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
湖南华容大荆湖周边遗址调查报告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华容县博物馆
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摘要] 2018年和2019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华容县大荆湖周边进行了全面的文物调查,复查文物点 32处,新发现文物点 2处。这些遗址点的年代均为石家河文化时期,少数沿用至商周时期。以七星墩古城规模最大,其余遗址点面积均较小,可以确认石家河文化时期大荆湖周边存在一个以七星墩城址为中心的聚落群。这些发现为探讨该地区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进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关键词]大荆湖;七星墩;调查报告
大荆湖位于华容县东北部,隶属东山镇。面积约7.3平方千米。最高蓄水位34米,常年为31~32米,水深约 3米。明万历《华容县志》即有关于此湖的记载:“而诸溪涧水会之,历大荆湖、团湖诸水,入于江。”清乾隆《华容县志》载:“大荆湖在县东北一百里,合□湖诸水入江。”清光绪《华容县志》载:“邑东九十里,水旧绕洪水港出洞庭,大荆洲坍后,水由砖桥陈家沟出江,阔数十里。”
2011年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荆湖西南隅的七星墩遗址开展试掘工作[1],同时对大荆湖周边进行了一次较详细的考古调查,共发现32处史前遗址。2018年七星墩遗址考古纳入“考古中国 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项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2年7月,更名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连续三年对其发掘,取得重要收获[2]。为探讨七星墩遗址同周边遗址的宏观聚落关系,再次对大荆湖周边遗址进行复查。
2018年4月和2019年12月分两个时段,集中对大荆湖周边开展了田野文物调查。调查方法为地面踏查和断面清理相结合。除了对已发现的文物点进行复查外,实际上对大荆湖周边进行了全面调查,新发现2处文物点——黄马咀遗址和潘家咀遗址。综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2011年调查结果,大荆湖周边共分布34处文物点(图一)。
一、遗址概况
这些遗址点环绕大荆湖分布,涨水季节被大荆湖水淹没,枯水季节又暴露出来,在湖水的反复冲刷下,大部分遗址保存状况较差。 34处文物点根据文化层有无、采集标本和陶片情况可分为四类,如表一所示。
第一类:有文化层,有标本。共11处。现场调查时发现有文化层断面,并采集到文物标本。
第二类:无文化层,有标本。共 3处。现场调查时未发现文化层断面,但采集有文物标本。
第三类:无文化层,采集少量陶片。共 3处。现场调查时没有发现文化层,但是采集到少量陶片。与第二类的区别在于,第二类采集的陶片有可辨器形,有绘图标本,而第三类采集到的陶片小且碎,不能绘图,仅能统计陶质、陶色和纹饰。
第四类:未发现文化层,也没有采集到陶片。共17处。这17处地点有些是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张腊咀、胡家门、青龙咀、白家汊、月形湾、汤家咀和五官咀遗址,有些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或2011年调查时发现的。这次调查之所以未采集到文化遗物,可能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受大荆湖水位影响,遗址被淹没在湖水之下;可能地下遗存埋藏较深或堆积不丰富,导致其发现具有偶然性。第二种情况以熊家庄遗址为例,2011年调查时在此地点曾发现一座瓮棺葬,2018年地面踏查未发现文化遗存,2019年对该地点进行洛阳铲钻探也没有发现文化层,2019年下半年采用探沟法试掘才发现少量遗存,该地点位于七星墩遗址的边缘区域,所以文化堆积不丰富,导致其发现具有偶然性。大荆湖周边这些遗址点或为季节性居住,或者居住时间不长,或遭受严重的后期破坏,导致文化堆积不丰富,文化遗存的发现具有偶然性。
图一大荆湖周边遗址分布图
表一大荆湖周边遗址分类表
下面主要介绍前三类遗址点的调查发现情况,七星墩遗址及其周边的瓦山咀、杨腊咀和熊家庄遗址已进行全面的勘探,且发表了详细的勘探报告[3],本文不再介绍。
二、遗址介绍
(一)宋家咀遗址
1. 遗址概况
宋家咀遗址位于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东旭村八组。地理坐标东经112°50′51.64″,北纬29°39′42.12″,海拔31米。遗址坐落在大荆湖西南部的湖岸上,地势南高北低,一部分淹没于湖水之下,残存面积约800平方米。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未见文化层,只采集少量陶片。此次调查,在遗址东部清理一处断面和一个灰坑,采集少量陶片。从陶片特征判断该遗址年代为石家河文化时期。
2. 地层堆积
清理断面宽1.2、高0.35米,分四层(图二)。第1层:耕土层。浅灰色砂质黏土,疏松。厚0.12~0.16米。包含少量青花瓷片。第2层:明清文化层。灰黄色砂质黏土,疏松。距地表深0.12~0.16、厚0.07~0.12米。包含少量青花瓷片。第3层:明清文化层。浅灰白色砂质黏土,较疏松。距地表深 0.22~0.24、厚0.06~0.1米。包含瓷片和青砖。第4层:早期文化层。灰褐色砂质黏土,致密。距地表深 0.3~0.33、厚 0.02~0.03米。包含少量陶片和炭屑。该层下发现1个灰坑和1个柱洞,灰坑编号H1。第4层下为黄褐色生土。 H1 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生土。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西壁较陡直,东壁斜缓,圜底。坑口长径0.6、短径0.35、深0.25米(图三)。填土为灰褐色砂质黏土,结构致密。含有少量陶片。
图二宋家咀遗址断面图图三宋家咀遗址H1平、剖面图
3. 采集遗物
采集少量陶片,以泥质黑陶为主,其次为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绝大多数为素面,少量绳纹和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缸、罐、豆和鼎足。陶片统计情况见表二。
表二宋家咀遗址采集陶片统计表
注:因四舍五入,存在约数情况。下同。
缸 1件。标本H1∶1,泥质灰陶。上下均残,仅留腹部。外壁饰附加堆纹和绳纹组合。残高6.4厘米(图四,1)。鼎足 1件。标本H1∶2,夹砂灰陶。锥形足,上下均残。素面。残高 8.3厘米(图四,2)。豆柄 1件。标本④∶ 1,泥质红胎黑陶。上下均残。素面。残高 3.2厘米(图四,3)。罐底 2件。标本④∶2,泥质灰陶。上部残,平底略内凹。素面。底径6、残高1.8厘米(图四,4)。标本④∶3,泥质红陶。上部残,平底。底径9.6、残高1.4厘米(图四,5)。
图四宋家咀遗址采集陶片
1. 缸(H1∶1) 2. 鼎足(H1∶2) 3. 豆柄(④∶1) 4、5. 罐底(④∶2、④∶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