的大昌古镇,性质与跳石遗址接近,年代略晚。大溪遗址处于巫山县的西界,主体内涵为新石器时代。但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显示,楚文化遗存在该遗址也有分布,且相当单纯,巴文化遗物很少见,时代为春秋晚期。大溪遗址是目前所见典型的楚文化遗存在春秋时期分布最西端的一个点。这时期的楚文化墓葬在巫山也时有发现,如水田湾第一期墓,秀峰一中M3、M4,蓝家寨以及塔坪等。
巫山战国遗存以中、晚期墓葬为主,楚文化因素占主导地位,有瓦岗槽、琵琶州、麦沱、塔坪等。巴蜀文化因素依然不绝如缕,还有越文化因素和秦文化因素等,即所谓“复合文化墓葬”①。
(二)巫山三代历史背景
中国进人历史时期之初的夏商周时期,文字虽然已经诞生,但留存下来的则相当稀少,出土文献如凤毛麟角,传世的更不待说,奇少且语焉不详,又羼杂许多神怪色彩,可信度很低。
《尚书 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康熙《巫山县志》“建制沿革”曰:“《禹贡》荆州之域,周为夔子国,后人楚。”又据《山海经 大荒南经》:“有载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载处,是谓巫载民。巫载民盼姓。”谓:“巫山载民分盼姓,帝竣(俊)后。”②此说殊为不经。
夔子国有一定的史料依据。《国语 郑语》曰:“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芈姓,夔越不足命也。”韦昭注曰:“夔越,芈姓之别国也。楚熊绎六世孙曰熊挚,有恶疾,楚人废之,立其弟熊延。挚自弃于夔,其子孙有功,王命为夔子。”③《史记 楚世家》:“成王三十九年(前633),灭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裴細集解引服虔曰:“夔,楚熊渠之孙,熊挚之后。夔在巫山之阳,秭归乡是也。”④如然,则夔子国辖域应涵盖三峡地区,巫山为所领属。后来位于奉节的夔州府及夔门之名亦应源自夔子国。夔子国立国大致在西周晚期的共和前巫山龙头山后,初为楚的附庸国,后判楚(不祀楚的先祖祝融、鬻熊),春秋中期为楚所灭,正式纳人楚国版图,并指派令尹子玉城夔。楚国人主峡江地区后,巴人向西退保。
子玉城夔之后的设治情况不得而知,峡江地区设治最早见于楚威王时期的巫郡和黔中郡。汉刘向辑录《战国策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①黔中也应是郡名,黔中郡和巫郡都位于楚国的西境。在湘西里耶秦简出土以前,对这段话的解释多有歧义。多数学者都认定,黔中郡应在今湘西北地区,或曰郡治在沅陵县的窑头古城,或曰在常德临沅古城。主要是基本没有人将“洞庭”视为郡名。里耶秦简出土后,彻底颠覆认知,简牍中只有“洞庭郡”,却不见黔中郡。虽然《战国策》中的“洞庭”为战国中晚期,里耶简为秦,但毫无疑问,就洞庭郡而言,秦是承袭了战国的郡名。苏秦将楚国的疆界四至说得很具体,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苏秦这段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三峡库区考古及龙头山发掘缘起(1)
第二节 地理位置、地貌及生态环境(1)
第三节 巫山古代文明及历史变迁(3)
一、旧石器时代(3)
二、新石器时代(4)
三、夏商周时期(4)
四、秦汉(7)
五、六朝(10)
六、隋唐五代(11)
七、宋元(11)
八、明清(12)
九、民国以后(13)
第四节 调查、勘探与发掘(13)
第五节 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15)
第二章 历年调查、勘探与发掘资料(20)
第一节 2004年调查勘探(20)
第二节 2004年遗址发掘(22)
一、地层及出土物(22)
二、H1及出土物(24)
三、Y1及出土物(28)
第三节 2004年发掘墓葬(30)
一、M1(30)
二、M2(30)
三、M3(35)
四、M4(36)
五、M5(36)
六、M6(38)
七、M7(40)
八、M8(54)
第四节 2007年发掘墓葬(56)
一、M9(56)
二、M10(59)
三、M11(61)
四、M12(61)
五、M13、M14(63)
六、M15、M16(65)
七、M17(72)
八、M18(75)
九、M19(76)
十、M20(78)
十一、M21(80)
十二、M22(82)
十三、M23(84)
第五节 2008年发掘墓葬(85)
一、M24(86)
二、M25(86)
三、M26(87)
四、M27(88)
五、M28(89)
六、M29(90)
七、M30、M31(91)
八、M32(93)
九、M33(94)
十、M34(94)
十一、M35(96)
十二、M36(97)
十三、M37(98)
十四、M38(99)
十五、M39(101)
十六、M40(102)
十七、M41(104)
十八、M42(105)
十九、M43(106)
二十、M44(108)
二十一、M45(110)
二十二、M46(111)
二十三、M47(112)
二十四、M48(113)
二十五、M49(114)
二十六、M50(117)
二十七、M51(118)
二十八、M52(118)
二十九、M53(119)
三十、M54(120)
三十一、M55(122)
三十二、M56(123)
三十三、M57(124)
三十四、M58(126)
三十五、M59(129)
三十六、M60(131)
三十七、M61(132)
三十八、M62(133)
三十九、M63(135)
四十、采集器物(136)
第三章 遗址及墓葬断代论述(139)
第一节 遗址及遗迹(139)
第二节 战国墓葬(142)
第三节 西汉墓葬(145)
第四节 东汉墓葬(150)
第五节 三国墓葬(158)
第六节 南朝墓葬(173)
第七节 宋代墓葬(175)
第八节 明清墓葬(181)
第九节 余论(196)
一、墓葬形制的种类及演变规律(196)
二、随葬器物的时代特征(198)
附表(200)
后记(204)
插图目录
图一 龙头山遗址及墓葬位置示意图(2)
图二 龙头山遗址及墓葬勘探发掘区位及地貌示意图(14)
图三 龙头山发掘探方及墓葬分布图(16)
图四 2004年发掘探方及遗迹分布图(21)
图五 T1、T2西壁剖面图(22)
图六 H1、Y1平面分布及T6西壁剖面图(23)
图七 地层出土陶器(24)
图八 H1平、剖面图(25)
图九 H1出土陶器(26)
图一〇 H1出土陶、石、骨、铜器(27)
图一一 Y1平、剖面图(29)
图一二 Y1出土陶器(29)
图一三 M1平、剖面图(31)
图一四 M2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32)
图一五 M2出土铜、铁器(33)
图一六 M2出土银器、料珠(34)
图一七 M3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35)
图一八 M3出土釉陶带流单把罐(M3∶1)(35)
图一九 M4平、剖面图(36)
图二〇 M5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37)
图二一 M5墓砖及出土青瓷器、铁棺钉(38)
图二二 M6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39)
图二三 M6墓砖及出土陶盒、铜钱(40)
图二四 M7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42)
图二五 M7出土陶罐(43)
图二六 M7出土陶双耳罐、盆(44)
图二七 M7出土陶模型器(45)
图二八 M7出土陶俑(一)(46)
图二九 M7出土陶俑(二)(47)
图三〇 M7出土陶塑(48)
图三一 M7出土陶鸡、鸭(49)
图三二 M7出土青瓷器(50)
图三三 M7出土青瓷器、铜器、铁器、银器(51)
图三四 M7出土金银器、铜钱币、料珠(53)
图三五 M8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55)
图三六 M8出土银戒指、铜五铢钱(56)
图三七 2007年发掘探方及墓葬分布图(57)
图三八 M9、M10打破关系图(58)
图三九 M9随葬器物分布图(58)
图四〇 M9出土釉陶罐(M9∶1)(58)
图四一 M10随葬器物分布图(59)
图四二 M10出土釉陶器、铜器(60)
图四三 M11平、剖面图(61)
图四四 M12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62)
图四五 M12出土釉陶器、铜器(63)
图四六 M13、M14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64)
图四七 M13、M14出土铜钱币、铁棺钉(65)
图四八 M15、M16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66)
图四九 M15、M16出土釉陶魂瓶(68)
图五〇 M15、M16出土釉陶罐(69)
图五一 M15、M16出土白瓷碗、铁棺钉、墓志盖及M16墓门外早期陶罐(70)
图五二 M15墓志铭(M15∶3)(71)
图五三 M17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73)
图五四 M17出土釉陶器(74)
图五五 M17出土釉陶器、青瓷器(75)
图五六 M18随葬器物分布图(76)
图五七 M18出土釉陶罐(M18∶1)(76)
图五八 M19随葬器物分布图(77)
图五九 M19出土陶器(77)
图六〇 M20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78)
图六一 M20出土陶器、釉陶器、铜器(79)
图六二 M21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81)
图六三 M21出土陶灶(M21∶1)(81)
图六四 M22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82)
图六五 M22出土陶器(83)
图六六 M23随葬器物分布图(84)
图六七 M23出土陶瓮(M23∶1)(84)
图六八 2008年发掘探方及墓葬分布图(85)
图六九 M24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86)
图七〇 M24出土釉陶罐(M24∶1)(86)
图七一 M25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87)
图七二 M25出土釉陶带流单把罐(M25∶1)(87)
图七三 M26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88)
图七四 M26出土釉陶罐(M26∶1)(88)
图七五 M27平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89)
图七六 M27出土釉陶罐(M27∶1)(89)
图七七 M28平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89)
图七八 M28出土釉陶罐(M28∶1)(90)
图七九 M29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90)
图八〇 M29出土釉陶罐(M29∶1)(91)
图八一 M30、M31平面位置图(92)
图八二 M30、M31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92)
图八三 M32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93)
图八四 M32出土硬陶瓜棱罐(M32∶1)(93)
图八五 M33平面图(94)
图八六 M34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95)
图八七 M34出土釉陶带流单把罐(M34∶1)(95)
图八八 M35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96)
图八九 M35出土青花瓷碗(M35∶1)(96)
图九〇 M36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97)
图九一 M36出土釉陶双系罐、铁棺钉(98)
图九二 M37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99)
图九三 M37出土釉陶带流单把罐、青花瓷碗(100)
图九四 M38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00)
图九五 M38出土釉陶罐(M38∶1)(101)
图九六 M39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01)
图九七 M39出土铁棺钉(102)
图九八 M40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03)
图九九 M40出土青花瓷碗(103)
图一〇〇 M41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04)
图一〇一 M41出土青花瓷碗(M41∶1)(104)
图一〇二 M42平、剖面图(105)
图一〇三 M43、M45平、剖面关系图(106)
图一〇四 M43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07)
图一〇五 M43出土陶器(108)
图一〇六 M44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09)
图一〇七 M44出土釉陶罐(M44∶1)(109)
图一〇八 M45平、剖面图(110)
图一〇九 M46与M49、M59平面位置及关系图(111)
图一一〇 M46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12)
图一一一 M46出土釉陶罐(M46∶1)(112)
图一一二 M47平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13)
图一一三 M47出土釉陶罐(M47∶1)(113)
图一一四 M48平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14)
图一一五 M48出土釉陶罐(M48∶1)(114)
图一一六 M49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15)
图一一七 M49出土板瓦、青瓷钵、铁削、铜钱币(116)
图一一八 M50平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17)
图一一九 M50出土釉陶罐(M50∶1)(117)
图一二〇 M51平、剖面图(118)
图一二一 M52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19)
图一二二 M52出土青花瓷碗(M52∶1)(119)
图一二三 M53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20)
图一二四 M53出土釉陶罐(M53∶1)(120)
图一二五 M54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21)
图一二六 M54出土釉陶罐(M54∶1)(121)
图一二七 M55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22)
图一二八 M55出土釉陶罐(M55∶1)(122)
图一二九 M56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23)
图一三〇 M56出土釉陶罐、青花瓷碗(124)
图一三一 M57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25)
图一三二 M57出土青花瓷盘、釉陶双系罐、银耳坠、铜笄(126)
图一三三 M58平、剖面及随葬器物分布图(127)
图一三四 M58出土陶壶、罐(128)
图一三五 M58出土陶釜、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