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河流域史前时代(精)
0.00     定价 ¥ 2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10901
  • 作      者:
    作者:戴向明|责编:雷英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黄河流域史前时代》收录了作者以往发表的21篇考古学论文,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聚落与社会方面的研究。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文化的演变”有7篇论文,主要涉及黄河中游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年代、谱系关系等方面。第二单元“社会的发展”有9篇论文,主要通过聚落考古来探讨黄河中游不同时期社会结构及其变化,其中两篇涉及全国各主要史前文化区。第三单元“理论与方法的思考”有5篇文章,涉及考古学思想史、聚落考古方法、古史传说与考古学的关系、对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认识等不同方面。《黄河流域史前时代》对史前考古,尤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许多前沿性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独到的、成体系的认识,对于促进相关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评
考古学思想史、聚落考古方法、古史传说与考古学的关系、对文明与国家起源的全面认识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化的演变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之演变
  一
  多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已渐趋明朗。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新资料的不断发现和研究的逐步深入,在空间上填补了许多空白,在时间序列上填补了许多缺环,并修正了以往一些不适当的认识,而且对各区系文化发展谱系的研究,又使得我们对各文化的演变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有了越来越清楚的了解。正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才得以对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及其演变过程重新做一番审视和分析。
  1987年,严文明先生通过对中国史前文化发展脉络和不同层次结构的分析指出,中国史前文化是一种“重瓣花朵式的向心结构”,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特性。这是对中国史前文化本质特点的精深理解和把握。他将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六大文化区。中原文化区处于中心位置,即所谓的“花心”;其周围分别环绕着山东文化区、燕辽文化区、甘青文化区、长江中游区、江浙文化区,显然这是五大“花瓣”。六大区中,周边五个文化区文化发展变化的脉络都比较清楚,文化谱系较为单纯,而唯有位于中心的中原区文化类型多样,发展演变的过程极为复杂。另外,在六大区中,黄河流域的三大文化区间的关系——主要指山东区和甘青区与中原区的关系——较为密切,而位于北方的燕辽区和长江流域的长江中游区及江浙区与它们的关系则相对疏远,尽管相互间也有过一些接触和影响,但总体看不是太强烈,且主要体现在各自的边缘地带。因此就本文而言,为便于突出主题,暂将另外三区抛开,而集中考察黄河流域三个文化区内文化格局的演化过程。在这三区中,中原文化区,再扩展一点,即相当于整个黄河中游区将成为我们讨论中所关注的焦点。而且我们知道,也正是在这一地区孕育了华夏文明,这与其所处的独特位置和文化格局的复杂多变必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因此对夏王朝、华夏文明的形成机制和历史背景的探讨也终将成为本文的落脚点。
  为便于分析,按照编年序列制作一张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谱系图表是必要的(图一)。需要说明的是,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依据1988年国际14C会议确认的高精度树轮校正年代表对全部14C年代数据作了校正,本文据此并参照近几年发表的14C年代数据,对各文化、类型的年代重新作了审查和界定,从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年代值与我们以前所认定的基本相符,只有少数有所调整,个别调整幅度较大。有些情况我们将在后文中给予具体解说。另外,有几个文化、类型尚缺14C年代数据,它们在图表中的位置是根据其在文化发展谱系中的位置和文化间的比较研究确立的。
  图一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示意图
  (*庙二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简称)
  二
  按照地质学的认识,公元前10000年左右*后冰期结束,进入冰后期,亦即开始了所谓的全新世。从这时起,全球气候逐渐转暖,但在*初的二三千年间,气候仍然比较寒冷,直到公元前6500年稍晚以前,能确知的整个中国北方的考古发现只有一点零星的线索,如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这表明此期间的农业居址不会太多。按照严文明先生的划分法,这个时期当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我们知道,从公元前6000年稍早一点开始,黄河流域已存在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定居农业居址,有了数量较多的粮食作物粟,有了虽较粗糙但已成熟的陶容器,石器中有了打磨得较精细的生产工具和加工工具。因此可以推知,新石器时代早期(其上限或可推到全新世的开始,即公元前10000年左右,其下限在公元前6500年左右或稍晚),在气候、植被、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的黄河流域,势必有一个农业从起源到初步发展的过程,陶器和农业工具从创制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从渔猎、采集到经营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由于有了农业,人们必然要过一种定居的生活,相应地就要制作陶器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制作工具来进行农业生产;生产、生活上的进步必然会导致人口的逐步增长、居址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因此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更多发现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由于这时尚处在农业经济、农业生活初步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在较早的年代里,或许还是农业并没占有绝对优势的、多种经济并存的局面,即使已有一些定居的居址,很可能也是零星的、小规模的、不稳定的、短时的,人们使用的陶器、石器等物品的数量不会太多,文化堆积不会太丰厚,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要发现这样的遗址可能确实很困难。在较晚的年代里,也许随着农业的进步和发展,农业在生产中的比重增加了,人口增长了,居址的规模、数量有所扩大,在使用上也有了一个比较长的稳定时期;但这一切仍会很有限,在各地区大概只局限于一些自然条件优越的狭小范围内,并且相互间处于一种相对隔离、封闭的状态;另外,由于可能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延续下来的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人群间的差别,这时各地区在陶器、石器乃至房屋、墓葬等方面可能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这样也就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别。因而,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黄河流域的文化格局可能是一种散点式的,各地区文化规模、范围小且相互间缺乏交流,呈现出比较松散的局面。
  上述关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展状况和文化格局的论述,主要是在对新石器时代中期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逻辑推断。那么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情况究竟如何呢?
  三
  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几个主要地区文化的发展演变都可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在山东有后李文化(公元前6300~前5600年),豫北冀南有磁山文化(公元前6100~前5600年),豫中有裴李岗文化(公元前6200~前5500年),渭河流域(包括关中和陇东)有老官台文化早期即以大地湾一期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公元前5900~前5300年)。这个时期的考古发现表明,一方面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出现了许多较大的居址、墓地甚至祭祀遗址,并且各地都出有大量的具有系统组合特征的陶器群和石器,这一切都说明定居农业已居于主导地位,与其相关的社会文化各方面也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各地的文化面貌、特征看,除磁山和裴李岗文化因地域邻近而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外,它们同相距较远的东面的后李文化和西面的老官台早期文化关系较疏远,陶器群中所共有的只有像圜底钵或平底钵、圈足碗、三足钵这些*简单的器类,而各自一些典型的或居主导地位的因素在这三大区中皆不互见(如老官台文化早期的三足筒形罐,裴李岗文化的小口双耳壶和磁山文化的陶盂、支脚,后李文化的釜等)。这种情况说明各地文化间或说人群间一方面并非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另一方面确实又缺乏强烈的相互间的交流和影响,各自处于相对封闭、保守的状态,文化的进化主要体现在各自独立的发展上。
  至于磁山和裴李岗文化,对两者的文化性质和命名问题学术界曾有过热烈的讨论:一种意见认为应据其共性而视为同一种文化,另外一种则据其差别而分为两个不同的文化。有人指出,磁山遗址早期遗物中与裴李岗文化相同的极少,特别是缺乏裴李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言(i)
文化的演变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之演变(3)
陕晋豫地区仰韶早期文化的有关问题(38)
试论庙底沟文化的起源(47)
庙底沟文化的时空结构(57)
“海生不浪类型”文化过程论(81)
晋南龙山到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演变(118)
中原龙山到二里头时期文化与社会发展阶段的两个问题(135)
社会的发展
裴李岗墓地新探(151)
陶寺墓地分析(170)
中原地区早期复杂社会的形成与初步发展(209)
中原地区龙山时代社会复杂化的进程(259)
北方地区龙山时代的聚落与社会(309)
黄河中游史前经济概论(325)
陶寺、石峁与二里头——中原及北方早期国家的形成(342)
中国史前社会的阶段性变化及早期国家的形成(355)
简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动力机制(388)
理论与方法的思考
西方考古学观念的演变(411)
中国考古学观念的回顾与反思(425)
区域聚落考古的比较分析(437)
古史传说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451)
文明、国家与早期中国(46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