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传统与变革旧图与新样——敦煌西夏石窟壁画的多元文化特性
第一章 敦煌西夏石窟营建史构建
一 重绘前期洞窟的基本营建方式及其特点
二 西夏时期莫高窟石窟寺管理状况
三 世家大族的衰败与集体式营建功德的可能性
四 统治者党项人与敦煌石窟营建
五 结语
第二章 读图的厚背景和被表象误导的历史图像——重新认识敦煌西夏石窟艺术史之面貌及其内涵
一 表象平庸而又突兀的西夏洞窟艺术
二 学术史上的一个现象
三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史研究的客观现状
四 理解敦煌西夏石窟艺术史的关键问题
五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史基本面貌特征
六 结语
第三章 西夏佛教一面相——西夏时期净土思想对敦煌石窟功德和功能的新诠释
一 西夏时期洞窟营建新现象
二 净土变选择的原因
三 西夏重绘洞窟体现出来的功德观念
四 西夏重绘洞窟的功能
五 小结
第四章 从化生童子和海会菩萨看莫高窟西夏经变画的简化一
一 西夏的净土信仰与化生童子
二 华严思想与西夏经变画的简化
三 万菩萨造像影响下的“海会菩萨”
四 结语
第五章 敦煌石窟六字真言题识时代探析
一 敦煌石窟六字真言题识
二 从佛典看六字真言产生与演变的历史轨迹
三 宋辽金夏时期墓葬中的六字真言
四 元代及以后多体六字真言的兴盛
五 敦煌石窟六字真言题识年代辨析
六 结语
第六章 莫高窟西夏石窟壁画无量寿经变定名考
一 定名依据
二 图像定名
三 莫高窟西夏经变画风格艺术
四 结语
第七章 西夏帝师、国师、上师图像及服饰初探
一 帝师图像与服饰特征
二 国师图像与服饰
三 上师图像与服饰
四 结语
第八章 凉州瑞像的“新时代”——凉州瑞像在西夏的流传特点分析
一 西夏元代凉州瑞像遗存
二 西夏时期凉州瑞像的流传特点
三 凉州瑞像在西夏流传的原因
第九章 敦煌莫高窟皇庆寺营建时代再探
一 元速来蛮西宁王之前的敦煌
二 莫高窟第6l窟与皇庆寺的营建
三 西夏仁宗时期佛教活动与皇庆寺营建
四余论:皇庆寺位置推想
第十章 瓜州榆林窟第29窟洞窟功能再探
一 洞窟烧施功能献疑
二 榆林窟第29窟南壁门西高僧像考释
三 榆林窟第29窟洞窟图像与灌顶仪式的关联
四 结语
第十一章 西夏石窟窟顶边饰祥禽瑞兽图像研究——以瓜州榆林窟第3窟为中心
一 榆林窟第3窟祥禽瑞兽图像定名
二 敦煌石窟窟顶祥禽瑞兽图像流变
三 洞窟主题思想与窟顶图像布局思考
四 祥禽瑞兽图对墓葬升天意象的移用和转化
五 结语
第十二章 敦煌西夏石窟山水画探源——以瓜州榆林窟第3窟为例
一 榆林窟第3窟文殊、普贤变背景山水画绘法探析
二 榆林窟第3窟维摩诘经变山水画绘法探析
三 金代山水画的认定与鉴别
四 金代山水画的传承与发展
五 榆林窟第3窟山水画与金代山水画的渊源
六 小结
第十三章 榆林窟第2窟正壁普贤行愿图像定名考——兼论榆林窟第2窟营建背景
一 榆林窟第2窟概况及正壁普贤行愿图像的定名
二 正壁图像组合的思想内核
三 榆林窟第2窟文殊造像功能分析
四 佛王传统与武官开窟——榆林窟第2窟营建背景讨论
五 结语
第十四章 瓜州榆林窟第4窟二菩萨对坐图像考释
一 榆林窟第4窟对坐菩萨像身份考证
二 榆林窟第4窟二菩萨对坐图像元素
三 榆林窟第4窟二菩萨对坐造像思想试析
四 结语
第十五章 河西地区西夏石窟布袋和尚图像探析——以陕北宋金石窟布袋和尚图像调查与研究为基础
一 陕北宋金石窟布袋和尚造像考察
二 陕北宋金石窟布袋和尚图像的来源
三 河西地区西夏石窟与陕北宋金石窟布袋和尚图像比较研究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本书作者简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