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调查与发掘简报
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ⅢF4发掘简报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内容摘要:2010—2011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并在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协助下,发掘了石人子沟遗址Ⅲ区的一座小型地面式单间房址。房址现存四堵石墙,北墙外侧有斜坡状护坡,墙体内侧有20个柱洞,房址内发现有活动面、灰堆、灰坑等遗迹。出土遗物包括陶器、骨器、玉石器、泥砖、铁器和青铜器等,其中口沿下带附加堆纹、穿孔和鸡冠状鋬耳的陶器、动物纹牌饰、三翼骨镞等在当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结合14C测年数据,判定房址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该房址的发掘为建立当地考古学年代序列、揭示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聚落功能布局等提供了许多重要线索。
关键词:石人子沟;早期铁器时代;房址
自2005年以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并在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协助下,持续对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群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1]。2010年7—9月、2011年7—8月,对位于石人子沟遗址Ⅲ区的小型房址10XBSⅢF4(以下简称F4)进行了完整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 概 况
F4位于石人子沟遗址西南部、巴里坤山北麓山坡上,地势南高北低。东南约50米为临天山融雪形成的季节性冲沟,西北约60米为石人子沟主河道。房址西侧紧邻同年度发掘的F6、F7,南侧、东侧紧邻另2座未发掘的房址。北侧约20米处为2009年度发掘的F2(图一)[2]。
F4保存状况良好,发掘前地表被牧草覆盖,仅四面墙体顶部石块露出地表,石块表面附着红褐色地衣,部分风化剥落。墙内外侧均分布有零散的石块。
为了控制发掘进度,更好地观察堆积特征,在发掘前依墙体走势,在房址外围设控制方,并在房址中部设0.5米宽的“十”字隔梁,依据层位关系逐层发掘,并注重关键迹象的清理和分析,从而对该房址的形制结构、地层堆积以及遗迹、遗物的特征有了基本了解,能够初步推断其性质、功能和修建、使用、废弃的过程。
二、 结构
F4为一座地面式的单间房屋,开口于表土层下。平面近方形,呈东北—西南走向。现存东、西、南、北四面外墙,其中东、西、南墙中部均有曲折,只有北墙较直。连同墙体在内东西长8.76—9.08、南北宽9.06—9.96米。室内东西长6.02—6.65、南北宽6.56—6.12米。室内堆积3层,在第3层下发现一层地面(DM14)。地面上分布有柱洞、灰坑、灰堆等,以及可能和房址建造、使用相关的遗迹,另有陶器、玉石器、骨器、金属器等遗物。地面之下也发现了少量遗迹(图二)。
(一)墙体和门道
F4的四面墙体的建造方式基本相同,先在地表掏挖深0.4—0.6米的基槽,然后从槽底起建石墙。石墙由两三列直径0.3—0.6米的石块整齐排列,上下叠压6—9层构筑而成,石块缝隙以砂土和粗砾填充,现存墙体顶面基本水平。
东墙长9.48、宽1.18—1.64、高1.64米,中部向室内弯折约1.06米,走向约25°。南墙长6.48、宽1.32—1.98、高1.89米,中部向室内弯折约1.04米,走向为343°;南墙西段有一缺口,推测为门道,长1.13、宽0.6米。西墙长9.46、宽0.67、高1.45米,中部向室内弯折约0.45米,走向为23°。北墙长9.32、宽1.67—1.86、高1.62米,走向为330°。北墙外侧有斜坡状护坡,宽2.01—3.07米,以较小的卵石混合砂土构筑,石块分布较散乱。
(二)室内堆积
F4室内堆积可分为3层。
第1层:分布于整个F4室内,局部延伸至西墙外。黄色细砂土,土质较疏松,包含少量粗砾、细砾。深0.09—0.44、厚0.34—0.44米。出土石磨棒3件、石纺轮1件、铜管1件,另有陶片、动物骨骼若干。
第2层:分布于整个F4室内,局部延伸至西墙外。堆积主体为方形泥砖残块,局部泥砖排列较整齐,呈层层叠压状。泥砖残块之间积有黄色细砂土,土质疏松,包含少量粗砾和细砾。深0.68—1.06、厚0.31—0.78米。出土陶网坠1件、石纺轮1件、骨扣1件、铁块1件(图三)。
第3层:分布于整个F4室内,叠压H45、H46、H48、H52、HD13、ZD18—ZD37和DM14。主体堆积为一层木炭和灰烬,较为纯净,部分木炭保存较好,还保留原木的形状,排列整齐有序。堆积中还夹杂泥砖和少量细砾、粗砾等。出土羊距骨3件、骨镞1件、石器5件、玉髓1件、铜牌饰1件、铁钩1件(图四)。
(三)地面
F4室内地面编号DM14,分布于整个墙体围成的空间内,并通过门道向外延伸。平面近方形,长6.83、宽6.21米,厚3—5毫米。位于第3层下,深1.38米。叠压H47、H49—H51。呈灰黄色,局部呈红褐色。坚硬平整,较光滑,呈层状节理,有明显的长期踩踏痕迹,局部有火烧痕迹。
DM14的表面编号为DM14JM,其中分布有20个柱洞、4个灰坑、1个灰堆和各类遗物及人类活动迹象。其中15个柱洞沿着墙体内侧基本等距离分布,其余5个柱洞则分布于房屋中部,有的柱洞内还残存木柱根部。地面西北角、西南角、中部偏北和东南角附近分别分布灰坑H45、H46、H48和H52,这些灰坑内多无填土或仅有少量填土,并被F4第3层灰烬和木炭堆积所填充,部分灰坑底面出土的陶片还可与其附近DM14JM上分布的陶片拼对,可见它们应与DM14JM共同使用且同时废弃。灰堆HD13位于地面中部偏东,其下没有踩踏面,而是密集分布的石块,均有烧灼痕迹。H48西北侧有一处圆形烧面,边缘呈黑红色,内部呈灰白色。西墙根下还有一排南北向排列整齐的石块(图五、图六)。
地面上分布有陶片、石器、骨器、铁器、动物骨骼等不同种类的遗物。其中石器9件,包括石磨盘、砺石、石杵等;骨器30件,包括人工羊距骨、骨料、骨刀、骨甲等;陶片38片,绝大多数为素面,仅有1件彩陶,另有陶饼和陶纺轮各1件;此外,还有少量泥砖、铁器等。
(四)室内遗迹
F4室内遗迹包括20个柱洞、8座灰坑和1座灰堆,绝大多数开口于F4第3层下,与DM14JM共存,仅有灰坑H47、H49—H51开口于DM14下。
1. 柱洞
ZD18位于DM14JM西南角。平面圆形,弧壁,圜底。直径0.46、深0.78米。洞口边缘有3块卵石。洞内残存木柱,直径0.18、残高0.87米(图七;图八,1)。
ZD19位于DM14JM西南缘,西墙内侧。平面圆形,筒形壁,平底。直径0.33、深0.45米。洞口西侧有1块卵石。洞内残存木柱,直径0.25米。
ZD20位于DM14JM西缘,西墙内侧。平面圆形,筒形壁,平底。直径0.23米,未清理至底,深度未知。洞口围砌4块卵石。洞内残存木柱,直径0.19米。
ZD21位于DM14JM西北角,H45底面东部。平面圆形,弧壁,圜底。直径0.44、深0.65米。洞口围砌4块卵石。洞内残存木柱,上半部被烧焦呈黑色,下半部腐朽呈褐色(图八,2;图九)。
ZD22位于DM14JM西北缘,北墙内侧。平面圆形,锥形壁,圜底。直径0.29、深0.54米。洞口围砌4块卵石。
ZD23位于DM14JM北缘,北墙内侧。平面近圆形,弧形壁,圜底。直径0.26、深0.24米。洞口边缘有2块卵石。
ZD24位于DM14JM北缘,北墙内侧。平面椭圆形,锥形壁,圜底。长径0.43、短径0.34、深0.66厘米。洞内残存木屑,洞口边缘有1块卵石。
ZD25位于DM14JM东北缘,北墙内侧。平面近圆形,锥形壁,圜底。直径0.21、深0.25米。洞口西北侧有1块卵石。
ZD26位于DM14JM东缘,东墙内侧。平面椭圆形,锥形壁,圜底。长径0.34、短径0.3、深0.53米。洞口边缘有2块卵石。
ZD27位于DM14JM东缘,东墙内侧。平面近圆形,锥形壁,圜底。直径0.26、深0.25米。洞口边缘有1块卵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