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日文化的考古历程
一 宗日遗址的地理位置
宗日遗址地处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同德县东与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接壤;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隔黄河相望;西隔黄河与兴海县为邻;北与贵南县毗邻。全县南北*长110千米,东西*宽96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4°39′至35°38′,东经100°08′至101°10′;海拔在2640~4671米之间,平均海拔3300米。县政府所在地尕巴松多镇,藏语意为干渠三岔口,是尕干水、尕群水与巴曲汇合之处。距州府恰卜恰镇256千米,距省会西宁市282千米。
同德县处于昆仑地槽与秦岭地槽的接壤地带,地势东南高向西北低。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大体分为山地、河谷地、滩地草原三种类型,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0%,河谷地占9%,滩地草原分布于县境中部和东部地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1%,地势较开阔平坦,为全县的主要牧业区和饲草料种植基地。同德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少数民族地区。2004年,同德县被国家列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功能区和缓冲功能区,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
同德县境内水系以黄河为主干,巴沟乡位于九曲黄河大转弯处。发源于黄南州泽库县甘干山西麓的巴曲河,自东向西在俄蒙山口进入巴沟乡班多村汇入黄河,是同德境内*大河流,也是黄河上游较大的支流。曲什安河,藏语意为“青色的河流”,源自阿尼玛卿山玛积雪山西南麓的果尕日昂秀后,流向西北,过下大武转向东北,入兴海县境后东流,在曲什安镇大米滩处汇入黄河。巴曲河、曲什安河、黄河交汇于巴沟乡,形成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河谷地带。全乡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平均海拔 2897米,是一个以农为主,兼营牧林的地区,也是同德县商品粮基地。
宗日遗址位于巴沟乡黄河北岸,北依目杨龙瓦和塔拉龙山,南临黄河,海拔2801米。遗址以团结村为中心,东西延伸到班多村与卡力岗村,以村西面的大沙沟为界,将遗址分为东边六个台地和西边四个台地,东西长达1500米以上,面积8万平方米。宗日遗址是共和盆地面积较大、延续时间较长、文化内涵丰富的一处古遗址。2013年,宗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鸟瞰宗日遗址
二 宗日文化的发现研究
1. 宗日遗址的发现
1982年9月,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后更名为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海南州群众艺术馆组成的普查组,由高东陆先生带队在海南州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发现两座墓葬和一座陶窑。墓葬均为圆角长方形竖穴土坑墓。M1墓主人系女性,头向东,仰身直肢葬,随葬11件陶器,均置于头部。M2位于M1南边0.8米,墓主人为成年人。墓内人骨凌乱,属二次扰乱葬,随葬4件陶器,亦置于头部附近。因受水沟冲刷,陶窑顶部已坍塌,火塘、烟道结构不清。现存窑室呈圆形,直径0.8、深0.4米,底部铺有河卵石,留有未出窑的陶器6件及木炭。墓葬和陶窑清理出土陶器21件,其中夹砂陶器17件,器型为壶、单耳罐、碗。大多器表饰绳纹、附加堆纹,其中2件陶碗以黑彩或紫红彩绘变形鸟纹、倒三角纹、波折纹,1件陶壶以黑彩绘变形鸟纹。泥质陶器4件,包括单耳罐、双耳罐、双耳壶、四耳壶各1件,除单耳罐饰黑红双彩外,其余3件均饰黑彩,圆圈纹或葫芦纹内绘网格纹,还有锯齿纹、平行弦纹、波浪纹等。泥质彩陶表现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特点,调查者将这处遗址登记为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遗址,命名为“兔儿滩遗址”。
M1平、剖面图及随葬品
1~3、5~7、9、11. 陶罐 8. 彩陶壶 10. 陶碗 4. 碎陶片
图片引自:高东陆:《同德县巴沟乡兔儿滩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遗址发现记》,《青海考古学会会刊》总第7 期,1985 年。
M2平、剖面图及随葬品
1、3. 陶单耳罐 2. 陶碗 4. 陶罐
图片引自:高东陆:《同德县巴 0 1米沟乡兔儿滩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遗址发现记》,《青海考古学会会刊》总第7 期,1985 年。
通过此次文物普查,对马家窑文化的分布范围、类型特点以及黄河上游文化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兔儿滩遗址是马家窑文化分布的*西端。此次调查“另外的收获是兔儿滩遗址的发现为我们对牧业区的古代文化遗址调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兔儿滩遗址的发现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调查者认为,“半山类型遗址集中在黄河流域,马厂类型遗址稀少。马厂类型遗址集中在湟水流域,半山类型遗址稀少”,表明北当时对半山类型与马厂类型的地域性差异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宗日文化典型的夹砂彩陶虽未被辨识,但已进入专家学者视野之中,正如高东陆先生所言,此次调查“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
1987年7月至9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管理处、海南州民族博物馆共同组成普查组对“兔儿滩遗址”进行复查,采集到夹砂陶壶3件,其中2件为彩陶,分别绘鸟纹、多重波折纹,另1件夹砂陶壶器表饰绳纹。此次复查再次将该遗址归入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同时在团结村东面的班多遗址(后并入宗日遗址)发现齐家文化、卡约文化陶器残片。
2. 宗日遗址的发掘研究
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日月山以西、黄河上游地区的文化面貌,考古工作者选择马家窑文化分布*西端的兔儿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1994年,青海省文物管理处组织考古队对兔儿滩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在东一、东二、东三台地揭露清理墓葬80座。1995年,考古队在东二台地东南部开探方10个、东四台地开探方21个,在东三台地前沿和西一台地中段东缘清理墓葬百余座,并对周围的遗迹分布进行了调查,发现遗址范围远超原先所确定的“兔儿滩遗址”范围。因当地藏族将该遗址所处黄河北岸的台地统称为“宗日”,遂将原先普查登记的“兔儿滩遗址”“班多遗址”合并更名为“宗日遗址”。“宗日”藏语意为“人群聚集的地方”。1996年,考古队在东五、东六台地以及西一、西二、西三台地继续清理墓葬。历时三年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341座、灰坑18个、祭祀坑18个。出土陶、石、骨、铜等文化遗物23000多件,特别是制作精美的“舞蹈纹”与“二人抬物”彩陶盆,别具一格的夹砂彩陶器,加工精细的骨刀、骨叉、骨勺以及穿孔大玉刀、玉璧、铜器等重要遗物的出土,彰显出宗日遗址丰富而独*的文化内涵,引发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文化遗物以陶器为大宗,发掘者根据陶器特点分为四组,有三组分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齐家文化;还有一组陶器与上述三组区别明显,极富地域特色,均为质地粗糙的夹砂陶,或饰绳纹、附加堆纹,或用红彩或黑彩绘制鸟纹及多重波折纹等图案,陶器风格独树一帜,器型主要是瓮、壶、单耳罐、碗。这组夹砂陶器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或半山类型陶器同出于墓葬中,发掘者称之为“宗日式陶器”,“宗日式”夹砂彩陶与马家窑文化泥质彩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表现出粗犷与细腻、简约与繁缛、质朴与华丽风格迥异的彩陶艺术。
发掘成果以墓葬材料*为丰富,分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两个阶段,还发现青铜时代灰坑与文化层。新石器时代竖穴土坑墓是*常见的墓葬形制,还有少量的石棺墓,流行俯身直肢葬和二次扰乱葬,个别墓葬以石块作为墓上标志,存在火葬、焚烧葬具等现象。随葬品以陶器和装饰品为主,少见生产工具。“二人抬物”“多人连臂舞”纹彩陶盆,夹砂鸟纹彩陶壶、夹砂多重波折纹彩陶壶(罐)等彩陶不仅表现出鲜明的彩陶艺术风格,而且蕴含了人们复杂的精神追求,由此也说明当时已形成区域性的埋葬习俗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