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边疆考古研究(第32辑)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36796
  • 作      者:
    编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责编:赵越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边疆考古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6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 本书可供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及高校考古、历史专业学生参考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考古新发现
  吉林省双辽市大金山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双辽大金山遗址位于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新立乡大金山林场西北300米处的固定 沙丘南坡之上,东南距东辽河直线距离约为3千米⑴。遗址西部因粮库修建和取土行 为而遭到破坏,其余区域常年为耕作区(图一)。现遗址总周长约637米,总面积约为 19961.2平方米。该遗址于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07年,吉林省文物考 古研究所、四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双辽市文物管理所、双辽市郑家屯博物馆考 古工作者对东辽河下游右岸二级阶地进行了专题考古调查,并对大金山遗址进行了小规模试掘⑴,认定大金山遗址为一处较为重要的青铜时代遗址,同年大金山遗址被列为 吉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纳入后太平遗址群并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2017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此遗址进行了复查及勘探。2018年 5~12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系统发掘。
  2018年发掘区位于遗址的西南部,揭露面积共1010平方米。遗存主体年代为春秋 战国时期,另见有极少量辽金时期遗存,仅分布于发掘区西北处。本次发掘共清理灰坑 234个、房址25座、墓葬3座、灰沟8条、墙1段、蚌堆1处。出土遗物丰富,包括各类水 生、陆生动物骨骼,大量陶片及可复原陶器,以及骨角器、蚌器、石器、铜器、铁器等 各类精美人工制品,另见有植物种子及粪便遗存。
  一、地层堆积
  遗址地层可共分为四层,但因河流冲积导致遗址中地层分布不均,仅发掘区北部 地势较高的探方地层完整,南部探方大部分仅存两层地层。下面以T3612—T3512— T3412—T3312—T3212东壁剖面对地层堆积情况进行介绍(图二)。
  第1层:黄灰色细砂土,厚0.1 ~ 0.45米,全发掘区均有分布,土质疏松,富含植 物根系,出土少量陶片及动物骨骼。为现代耕土层。此层下开口遗迹有:辽金时期的 H015、Q001、G006及M001;春秋战国时期的H001、H002、H003等共106个灰坑;灰 沟G005、G003; F001、F002、F017等共8座房址以及M001 和Q001。
  第2层:灰褐色细砂土,厚0.2~ 0.45米,在发掘区北部呈坡状分布,在南部以 T3107、T3208 ~T3514为界逐渐消失,中部在G004中部逐渐消失。土质较致密,出土较 多陶片及动物骨骼,同时见有少量骨角器、石器、铜器等人工制品。为春秋战国时期文 化层。春秋战国时期的灰坑H025、H039、H042等共50个,灰沟G004、G006等共4条及 房址F005、F010开口于此层下。
  第2a层:灰黄色细砂土,厚0.2 ~ 0.4米,不均勻分布于发掘区北部T3407、T3408、 T3509、T3510、T3611、T3612、T3613以及T3713中。土质较为致密,出土少量陶片及 动物骨骼,动物骨骼以水生为主。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层。
  第3层:黑揭色砂质亚黏土,厚0.1~ 0.85米,在发掘区中水平状分布,分布不 均勻,以T3007西北角至T3514东北部为界,发掘区东南部T3414、T3415、T3313、 T3314、T3315、T3212中不见第3层。土质致密,堆积厚,含有陶片及动物骨骼,出土 大量蚌壳、螺壳、鱼骨等水生动物骨骼,出土人工制品以骨角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 铜器、陶制品等。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层。春秋战国时期灰坑H034、H048、H136等共 77个,灰沟G007、G009,房址F007、F011、F013等共13座,墓葬M002、M003及蚌堆 D001开口于此层下。
  第3a层:夹蚌含砂淤泥,厚0.1~0.15米,仅在T3308至T3713内不均勻分布。土质十分致密,掺杂大量碎小蚌壳,无陶片及其他人工制品出土。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层。
  第4层:黄褐色粉砂土,厚0.2 ~ 0.7米,于发掘区北部水平状分布,在T3713、 T3611、T3612、T3613中均有分布,T3510和T3511中部有分布,南侧被G004打破,发 掘区南部不见第4层。土质较致密,出土少量陶片及动物骨骼。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 层。春秋战国时期灰坑H129、房址F014及F020开口于此层下。
  第4层下为生土,系黄褐色细砂土,纯净致密。
  根据层位关系及文化内涵的差别,2018年双辽大金山遗址的主体年代为春秋战国 时期,辽金时期遗迹仅见4处,均为第1层下开口,并集中分布于发掘区的西部。
  二、辽金时期
  (一)遗迹
  辽金时期遗存包括灰坑1座(H015)、墙1段(Q001)、沟1条(G006)及墓葬1座 (M001),均开口于第1层下。
  G006主要位于T3307的中部并向南北延伸,开口于第1层下,打破第3层。G006 呈南北向,现存口部距地表0.57 ~ 0.7米,总长4.7米,宽0.42 ~ 0.76米,沟深0.24 ~ 0.4 米。沟内堆积为黄褐色砂质黏土,较疏松。扰乱严重,被南北向动物扰洞打破。沟北段 出土大量烧骨,推测人为倾倒而成。沟中段出土多件青砖,其中1件表面保存有较清晰 动物爪印(图三)。
  M001位于T3408的北部并向北延伸到T3408扩,开口于第1层下,打破第3层。 M001为土坑竖穴墓,墓葬呈近圆角矩形,西部较宽,东部较窄,现存口部距地表0.31 ~ 0.5米,墓口长2.8 ~ 2.92米,宽1.24 ~ 1.6米,墓坑深0.84 ~ 0.9米。墓坑横咅IJ面为倒梯形,墓内填土为五花土,土质较疏松,扰乱严重,见有植物根系、虫洞、树洞等。填 土中陶片较少,以夹粗砂黑褐陶为主,另见有小型哺乳类动物骨骼、大量的蚌壳和鱼 骨。墓内葬有人骨一具,为二次葬,可以辨别的部位有头骨,下颌骨,左腓骨,右胫骨 及右肱骨(残),为成年女性个体。头骨之下整齐摆放上述长骨,同时摆放有牛的股骨 及羊的肩胛骨,似有“替代”之意。未见有随葬品(图四)。
  (二)遗物
  辽金时期的遗物较少,包含少量陶器及青砖,完整陶器仅一件鼓腹罐。
  鼓腹罐1件。T3407①:7,泥质灰陶,轮制。圆唇,侈口,卷沿外翻,束颈,鼓 腹,平底,素面无纹饰。高25.32厘米,口径12.43厘米,*大腹径22.52厘米,底径13.64 厘米,胎厚0.87厘米(图五)。
  三、春秋战国时期 (一)遗 迹
  2018年双辽大金山遗址共清理春秋战国时期灰坑233个、房址26座、灰沟7条、墓 葬2座、蚌堆1处。
  1.灰坑
  共233个。种类多样,坑口有圆形、椭圆形、圆角方形、长方形及不规则形等类, 以圆形为主;坑壁有直壁、斜壁、斜直壁及弧壁等类,以斜直壁为主;坑底有平底、圜 底等类,以平底为主。灰坑用途可分为贮藏坑和垃圾坑两大类,其中贮藏坑分贮藏食物 或建筑材料两种,垃圾坑则主要用于倾倒动物骨骼等食物垃圾、废弃陶器、烧灰烧土等 类,其中用于倾倒以蚌类、贝类、鱼类等水生动物骨骼为主的垃圾坑数量*多。
  H031位于T3307东北部,开口于第1层下,打破第2层。坑口呈近圆形,坑剖面为 袋状平底,坑口距地表0.45~0.46米,直径约0.68米,坑底呈不规则形,长约1.21米, 宽约0.88米,坑深0.82~0.86米。坑内堆积4层,第1层为黄褐色沙质亚黏土,堆积厚 0.1~0.23米,出土少量陶片和动物骨骼;第2层为灰褐色亚黏土,堆积厚0.24~0.32米, 出土陶片和少量动物骨骼;第3层为灰黑色黏土,堆积厚0.12~0.24米,出土可拼合陶片 以及动物骨骼;第4层为棕黄色黏土,堆积厚0.16~0.24米,包含大量蚌壳和鱼骨,出土
展开
目录
目录
考古新发现
吉林省双辽市大金山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哈巴其拉遗址及周边区域调查简报 林森 王立新 李延祥 史宝琳 李鹏辉(40)
呼伦贝尔草原哈乌拉石板墓地踏查记 冯恩学 侯璇(56)
研究与探索
黑龙江查哈阳农场太平湖第八作业区东北地点石器工业面貌分析 张雪微 王春雪 李有骞(65)
关于双塔遗址一期遗存年代的讨论 陈伟驹(86)
论乌苏里江流域的“新开流-鲁德纳亚文化” 赵宾福 孙明明(95)
早期石棺葬研究新思考——以四川会理大劈山墓地为例 任平 井中伟 刘化石(123)
长治分水岭墓地铜器墓年代综论 滕铭予(139)
山西长治分水岭墓地初步研究 王震(160)
楚式铜升鼎研究 严辉发(176)
带环形制的演变及其向銙环的转变 潘玲 王禹夫(194)
江汉淮楚地所见越文化因素及相关问题 尚如春 赵欣欣(214)
中国境内高句丽壁画墓研究 魏存成(230)
器物、行为、观念:北魏平城尸床研究 马伯垚(265)
契丹人的炊具 谷峤(283)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M2东后室出土瓷器年代试析 张凯(298)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存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几点思考 吴敬(307)
考古与科技
出土人骨性别年龄鉴定方法的相关问题研究 韩涛(317)
新疆古代儿童头骨后面观投影面积的年龄间比较 李海军 宋琼 郝双帆 赵钰洁 付昶 王博 张海龙 肖小勇(337)
黑水国遗址汉代墓地古人口学研究 熊建雪 蒙海亮 陈国科 文少卿(347)
几种古代黑陶工艺的科技检测与分析 郁永彬 崔剑锋 张伟 向光华 丁品(366)
土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变形监测与模拟:以西安含光门遗址为例 杜德新 冯楠(381)
碳十四测年考古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刘爽 焦越涵(394)
域外考古
越南汉墓出土兽首流提梁陶壶来源考 韦伟燕(399)
也谈完州上林里遗址 成璟瑭 高兴超(413)
书评
中国北方青铜器及其古代社会研究的新视角——读《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边疆地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700年的金属制品、墓葬习俗和文化认同》杨建华(43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