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绪论
一、汉画像——研究汉文化的好标本
二、求福禳灾——画像的实用性
三、画师是儒家
上编 汉画的世界
第一章 一座汉墓,一个“世界”
第一节 北寨汉画像石墓
一、表现天界的图像
二、求仙类图像
三、为官类图像
四、生活享受类图像
五、人物故事类图像
六、神兽辟邪类图像
七、若隐若现的墓主人
第二节 吴白庄汉画像石墓
一、天象类图像
二、求仙类图像
三、为官类图像
四、生活享受类图像
五、人物故事类图像
六、神兽辟邪类图像
第二章 汉代人的“世界”观
第一节 天界
一、泰一神
二、日月
三、星宿
四、风雨雷电诸神
五、河伯
第二节 仙界
一、求仙方式
二、西王母、东王公
三、仙人的生活
四、亦神亦仙的伏羲女娲
五、胡汉交战图的多重寓意
第三节 现实世界
一、有关农业生产的画像
二、汉代手工业
三、表现生活的画像
第四节 鬼魂世界
一、鬼魂
二、“魂”与“魄”
三、地府
四、大傩
五、神荼、郁垒提鬼
小结:一个世界、一段人生
下编 “画”说汉代文化
第三章 农业文化的基本形态
一、地理环境使然
二、农业的引领者
三、水利技术
四、有关农业的人文故事
五、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农业文化的本质
第四章 多神崇拜
一、祠堂一一宗族的教堂
二、祖宗崇拜
三、圣人崇拜
四、佛教、道教神祗
第五章 儒家思想主导
第一节 孔子圣人地位确立,开圣人崇拜先河
一、全社会崇尚孝道,并且被神化
二、开官办教育先河,培养儒家思想官员
三、《春秋》成了“法律”
第二节 原始儒家思想
一、仁
二、礼
第三节 不断发展的儒家思想
一、孟子
二、曾子
三、荀子
四、董仲舒
第四节 “孔子见老子”图像的意蕴
一、学者观点综述
二、史籍记载
三、“孔子见老子”中孔子所见的是谁?
四、孔子见老子的目的是什么?
五、“孔子见老子”是儒家圣贤图
六、非经典的“孔子见老子”图
七、“孔子见老子”画像凝练了孔子好学、守礼的优秀品质
八、儒家思想有强大的生命力
小结:人本精神
一、多种崇拜比较
二、人本精神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