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环境特征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鄞县故城位于今之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行政村山厂自然村境内的城山东南,东北距离宁波中心城区约20千米,西南距离奉化中心城区约14千米(图一)。
宁波,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东南翼、浙江省东北部、宁绍平原东端。地理坐标东经120°55'~122°16'、北纬28°51'~30°33'。境域东隔东海与舟山群岛相望,北以杭州湾、钱塘江与嘉兴市为邻,西面接壤绍兴市,南面濒临三门湾并与台州市毗连。现辖海曙、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奉化6区,余姚、慈溪2(县级)市和宁海、象山2县。市境陆域面积约981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8232.9平方千米;岸线总长约1594.4千米,共有大小岛屿614个,面积约262.9平方千米⑴。
奉化,宁波市辖6区之一,地处宁波市区西南。地理坐标东经121°03'~121°46'、北纬29°24'~29°47'。境域东濒象山港并隔港与象山县相望,南连宁海县,西接余姚市和绍兴市的新昌县、嵊州(县级)市,北与鄞州区、海曙区相交。现辖锦屏、岳林、江口、方桥、西坞、萧王庙6个街道和溪口、尚田、莼湖、裘村、大堰、松岙6镇。区境陆域面积约126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96平方千米;岸线总长约61千米,共有岛屿24个。
西坞,奉化区辖6个街道之一,地处奉化城区东郊。境域西邻岳林街道,南界莼湖镇,西南与尚田镇毗邻,西北与江口、方桥街道相连,东、北与鄞州区姜山镇、横溪镇接壤。现辖2个社区、23个行政村。辖区面积约111.7平方千米。
白杜,西坞街道现辖23个行政村之一,下设白杜、山厂、韩家、南岙、孙侯、柴家堰6个自然村。原为奉化县白杜乡,2001年并人西坞镇(2003年改设为西坞街道)。
山厂,白杜行政村现辖6个自然村之一。鄞县故城即坐落于该村境内的城山东南。
二、地形地貌与区域水系
宁波陆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没人海。地形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台地、谷(盆)地、平原几类,其中山地、丘陵、台地和谷(盆)地、平原各占一半左右。辖区东北和中部主要为宁绍冲积平原的甬江流域平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西南多为山地丘陵区,主要山脉有四明山和天台山两支。境内河流纵横交错,为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主要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等内河及其支流(图二);湖泊星罗棋布,主要有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东钱湖和牟山湖、四明湖、亭下湖、上林湖、杜白二湖、九龙湖、月湖等众多湖泊及人工水库。海域岸线漫长,港湾众多,著名的有两湾一港,分别为三门湾、杭州湾和象山港。
奉化陆域以山地为主,地形地貌构成大体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山多西南来,水多东北去,溪河盘旋,地形复杂。西南部处天台山脉与四明山脉交接地带,多崇山峻岭,黄泥浆岗海拔976米,为境内最高峰;东北部地势平坦,河网纵横,土地肥沃,属宁奉平原。河流多山溪型,剡江、县江、东江皆源于西南山区,循山而下,流归东北,同人奉化江,最终与余姚江汇合而成甬江,东流人海。其中的东江即自西坞街道境内流过,经金溪、白杜河可与鄞县故城一带连通。境域东南濒临象山港,另有10余条小溪独注人港,沿海一带、溪流两岸分布有小块狭长港湾平原。天台山余脉自新昌、宁海进人奉化后的一支沿象山港北岸蜿蜒而向东北,鄞县故城即坐落于该支余脉西北侧边缘的城山东南(图版一)。
三、城址环境与交通条件
鄞县故城所在的白杜一带,地处天台山余脉进入奉化境内的东支边缘。天台山系仙霞岭中支,其西南与大磐山连成一体,向东北延伸入海,形成舟山群岛;仙霞岭北支为会稽山和四明山,南支为括苍山,这三支山脉构成了浙江东部丘陵。天台山主干山脉位于宁波南部的台州市天台县,宁波境内为其余脉,这些余脉自新昌、宁海进入奉化后,又分为东、西两支,分布于白杜一带的山地属其东支,主要有金峨山(海拔633米)、竹马岭(海拔354米)、大骆头山(海拔332米)、马岭(海拔239米)、新岭山(海拔238米)、河头山(海拔216米)、狮子山(海拔198米)、西山(海拔166米)、城山(海拔48米)诸山。
城山,文献记载亦称“鄞城山”,为一座孤立的低缓小山,海拔高度仅约48米。山之东西均为纵列的山地;北为地势低平的鄞奉平原;南为连绵的群峰,通过山间谷地可抵达象山港(图版二)。山体之上遍植毛竹,植被浓密,因多年人工活动已经形成多级不太规则的台地。沿山四周或为菜地、苗圃、水塘、小道,或为工业厂房、养猪场等现代建筑环绕,部分山体虽遭一定程度的损毁,但破坏烈度并不太大(图版三)。因为地理位置的相对偏远,整体来看这里的开发建设不多,受到现代化、工业化的影响较少,历经1400多年沧桑的鄞县故城能够比较完好地留存下来,应该说是非常幸运也很值得庆幸的。
水路交通方面,城山一带虽无大江大河直接流经,但山间水源丰富,溪流发达,注人白杜河后,再经金溪、东江、奉化江诸水可与西坞、奉化、鄞州、宁波等地沟通。《光绪奉化县志》:“金溪,发源于金峨诸山,西北流,屈曲十数里,过金溪桥。又北七里至白杜,为白杜河。分一支北流过洞桥,又过鄞奉桥,人鄞境。折而西五里许,迳泰桥,又西十里至西坞居敬桥。”《奉化市志》:“金溪,源于白杜乡南部笔架山,流至彭家池村,合金峨山之水,至白杜村分流,一西流至西坞人东江,一北流人鄞县。”由此可见,白杜城山一带的水路交通还是比较便利的。
陆路交通方面,古鄞县时代的情况已不可知,但奉化境内至迟在唐代已有驿道相互往来,北可通明、越,南可达台、温。白杜城山一带现也辟有奉钱线(X316)、S203省道等陆路通道,距离S15高速、甬台温铁路同样不远。即使是城山东南,虽有群峰阻隔,通过山间谷地亦可直抵象山港,现在仍有石径古道保持往来联系。因此,总体来看城山一带的陆路交通也是便利的。
比较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便利的水陆交通,应是当初鄞县选择建治于此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
第二节人文环境
一、历史沿革
宁波境域的人文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前。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河姆渡遗址⑴为代表的一系列史前时期文化遗存的相继面世,凭借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面貌,证明这里不仅已有7000余年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是泱泱华夏文明的渊薮之一。2013年井头山遗址的意外发现和2019~2020年度的首次发掘,又将这里人类活动的时间前推到了距今8300~7800年,重新改定了区域历史。
奉化境域同样历史悠久。名山后和下王渡、何家、上王、双马、下庙山等遗址的发现,表明这里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史前时期已有较为密集的人类聚集生产、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