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甘肃中小石窟调查报告(天水卷)(精)/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
0.00     定价 ¥ 2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26018
  • 作      者:
    编者: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物局|责编:孙莉//王蕾|总主编:樊锦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天水古称“秦州”,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交通要道和商贸重镇,也是外来佛教较早传入中国内陆的地区之一,境内的石窟寺开凿和营建绵延千年不断,主要集中于北朝、唐宋和明清三个历史时期,迄今为止,在域内秦岭山区和渭河谷地仍保存有大小石窟30余处,是中国西北古代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天水境内中小石窟寺的分布特点、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壁画内容、碑刻题记、研究概况、学术价值、保护管理等情况,是认识、了解天水境内石窟寺艺术的形成、发展、传播、融合与交流的基本工具书。 本书可供佛教考古、美术考古、宗教文化、丝路文化等相关领域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及专家学者、石窟文化爱好者等参考、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绪论
  古代甘肃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咽喉要地,也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处,外来佛教石窟艺术最早也是经由这里进人中原内陆和南方地区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无数信徒、高僧开凿的大大小小的石窟寺犹如一颗颗明珠散布在从河西走廊到陇东高原、从河湟谷地到陇南山区的整个陇原大地上,甘肃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延续时间最长、保存类型最丰富、分布区域最广泛的省份,也是其文化中与长城、彩陶、汉简同等重要的文物资源之一,对于研究外来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与交流、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佛教思想和艺术传承与演变、古代各民族融合与迁徙等课题意义重大,价值颇高。同时,由于历史战乱、自然灾害、环境变迁、行政建制变化、人为破坏等各种因素影响,甘肃境内这些分布于荒郊野僻的中小石窟寺由于缺少有效管理和保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保护压力,其本身消失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有鉴于此,2003年起,甘肃省文物局组织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分别承担起甘肃省境内西部和东部地区中小石窟的调查任务,对甘肃境内的中小石窟寺展开一次全面、系统地调查工作,以期彻底搞清这些石窟寺的现状,为下一步保护管理措施的改进和完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接到任务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自身工作非常繁重的情况下,由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董玉祥先生做业务指导,魏文斌副所长具体负责,先后抽调孙晓峰、唐冲、董广强、项一峰、臧全红、孙永刚、郑国穆等多名骨干业务人员,自2003年11月起,在3年时间内,十余次组成石窟调查小组,系统地对天水、陇南、平凉和庆阳境内中小石窟寺展开野外调查活动,其中重点调查了天水市麦积区仙人崖石窟,甘谷县华盖寺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木梯寺石窟;陇南市西和县法镜寺石窟、八峰崖石窟,徽县佛爷台石窟、广佛寺石窟、真空寺石窟;平凉市庄浪县陈家洞石窟、云崖寺石窟、大寺石窟,泾川县王母宫石窟、罗汉洞石窟、丈八寺石窟,华亭县石拱寺石窟;庆阳市镇原县石空寺石窟、玉山寺石窟,合水县莲花寺石窟、马勺场石窟、张家沟门石窟、李家庄石窟、安定寺石窟、保全寺石窟、千佛砭石窟、杨华寺石窟等,共计37处,取得了比较翔实的第一手资料。2012年7月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再次组织臧全红、张铭、冯学斌等业务人员,对陇南、天水、平凉、庆阳境内未列人调查计划的一些小型石窟寺进行了补充调查,填补了前次调查中的一些缺憾。在此期间,调查组成员先后在相关学术杂志上发表石窟调查简报9篇,相关研究文章7篇,出版《水帘洞石窟群》调查报告,做专题石窟寺调查汇报2次。此外,除顺利完成省文物局指定的调查任务外,孙晓峰、段一鸣、唐冲、项一峰、刘莉、张铭等部分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还利用项目和相关课题调查机会,甚至以自费方式,结合相关文献、文物普查资料,通过实地走访,并在当地文博工作者的配合下,对未列人调查名单的20余处石窟寺也进行了系统考察和记录,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甘肃省文物局和相关县、区文物主管部门及博物馆同仁的大力配合和无私帮助。
  由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申遗、业务人员调动、进修学习等各种外界因素干扰,整个调查工作前后持续了近十年时间,后期相关调查资料整理工作始终未列人议事日程。2015年8月,在甘肃省文物局的主持下,中小石窟调查报告编写工作再次启动,调整后的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领导班子对此也十分重视,从方方面面对参与此项工作的业务人员提供了有力支持。2016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整建制划归敦煌研究院管理,石窟基础资料整理和调查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在李天铭所长主持下,原则上以此前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为主,由孙晓峰研究员具体负责,经编撰调查报告的诸位同事反复讨论研究,并结合此前所做工作和甘肃东部各市区石窟寺分布的具体情况,拟将甘肃东部地区中小石窟调查报告编成4册,即天水、庆阳、平凉、陇南各1册,力图通过文字、图版、图纸等内容客观全面地向读者介绍上述区域内的中小石窟寺现状,抛砖引玉,期冀更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来共同关注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古代宗教文化遗存,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第一章天水境内中小石窟寺概况
  第一节天水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天水地处渭河上游,古称秦州,境内峡谷众多,河流纵横,植被茂密,气候湿润,素有“陇上江南”的美誉。其地理位置东邻长安,南通巴蜀,西控陇右,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之一(图1)。从地形地貌上看,天水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35°05'~35°10',东经103°35'~106°44',境内地域总面积约1.43万平方千米,下辖二区(秦州、麦积)五县(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张家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上大部分区域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具体又可以划分为山地、丘陵和河谷三大类型,其中境内山地以陇山和秦岭山系为主,主要分布在麦积、秦州两区南部,清水、张家川县城以东一线。丘陵主要分布在武山、甘谷县渭河以北,秦州、麦积区藉河以北,清水、张家川县城以西区域,区内黄土梁蜿蜒起伏,宽约数十米至百余米不等。河谷地带主要分布于渭河流域经过的武山、甘谷、秦安、麦积、秦州等县(区)境内,其两侧以农耕经济为主,村镇密集、人口众多,自古以来就是古代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1984年,武山县鸳鸯镇西南骨头沟发现一件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在地质上属晚更新世,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天水已经有人类活动。考古发掘证明,以秦安大地湾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遗存,距今1万~3800年,考古界、史学界一致认为其至少是仰韶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秦人的崛起是春秋战国时期天水历史上意义最深远的事件,据史料记载,赢秦先祖在商周之际迁居于今甘肃礼县境内的西汉水上游一带,在与西戎诸部的争夺中逐渐发展、壮大、立国,设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邦、冀二县。到秦穆公统治时期,秦已“益国十二,开地千里”②,完全控制了甘肃东部。战国中期以后,秦国顺应历史潮流,大力推行社会改革,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完成了从农奴制向封建制的转化,国力也因此空前强盛,最终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六国大业。统一后的秦王朝为强化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邦县改称上邦,隶属陇西郡,治设狄道(今临洮县),下辖狄道、上邦、冀县、西县、临洮、下辨等县。
  西汉初年,天水建置仍沿秦制。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从陇西郡分置天水郡,天水郡治设平襄(今通渭县或静宁县),下辖冀县、成纪、顆道等16县。西汉末年王莽时期,成纪人隗嚣割据陇右诸郡、县。东汉重新统一中国后,天水郡更名汉阳郡,治设冀县(今甘谷县东南),下辖13县。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大量氐、羌等部众被东汉政府迁人陇右及关中地区,民族矛盾也不断加剧。随着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东汉政权瓦解,魏、蜀、吴三分天下,汉阳诸郡亦归于魏,天水一带亦成为魏、蜀交兵的主要战场。西晋泰始五年(269年),合雍州陇西、天水、南安、略阳、武都及凉州金城、梁州阴平等七郡置秦州,州治设冀县。不久后废置,太康七年(286年)再立秦州。西晋末年,随着“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的相继爆发,天水一带成为氐、羌、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主要战场,给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东晋时期,这一带又成为前赵、后赵、前秦、前凉、仇池、后秦、西秦、大夏等割据政权争夺的区域,境内人口迁徙频繁。这种局面直到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控制秦州后才得以改变,同时北魏废上邦县为镇,将州治西移于藉水(今藉河)与濛水(今罗玉河)汇合处的谷地(今秦州区城区),并避道武帝拓跋珪名,改上邦为上封_。北魏统治后期,秦州地区民族矛盾依然十分尖锐,特别是正光五年(524年)爆发的以莫折大提为首的关陇起义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北魏政权的统治,并最终导致北魏灭亡。在镇压陇东起义中崛起的以宇文泰为首的关陇军事集团掌控了西魏政权,他全面推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使西魏迅速转弱为强,为此后北周政权灭北齐,以及隋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隋王朝建立后,在隋文帝杨坚的统治下,天水社会、人口和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等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氐、羌、鲜卑、匈奴、羯、敕勒、柔然、杂胡等少数民族在历史大变革中逐渐融合、同化,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陇右也成为天下闻名的富庶之地。唐朝建立不久,将天水郡改秦州,同时对这一带的建置也做了较大调整。“安史之乱”爆发后,世居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趁唐军内调之际攻占了陇右,其所推行的部落制政策使陇东南一带的社会经济严重倒退,一直到大中三年(849年),唐军才利用吐蕃内乱收复了包括秦州在内的“三州七关”。
  晚唐五代时期,由于岐王李茂贞父子割据秦州以及当时北方各政权之间的战争,秦州社会经济再次受到严重影响。北宋建立之初即面临辽和西夏的威胁,秦州一带成为抵御西夏的边防重镇,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北宋王朝重点经营的地区之一。但受实力所限,北宋政权只能在军事上采取守势,沿清水、张家川、麦积、甘谷、秦安一线修筑了大量堡寨,以强化地方统治,当地社会经济也有所恢复与发展。南宋建立后,秦州成为抗金前线,绍兴十六年(1146年),宋金议和,秦州之半归金。双方大致以今秦州区皂郊镇、麦积区马跑泉镇和吴砦乡一线为界,以南归宋,以北属金。但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双方之间的战事基本未停,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随着蒙古的崛起及其统一全国,秦州也改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下辖成纪、秦安、清水3县,但民族压迫、宗教纷争、社会变革等各种问题依然不断。明王朝建立后,行政管理体制有了新变化,在省以下实行府、州、县制,并辅以军事上的卫所,当时秦州属陕西布政司巩昌府。这一时期由于屯田和内地人口的大批迁人,政局稳定,天水社会经济有所恢复,但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清朝建立后,建置沿袭明制,分省、府(州)、县(州)三级,康熙八年(1669年),陕甘分省,秦州属甘肃巩昌府,后又升格为直隶州,辖秦安、清水、两当、徽县、礼县5县,宁远(今武山县)、甘谷仍属巩昌府管辖。这一时期,虽然秦州社会经济进人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则进一步扩大。
  正是由于上述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民族构成等因素,天水成为外来佛教文化进人中国较早的地区之一。根据文献记载,早在西晋时期就有高僧在秦州境内弘扬佛法,且在当地氐、羌等民族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姚秦政权建立后,在皇权支持下,关陇一带佛教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麦积山作为陇右名胜,可能已经开始了最初的窟龛开凿和佛教传播活动。此后,又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的不断开凿和修缮,成为陇右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佛教艺术中心。同时,天水作为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连接河西与关中地区的交通和军事重镇,长期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这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历来注重禅修和开窟造像的北方地区,石窟寺开凿成为一种社会各阶层民众进行宗教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天水作为佛教传播的主要区域,自南北朝以来,石窟寺开凿活动始终没有停止,甚至延续至明清时期。整体上看,其呈现出一种相对集中的分布态势;从大的时间段上看,主要集中在南北朝、隋唐、两宋和明清四个历史时期;从区域分布上看,则集中分布于麦积山石窟周边和甘谷、武山境内的渭河两岸,其他县区亦有零星分布。
  第二节天水境内石窟寺遗存概述
  天水市境内石窟寺遗存数量众多,在分布范围、开凿时间、窟龛属性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
  从分布范围上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区域:一是以麦积山石窟为中心的渭河支流永川河上游秦岭山系小陇山支脉的群山重岭之中。主要有位于麦积山附近的草滩村罗汉崖上的豆积山石窟,麦积镇滩子村附近的千佛洞石窟(图2),利桥乡利桥村佛洞沟内的朝阳洞石龛(图3)。二是以甘谷县大像山石窟为中心的渭河上游石窟群,均分布于渭河南岸的甘(谷)洛(今武山洛门镇)公路南侧崖壁之上,主要有显龙洞石窟、老君洞石窟(图4)、马务寺石窟、华盖寺石窟

 


展开
目录
目录
“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总序 樊锦诗
绪论 (1)
第一章 天水境内中小石窟寺概况 (3)
第一节 天水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3)
第二节 天水境内石窟寺遗存概述 (5)
第三节 石窟寺的保护与管理 (15)
一、甘谷县境内石窟寺的保护与管理 (15)
二、武山县境内石窟寺的保护与管理 (18)
三、秦安县及秦州区、张家川境内石窟寺的保护与管理 (21)
第四节 调查研究与资料整理 (22)
一、前人调查与研究概况 (22)
二、前期调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过程 (24)
第二章 麦积区境内石窟寺调查报告 (27)
第一节 仙人崖石窟 (27)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27)
二、窟龛调查记录 (27)
三、附录 (64)
四、保护管理情况 (66)
第二节 豆积山石窟 (67)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67)
二、窟龛调查记录 (67)
三、附录 (69)
四、保护管理情况 (70)
第三节 千佛洞石窟 (70)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70)
二、窟龛调查记录 (70)
三、附录 (75)
四、保护管理情况 (76)
第四节 佛洞沟石窟 (77)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77)
二、窟龛调查记录 (77)
三、附录 (79)
四、保护管理情况 (80)
第五节 碧莲洞石窟 (80)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80)
二、窟龛调查记录 (81)
三、附录 (83)
四、保护管理情况 (84)
第三章 甘谷县境内石窟寺调查报告 (85)
第一节 大像山石窟 (85)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85)
二、窟龛调查记录 (85)
三、附录 (96)
四、保护管理情况 (96)
第二节 显龙洞石窟 (97)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97)
二、窟龛调查记录 (97)
三、附录 (98)
四、保护管理情况 (99)
第三节 老君洞石窟 (99)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99)
二、窟龛调查记录 (100)
三、附录 (102)
四、保护管理情况 (102)
第四节 马务寺石窟 (102)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02)
二、窟龛调查记录 (102)
三、附录 (109)
四、保护管理情况 (109)
第五节 华盖寺石窟 (110)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10)
二、窟龛调查记录 (110)
三、附录 (125)
四、保护管理情况 (125)
五、附论 (126)
第六节 朝阳洞石窟 (127)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27)
二、窟龛调查记录 (128)
三、附录 (130)
四、保护管理情况 (130)
第七节 白石寺石窟 (130)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30)
二、窟龛调查记录 (130)
三、附录 (134)
四、保护管理情况 (135)
第四章 武山县境内石窟寺调查报告 (136)
第一节 木梯寺石窟 (136)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36)
二、窟龛调查记录 (136)
三、保护管理情况 (151)
四、附论 (152)
第二节 禅殿寺石窟 (153)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53)
二、窟龛调查记录 (153)
三、附录 (164)
四、保护管理情况 (164)
第三节 悬崖寺石窟 (165)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65)
二、窟龛调查记录 (165)
三、附录 (165)
四、保护管理情况 (165)
第四节 无量殿石窟 (166)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66)
二、窟龛调查记录 (166)
三、保护管理情况 (167)
第五节 早阳寺石窟 (169)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69)
二、窟龛调查记录 (169)
三、附录 (172)
四、保护管理情况 (173)
第六节 墨林寺石窟 (174)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74)
二、窟龛调查记录 (174)
三、附录 (175)
四、保护管理情况 (176)
第七节 鲁班山石窟 (176)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76)
二、窟龛调查记录 (177)
三、附录 (178)
四、保护管理情况 (179)
五、附论 (179)
第八节 红崖寺石窟 (179)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79)
二、窟龛调查记录 (180)
三、保护管理情况 (181)
第九节 灵岩寺石窟 (181)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81)
二、窟龛调查记录 (182)
三、保护管理情况 (185)
第十节 光明寺石窟 (185)
一、地理位置及石窟寺概况 (185)
二、窟龛调查记录 (186)
三、附录 (189)
四、保护管理情况 (190)
第五章 秦州区、秦安县、张川县境内石窟寺调查报告 (191)
第一节 秦州区境内石窟寺及相关佛教遗存 (191)
一、佛崆寺石窟 (191)
二、白马洞石窟 (200)
第二节 秦安迦叶寺石窟及相关佛教遗存 (202)
第三节 张家川境内石窟寺及相关佛教遗存 (210)
一、花果山石窟 (210)
二、佛爷崖石窟 (212)
第六章 余论 (215)
一、宋元时期秦州地区的社会发展概述 (215)
二、元代秦州佛教的发展概况 (216)
三、明清时期秦州地区的社会与宗教 (232)
四、明清时期秦州地区佛教艺术的基本特征 (243)
后记 (245)
插图目录
图1 天水市境内石窟分布图 (插页)
图2 千佛洞石窟远眺图 (6)
图3 朝阳洞石龛 (6)
图4 老君洞石窟 (7)
图5 悬崖寺石窟 (7)
图6 迦叶寺石窟外景 (8)
图7 拉梢寺石窟远眺图 (9)
图8 麦积山石窟第14窟隋代菩萨与力士像 (10)
图9 显圣池石窟隋代佛说法图 (10)
图10 麦积山石窟宋代重修一佛二菩萨像 (12)
图11 拉梢寺石窟宋代塑一佛二菩萨像 (13)
图12 麦积山石窟第35窟元代坐佛 (13)
图13 水帘洞石窟元代覆钵塔龛 (13)
图14 水帘洞石窟元代彩绘佛说法图 (14)
图15 大像山石窟文化广场 (16)
图16 大像山石窟永明寺全景 (16)
图17 马务寺石窟山脚的金仙寺 (17)
图18 白石寺石窟清代壁画 (18)
图19 光明寺石窟正在开凿中的佛殿 (19)
图20 重修后的灵岩寺石窟 (20)
图21 红崖寺石窟废弃的窟龛 (20)
图22 花果山石窟俯视图 (21)
图23 白马山石窟俯视图 (22)
图24 仙人崖石窟三官殿左壁书吏像 (28)
图25 仙人崖石窟三官殿右壁书吏像 (28)
图26 仙人崖石窟三官殿右壁彩绘壁画(局部) (29)
图27 仙人崖石窟三教祠达摩像 (30)
图28 仙人崖石窟三教祠慧能像 (30)
图29 仙人崖石窟喇嘛楼慧严像 (31)
图30 仙人崖石窟喇嘛楼木叉像 (31)
图31 仙人崖石窟地藏王菩萨殿悬塑阁楼 (33)
图32 仙人崖石窟地藏王菩萨殿悬塑菩萨像 (33)
图33 仙人崖石窟地藏王菩萨殿悬塑十方佛之一 (33)
图34 仙人崖石窟地藏王菩萨殿壁画人物 (33)
图35 仙人崖石窟财神殿周仓画像 (34)
图36 仙人崖石窟财神殿山墙上彩绘人物画 (35)
图37 仙人崖石窟财神殿关羽故事画 (35)
图38 仙人崖石窟老君殿班神像 (36)
图39 仙人崖石窟老君殿右壁悬塑人物像 (36)
图40 仙人崖石窟老君殿山花内墨绘人物画 (37)
图41 仙人崖石窟观音殿四海龙王像 (38)
图42 仙人崖石窟观音殿男供养人像 (38)
图43 仙人崖石窟观音殿女供养人像 (38)
图44 仙人崖石窟观音殿壁画(左壁局部) (39)
图45 仙人崖石窟观音殿壁画(右壁局部) (39)
图46 仙人崖石窟华严殿左壁上方壁画 (41)
图47 仙人崖石窟华严殿右壁上方壁画 (41)
图48 仙人崖石窟大雄宝殿佛背光(局部) (42)
图49 仙人崖石窟大雄宝殿文殊菩萨像 (43)
图50 仙人崖石窟大雄宝殿普贤菩萨像 (43)
图51 仙人崖石窟大雄宝殿右壁金刚力士 (44)
图52 仙人崖石窟大雄宝殿左壁二十四诸天(局部) (45)
图53 仙人崖石窟大雄宝殿左壁二十四诸天(局部) (45)
图54 仙人崖石窟大雄宝殿左壁十八罗汉(局部) (45)
图55 仙人崖石窟大雄宝殿右壁二十四诸天(局部) (45)
图56 仙人崖石窟大雄宝殿右壁二十四诸天(局部) (46)
图57 仙人崖石窟大雄宝殿右壁十八罗汉(局部) (46)
图58 仙人崖石窟毗卢殿迦叶像 (47)
图59 仙人崖石窟毗卢殿阿难像 (47)
图60 仙人崖石窟罗汉堂文昌君像 (49)
图61 仙人崖石窟罗汉堂韦驮像 (49)
图62 仙人崖石窟罗汉堂前室右侧壁画 (52)
图63 仙人崖石窟罗汉堂前室右侧壁画(局部) (52)
图64 仙人崖石窟梯子洞2号窟迦叶像 (53)
图65 仙人崖石窟梯子洞2号窟阿难像 (53)
图66 仙人崖石窟梯子洞2号窟男供养人像 (54)
图67 仙人崖石窟梯子洞2号窟女供养人像 (54)
图68 仙人崖石窟梯子洞2号窟右壁壁画(局部) (54)
图69 仙人崖石窟梯子洞3号窟右壁全景 (55)
图70 仙人崖石窟无量祖师殿左壁全景 (57)
图71 仙人崖石窟无量祖师殿右壁全景 (57)
图72 仙人崖石窟无量祖师殿梁题 (58)
图73 仙人崖石窟卧佛洞弟子像(局部) (59)
图74 仙人崖石窟卧佛洞佛母像 (59)
图75 仙人崖石窟燃灯殿右壁菩萨画像 (59)
图76 仙人崖石窟南崖1号龛 (61)
图77 仙人崖石窟南崖4号龛 (62)
图78 仙人崖石窟南崖7号龛 (62)
图79 仙人崖石窟南崖宋代补修小龛 (63)
图80 仙人崖石窟南崖元代密宗三佛壁画 (63)
图81 仙人崖石窟南崖摩崖墨书题记 (64)
图82 麦积罗汉崖造像维修铭记碑 (68)
图83 重建西应寺天王殿碑 (69)
图84 豆积山罗汉崖西应寺铭并序跋碑 (69)
图85 千佛洞石窟1号窟 (71)
图86 千佛洞石窟2号窟正壁 (71)
图87 千佛洞石窟2号窟左壁 (72)
图88 千佛洞石窟3号窟全景 (72)
图89 千佛洞石窟3号窟佛像墨书题记 (74)
图90 千佛洞石窟3号窟影塑坐佛 (74)
图91 千佛洞石窟3号窟影塑坐佛 (74)
图92 千佛洞石窟4号窟全景 (75)
图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