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西比较视野下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演化研究(精)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56763
  • 作      者:
    作者:陈宥成|责编:王琳玮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从中西比较视角考察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化历程,研究地域聚焦非洲、欧洲、西亚、南亚和东亚,从早期石核-石片技术、阿舍利技术、勒瓦娄哇技术、发展的石核-石片技术、石叶技术、修背细石器技术、细石叶技术、小型两面器、研磨石器和磨刃石器等多个方面开展比较研究。本书揭示出旧石器时代旧大陆“多元一体”的石器技术演化椿局、并从技术创新、文化传播、生态适应与社会边界机制探讨了旧大陆“多元一体”技术格局的形成原因,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东亚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化历程。 本书适合从事考古、历史、文博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院校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一、引言
  早期人类技术是人类适应自然与社会的重要行为方式,同时是人类能够在第四纪逐步迈向食物链顶端的关键因素。与自然界其他动物使用的技术相比,早期人类技术具有更高的复杂性、计划性和传承性。早期人类技术伴随人类远距离迁徙扩散,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广为使用,在不同人群内部和人群之间存在着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并形成多样化和复杂性技术网络。世界不同地区考古学和人类学证据显示,在农业出现之前,远古人类技术已经在石器、骨角器、竹木器、陶器等工具制作领域,以及狩猎、采集、用火、编织、建筑等技术领域达到相当高程度的知识积累和实操技能,并在音乐、绘画、雕塑、装饰等艺术领域形成行为现代性,为人类技术与社会随后的进一步复杂化奠定重要基础。
  与其他加工处理动植物有机质材料的技术不同,早期人类石器技术的产品可以在古代人类遗址中得到更好地保存。目前,世界不同地区均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史前时期的打制石器。打制石器广布非洲、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几乎所有当代人类生活的地区,包括北欧、西伯利亚、东北亚、阿拉斯加等寒冷的高纬度地区,也包括以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为代表的低温、缺氧的高海拔地区。目前考古发现的全世界*早的打制石器的年代超过距今三百万年,此后数百万年的时间范围内狩猎采集人群保持了浓厚的打制石器的文化传统,并且积极利用石器工具开拓新的环境。更新世晚期打制石器技术伴随现代人的迁徙扩散至新大陆。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西亚和东亚等地区人群出现了从狩猎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过渡,人群流动性降低并向定居发展,但是打制石器行为并没有终止,而是在不同地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续。全新世时期,我国南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和中美洲玛雅文明等均存在大量的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不但广为存在,而且蕴含了关于早期人类的丰富的技术、文化、认知和适应信息,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年代信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考古学家往往根据石器类型学判定遗址的相对年代,手斧对应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勒瓦娄哇技术对应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叶技术对应于旧石器时代晚期;20世纪下半叶以来虽然各种科学测年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石器技术类型与绝对年代之间并非存在绝对的对应关系,但是石器技术类型学仍然是考古学家在没有测年条件或测年材料时探究年代的重要手段。第二,认知信息。打制石器往往被学者们称为人类的“思想化石”。不同的打制石器蕴含了不同复杂程度的剥片技术和操作程序a。最早期人类的打制石器技术往往体现出简单特点或原始性,随后人类石器技术发展与大脑演化呈现出较为密切的相关性。当早期人类对石器技术的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考古学家可以根据不同的打制石器技术探索石器组合所反映的多样化认知特征。第三,人群信息。从事石器技术研究的学者往往认为,不同结构的石核是不同的剥片策略的体现,并且可以进一步反映不同人群的剥片行为。而相似的器物样式可能反映共享的文化知识、共同的社会系统和人群身份c。如在东亚地区晚更新世时期,石核-石片技术往往被认为是东亚本土人群的传统,而勒瓦娄哇技术、石叶技术和细石叶等则很可能代表了外来人群。第四,行为信息。过程考古学家认为文化是人类的体外适应方式,不同的石器技术是人类适应不同资源环境的不同方式。如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叶和细石叶技术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狩猎者应对末次冰期环境恶化的适应性行为,石叶与细石叶技术的小型标准化产品更便于携带和维护,是人群提高流动性适应如生态交错带等不确定环境的产物。
  正因为上述打制石器的广泛存在和研究价值,所以它在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备受关注,始终处于研究的核心地位。不了解打制石器技术的演化机制,就不可能对旧石器时代人类行为和文化的演化有深入的理解。
  二、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20世纪以来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百年历程发现了较为丰富的遗址和石制品,同时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文化发展框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中西石器技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比较研究。
  关于中国境内旧石器文化的认识,1972年贾兰坡先生等提出“华北两大系统说”,认为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至少存在两个系统,分别是“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1地点-峙峪系”,前者为“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传统”,后者为“刮削器-雕刻器传统”。1990年张森水先生提出“中国北方旧石器工业的区域渐进与文化交流”体系,认为中国北方地区以小石器工业为区域特点,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发展缓慢,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通过与邻近地区的文化交流改变了石器工业格局b。1999年张森水先生提出“中国旧石器工业南北二元结构”,指出北方主工业为小型石片石器,南方主工业为大型砾石石器。1999年高星先生提出关于“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探讨,认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应摒弃传统的三期断代模式,使用早、晚两期划分方法,早期涵盖整个晚更新世晚期之前的阶段,晚期为晚更新世晚期。2005年王幼平先生对中国远古人类文化源流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期与分区研究,将我国旧石器文化分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早中期和晚更新世晚期文化等阶段,并探讨了自然地理因素、更新世气候变化及石器原料因素等对古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
  关于中西方旧石器文化比较研究,1996年林圣龙先生指出中西方旧石器技术模式间存在着明显的二分现象,中国*早的旧石器文化可能是外来的,但是很快就自成为连续而*立发展的一支,虽然在较晚的时候可能与外界有局部的文化交流,但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似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文化替代现象f。2003年王幼平先生提出“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旧石器文化的发展”的理论框架,认为旧大陆的东西跨度很大,其西侧是非洲、西亚和欧洲,东侧是东亚等,其间有中亚沙漠、青藏高原等地理屏障,这些因素为人类的演化提供了复杂的地理格局,造成旧大陆东西方人类文化较为长期的分异g。2006 年高星与裴树文先生提出了“中国古人类综合行为模式”,认为我国古人类在行为演化上具有连续性、稳定性、高频迁徙性、务实简便性、灵活机动性、因地制宜性和与环境的和谐性,东亚人类对石器的加工具有简单、随意的特点,与西方存在显著不同。2009年黄慰文先生等指出中国旧石器文化中存在成序列的“西方元素”,包括阿舍利工业-莫斯特工业-石叶工业等,旧大陆两侧的旧石器文化难分东西,旧石器文化是早期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应对全球气候波动和环境变化而反复进行的横贯大陆的双向迁移、交流与融合的结果。2017年李锋先生提出中国史前石器技术的多样性,不应仅借用西方技术模式体系套用中国考古材料。2018年李锋与高星先生认为中国的早期现代人可能有三个主要源头,由石核-石片技术体系代表的中国本土人类,由IUP技术体系代表的走出非洲沿欧亚大陆北部扩散的现代人,由中国南方具有预制技术特征的石器技术系统代表的走出非洲沿欧亚大陆南部扩散的现代人。2018年李浩先生指出我国晚更新世石器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包括以手斧、手镐和薄刃斧等大型工具为特色的阿舍利技术体系,以盘状石核和各类小型工具为特征的小型石片石器技术体系,以勒瓦娄哇石核为特点的莫斯特技术体系等,认为至少在晚更新世早期阶段我国至少部分地区可能已经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期阶段。
  当前,西方旧石器考古学者主体关注的焦点仍然是旧大陆西侧的非洲、西亚和欧洲地区,基于大量旧石器考古材料构建了更为精细的不同时期人群及其技术文化起源与扩散的图景。相比之下,国际学术界对旧大陆东侧旧石器考古材料的关注度较低,仅有少数学者持续关注并多次实地考察我国旧石器遗址及出土材料,以2012年和2015年Ofer Bar-Yosef的研究成果为代表,指出中国旧石器时代存在西方阿舍利等技术遗存,但中国石核-石片工业的教授-学习传统的长期延续与西方形成鲜明对比。
  数十年来,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者以极大的热忱投身于石器技术研究,一方面对我国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分区、分期认识不断深入,认识到东亚史前打制石器技术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认识到中西方石器技术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并将石器技术研究与人类演化特别是现代人起源问题关联起来,积极参与国际重大学术问题争论。已有研究显示,迄今为止,对于定居和农业出现之前的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是研究史前狩猎采集人群历史*丰富,也是蕴含信息量*大的文化遗存,是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为热门的研究领域。打制石器是人类数百万年童年时期的重要历史见证,记录了人类思想和文化的演化与传播过程,同时也记录了早期人类在不断迁徙扩散过程中适应新的自然环境和在第四纪期间应对不断波动变化气候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
  学者们已经注意到我国史前石器工业面貌与旧大陆西部石器工业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人类的起源、迁徙与扩散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多年来积累的考古证据显示,早期人类*早出现在非洲,随后扩散至欧亚大陆,并在晚更新世扩散至大洋洲和美洲。大河河谷、沿海平原、开阔草原和众多海峡等很可能是早期人类迁徙扩散的重要通道,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世界各地。考古证据显示这种迁徙与扩散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一个时断时续、反反复复、积少成多的过程,这种迁徙扩散直接促使了人群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也促使了人类石器技术的交流与更替。旧石器时代是人类*早期的全球化时代。因此,我们探讨东亚人类演化与石器技术演化,不能脱离非洲、西亚、南亚和欧洲等国外地区的考古材料。
  就国外地区而言,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旧石器时代考古由于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石器资料,与这些地区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我国的史前石器技术,进一步厘清我国史前石器技术出现与演化的背景与相关机制。并且近年来,国外仍不断有新的考古材料与相应研究成果涌现,这些新的出土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国际学术界对西方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认识,也促使我国学者在进行石器研究过程中不断吸纳国外新出土考古材料及相应研究成果。
  就国内而言,近20年来旧石器时代田野考古的规模和研究成果的发表数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早更新世时期泥河湾盆地石核-石片工业和百色盆地阿舍利工业、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早期秦岭地区石核-石片工业和阿舍利工业、晚更新世中晚期我国北方地区莫斯特工业、石叶工业和细石叶工业等领域均有较大进展。这些新发现促使我们及时从*新的研究视野出发,探讨全球背景下我国史前人类技术的演化机制。我们需要进一步梳理中西石器技术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且进一步探索早期人类文化相似性与差异性出现的原因。这对于我们探究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问题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同时也对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和中国史前文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由此进一步为历史时期与当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基于上述认识,本书将主要从旧大陆中西比较视角考察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化历程。具体而言,本书将重点关注旧石器时代狩猎采集者打制石器技术,个别章节会涉及新石器时代早期或中石器时代人群石器技术。就研究区域而言,本书一方面以旧大陆东部我国考古材料为关注重点,另一方面是以旧大陆西部非洲、西亚、欧洲和南亚的考古资料为关注重点,试图通过比较研究更加全面地理解世界格局下石器技术的演化进程,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东亚史前石器技术的演化机制。
  三、理论基础
  (一)文化传播与人群迁徙
  19世纪下半叶,在考古学发展初期,学者们已经开始利用文化间迁徙接触的概念来解释文化与行为的变化。20世纪上半叶博厄斯学派的历史特殊主义认为,文化传播而非人群迁徙,是影响文化变化的主要动力。20世纪上半叶,早期文化传播理论逐渐成熟,学者们利用地层学和类型学研究不同类型遗存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将文化历史考古学推向深入。20世纪50年代开始,放射性测年技术逐渐应用于考古学,绝对测年法增加了年代学研究的准确度,为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持,学者们有机会在跨地区和跨文化之间探讨更大时空视野下的文化传播方向与路线。20世纪后半叶,我国考古学者通过多年努力,运用地层学、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法等逐渐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引言 (1)
二、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2)
三、理论基础 (5)
(一)文化传播与人群迁徙 (5)
(二)风格与功能 (7)
(三)进化考古学和行为生态学 (10)
四、研究方法 (12)
(一)石器技术模式 (12)
(二)石器生产操作链 (13)
(三)石器技术组织 (14)
第二章 早期石核-石片技术 (16)
一、西方早期石核-石片技术 (16)
(一)非洲 (16)
(二)西亚与欧洲 (25)
二、中国早期石核-石片技术 (29)
(一)秦岭地区 (29)
(二)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 (30)
三、比较与讨论 (35)
(一)早期石核-石片技术的出现与扩散 (35)
(二)早期石核-石片技术的历时性发展趋势与多样性 (36)
第三章 阿舍利技术 (38)
一、西方早期阿舍利 (39)
(一)非洲 (39)
(二)西亚、南亚与欧洲 (46)
二、西方晚期阿舍利技术 (49)
三、中国阿舍利技术 (51)
(一)广西百色盆地 (52)
(二)秦岭地区 (53)
(三)山西襄汾丁村遗址群 (54)
(四)丹江口库区 (56)
四、比较与讨论 (57)
(一)阿舍利工业面貌的影响因素 (57)
(二)大石片阿舍利 (57)
(三)阿舍利工业的分期 (58)
(四)东亚阿舍利的再认识 (59)
第四章 勒瓦娄哇技术 (61)
一、勒瓦娄哇技术的界定与起源 (61)
(一)勒瓦娄哇技术的界定 (61)
(二)勒瓦娄哇技术的起源 (63)
二、西方早期勒瓦娄哇技术 (64)
(一)非洲 (64)
(二)西亚 (66)
(三)南亚 (68)
(四)欧洲 (69)
三、西方晚期勒瓦娄哇技术 (71)
(一)东非 (71)
(二)北非 (72)
(三)欧洲 (73)
(四)西亚 (73)
(五)南亚 (76)
四、中国勒瓦娄哇技术 (77)
(一)西北地区 (77)
(二)东北地区 (79)
(三)西南地区 (80)
五、比较与讨论 (81)
第五章 发展的石核-石片技术 (83)
一、西方更新世中期石核-石片技术 (83)
二、中国更新世中期石核-石片技术 (86)
三、中国更新世晚期石核-石片技术 (88)
(一)北方地区 (88)
(二)南方地区 (93)
四、比较与讨论 (97)
(一)盘状石核相关问题 (97)
(二)人群的分化与技术发展 (103)
第六章 石叶技术 (105)
一、石叶的定义 (106)
二、西方早期石叶技术 (108)
(一)非洲 (108)
(二)西亚 (111)
(三)南亚 (113)
(四)小结 (114)
三、西方晚期石叶技术 (114)
(一)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段 (114)
(二)旧石器时代晚期 (116)
四、中国石叶技术 (120)
(一)西北地区 (120)
(二)青藏高原 (121)
(三)东北地区 (122)
(四)华北地区 (123)
(五)小结 (124)
五、比较与讨论 (124)
第七章 细石器技术 (128)
一、细石器概念解析 (128)
二、早期修背细石器 (130)
(一)南非 (130)
(二)东非 (131)
(三)欧洲 (133)
(四)西亚 (135)
(五)中亚 (135)
(六)中国 (136)
(七)小结 (140)
三、早期细石叶技术 (141)
(一)中国 (141)
(二)欧洲与西亚 (146)
(三)南亚 (149)
(四)南西伯利亚与蒙古国 (150)
四、比较与讨论 (152)
(一)中西早期细石器技术的比较 (152)
(二)细石器技术与复合工具 (153)
(三)华北细石核的类型问题 (155)
(四)华北细石核的分期问题 (158)
第八章 小型两面器技术 (164)
一、中国早期小型两面器 (164)
(一)华北地区 (164)
(二)东北地区 (167)
(三)小结 (169)
二、国外早期小型两面器 (170)
(一)南非 (170)
(二)东非与北非 (173)
(三)西欧与北欧 (175)
(四)东欧与中欧 (176)
(五)西伯利亚 (179)
(六)美洲 (179)
三、比较与讨论 (182)
第九章 早期磨制石器技术 (185)
一、磨制石器的制作机理与分类 (186)
二、旧大陆东部早期磨制石器 (188)
(一)中国北方 (188)
(二)中国南方 (190)
(三)旧大陆东部其他地区 (192)
三、旧大陆西部早期磨制石器 (194)
(一)早期研磨类石器 (195)
(二)早期磨刃类石器 (198)
四、比较与讨论 (201)
第十章 讨论与结语 (203)
一、中西比较视野下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演化进程 (203)
(一)旧石器时代旧大陆石器技术演化的基本脉络 (203)
(二)旧石器时代旧大陆石器技术演化的区域多样性 (205)
二、中西比较视野下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演化机制 (209)
(一)技术创新与禀赋基础 (209)
(二)文化传播与适应策略 (210)
(三)社会边界与技术风格 (211)
三、结语 (212)
参考书目 (214)
后记 (23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