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绪论
**节自然地理状况
石景山区位于北京市西部。因境内有石景山而得名。地理坐标为北纬39°53′-39°59′,东经116°04′-116°14′,东西宽约12.25千米,南北长约13千米,总面积85.74平方千米。东至玉泉路与海淀区毗连,南抵张仪村与丰台区接壤,北倚克勤峪与海淀区为邻,西与门头沟区相邻(图一)。
石景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山区是北京小西山的一部分,属太行山北端余脉向平原的延伸部分。有克勤峪、天泰山、翠微山、青龙山等40余座山峰,其中,克勤峪海拔797.6米,为石景山区*高峰。石景山区的中部和南部为永定河冲积形成的北京平原顶部,其间存留有金顶山、石景山、老山、八宝山等残丘。永定河为流经区域内的唯一天然河流,区内河段长11.6千米,河宽100-1500米。
石景山区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半温润半干旱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十分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节短,夏、冬季节长。春、秋、冬三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每年 3-5月,大风较为集中。石景山区年平均气温为12.21℃。7月份*热,月平均气温25.97℃。1月份*冷,月平均气温为-3.55℃a。
第二节石景山区历史概况
石景山区历史上无*立建置,自西周以降分别属蓟国、燕国、广平县、幽都县、宛平县。契丹天显十一年(936年)末,契丹进占幽云十六州。辽会同元年(938年)十一月,升幽州为南京;设南京道,同时改国号为辽。南京道下辖幽都府,石景山地区属南京道幽都府幽都县、玉河县地。开泰元年( 1012年),幽都府改称析津府,幽都县改称宛平县。地属南京道析津府宛平县、玉河县地。金天辅六年(1122年),金国夺占宋燕山府,恢复燕京和析津府,并置燕京路。天眷元年(1138年),废玉河县,辖地并入宛平县。石景山地区属燕京路析津府宛平县地。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海陵王下诏迁都燕京。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改燕京为中都,析津府改为永安府,燕京路改为中都路。石景山地区属中都路大兴府宛平县地。
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蒙古军攻占金中都,将中都改称为燕京,中都路改称为燕京路。石景山地区属燕京路大兴府宛平县地。至元八年(1271年)八月,大元建国,翌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石景山地区属大都路大兴府宛平县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攻占大都城,将大都路改为北平府,十月,北平府隶山东行省。翌年三月,设北平行省。石景山地区属北平行省北平府宛平县地。
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地属顺天府宛平县地。
清顺治元年( 1644年)五月,清军攻占北京,康熙二十六年( 1687年),在顺天府辖城内设东、南、西、北四路厅。石景山地区属西路厅宛平县地。
第三节遗址概况及发掘工作过程
何家坟墓地位于石景山区东南部的八宝山街道,处于浅山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在老山以东约1千米。墓地东邻玉泉西路,南邻园林小区,北邻石景山区交警支队北辛安大队,墓地西南200米外,即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的围墙。墓地大体呈长方形, 北京市石景山区地方志编纂文员会:《北京市石景山区志》,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1-94页。北京市石景山区地方志编纂文员会:《北京市石景山区志》,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58- 60页。
南北长274-360米,东西宽90-160米。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墓地中心坐标:北纬 39°90′907″,东经116°23′84″,墓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墓地大部被辟为稀疏林地,有个别临时建筑(图二)。
何家坟村据传是清代权臣和珅后裔的坟地,后来由看坟户形成村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何家坟村附近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东侧陆续发现辽代韩资道墓志a、韩明道墓志b、韩佚墓c。《辽史》记载,韩延徽死后葬于“鲁郭”,韩资道、韩明道墓志和韩佚夫妇合葬墓均发现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左近,可以判定何家坟村西南与八宝山革命公墓接壤处为辽代韩延徽一系韩氏家族茔域。另,1965年7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西侧约500米处发现西晋华芳墓,1983年12月,在老山西侧南坡发现一座西晋砖室墓。
为配合石景山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两个年度,对何家坟墓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2013年8月9日-10月30日,完成了北区勘探。随即由郭京宁主持进行发掘,自2013年9月21日开始,于2013年12月15日结束。发掘墓葬28座,实际发掘面积660平方米(图三;彩版一,1)。2016年夏,对南区进行了考古勘探,在考古勘探的基础上,对南区发现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2016年度发掘工作由李永强负责,时间从2016年9月10日至2016年11月8日。发掘墓葬52座,实际发掘面积为1400平方米(图四)。前后两次发掘,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工期,没有采用探方发掘的方式,而是采用根据勘探所知单个墓葬的平面形状适当外扩布方下挖的工作方法。为便于叙述,本书将2013年度的发掘区划分为北区、2016年度的发掘区划分为南区。前后两次共发掘墓葬80座,包括汉代墓葬 14座、西晋墓葬2座、辽代墓葬4座、明代墓葬48座、清代墓葬12座,出土金、银、铜、铁、玉石、陶(釉陶)、紫砂、瓷、骨料器等若干件,合计出土各类文物198件(套)。
墓地因处于浅山向平原的过渡带,除农业劳动外少有人类活动,地层以自然堆积为主,未发现明显的文化层堆积,仅在地表可见零星破碎瓷片。考古勘探结果表明,何家坟墓地范围的地层堆积自上而下可分为三层:
第1层:0-0.4米,表土层,土质疏松,可见玻璃等现代遗物。
第2层:0.4-1.2米,灰褐色土层,土质较硬,纯净。
第3层:1.2-2.6米,深褐色土层,土质纯净坚硬。
第四节资料整理与报告编排
田野考古发掘结束后,所有出土器物均存放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通州临时工作站。因为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工作比较繁忙,参与何家坟墓地考古发掘的工作人员无法抽身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直到 2020年秋,何家坟墓地资料整理开始启动。郭京宁先生因为工作调动,更出于成人之美的善意,将北区 28座墓葬发掘资料移交给南区考古领队。这样,何家坟墓地发掘资料得以汇总起来,由李永强统一整理、编写考古报告。
发掘和整理工作得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领导、第三考古研究室、基建考古室、考古管理办公室等科室同事的关心、帮助。从勘探到发掘进场,基建考古室韩鸿业、冯双元两位老师与工程建设方做了大量沟通协调工作。室内整理自始至终都是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通州工作站进行的,工作站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必要且充分的后勤保障。何家坟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以及报告的编写出版,是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众多同志辛勤劳动的结晶。
本书的内容包括了前后两次发掘的全部80座墓葬考古资料,本书的编排,分为北区、南区两个发掘区,每个发掘区按墓葬时代进行划分,属同一时代的墓葬按序逐次叙述介绍。北区墓葬在原编号前加“B”,南区墓葬在原编号前加“ N”以示区别。*后,在本书的结语部分,对墓葬的年代做了初步判定,对5座汉墓、2座西晋墓、4座辽代墓葬和48座明代墓葬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